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0-12-08李高亮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环境课文

◎李高亮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阶段,这一时间段的学生还处于稚嫩的阶段,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形成,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指导。这要求教师在工作的时候,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具体可以遵循以下的几项措施。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教师及教育机构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环境的范围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是教育机构的环境。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场所,但是在环境的营造之中,不能一味地只追求学习成绩。学习的元素过多,会让学生在学校之中产生压迫感,长此以往心理健康失衡。教育机构可以布置一些娱乐设施,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有放松的场地,张弛有度地执行学习计划。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举行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设置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地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最后,是学生之间的环境。同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组成人员。同学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会让学生感觉到竞争的动力的同时也不会产生压抑的情绪。教师在学校的时候,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同学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

二、以教材为基础,转变教学模式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学生为本,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 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不能一味地只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语文课本之中有很多帮助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积极地对相关的元素进行挖掘,并且在课堂之上利用起来。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四单元上册《精卫填海》这一课文的时候,该课文主要讲述了精卫以小鸟身体与大海抗衡的事迹,借着这个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树立坚忍不拔的精神。其次,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转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输出知识的时候,尽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讲解。例如,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将所学的知识具象化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再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将教学素材朝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进行延展。最后,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之下,组织春游秋游这种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的同时,敞开自己的心理,释放心中负面的情绪。

三、积极与家长协调交流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所处时间最长的场所就是学校和家庭,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渗透教育的时候,不能忽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优秀的家庭教育会让学生在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学会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教师与家长在学生教育的话题上应该是同一阵线的战友,而不是割裂的两部分。

四、结语

当下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极端事件的年龄愈来愈低龄化。因此,在教育机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了重视。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质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很多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有益的材料,教师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重视对这些素材的发掘,合理地运用到课堂之中。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当注重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把以人为本的观念锻造在教学事件之中,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使小学生在学习的初期阶段便能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环境课文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背课文的小偷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