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科学对艺术的“过滤效应”

2020-12-08张愫愫福建师范大学

艺术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艺术家人工智能科学

□张愫愫 福建师范大学

一、艺术与科学交织的发展历程

艺术从来不是封闭状态下的自我生长,因此也不存在完全纯粹的艺术,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创作主体思想的物化成果,而在这个物化过程中总需要得到一些媒材上的辅助,科学技术似乎就可以被理解为这样一种手段,并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发展。

艺术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总是谜一般地交织在一起,这种融合在艺术形态的更新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手段变革上尤为突出。例如,油画的产生依赖于油画工具和颜料的发明,这一发明让盛行于14 到15 世纪,见证了群星璀璨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坦培拉艺术变得暗淡无光。

19 世纪20 年代以后,艺术更倾向于成为一种讨论问题的方式,高更用一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把艺术引向了哲学的迷思;毕加索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序幕。19 世纪40 年代摄影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让传统的艺术分类受到了挑战,使艺术品建立在仪式基础上的价值受到动摇,静止的造型艺术形式如绘画、建筑、雕塑被转译和复制,变得利于传播,满足了观众缩短与艺术之间距离的愿望,以及人类把自身的活动记录下来的愿望,而摄影的画面现实性所包含的意义又是传统架上绘画所望尘莫及的,它以最密集的方式深入捕捉现实,这一技术上的发展让观众可以合理要求艺术作品应该呈现的真实性。

二、艺术的发展伴随科技革新带来的“阵痛”

工业文明颠覆了技术,而技术颠覆了艺术。这些媒材和艺术功能上的改变让绘画陷入了冲突之中。从以上情形来看,似乎每一次因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艺术上的革命都伴随着一种“传统”艺术暗淡带来的“阵痛”,而“传统”艺术又在这种“阵痛”中持续发展,如达达主义试图用绘画以及文学的方式来创造观众在电影里所寻求的效果,他们牺牲市场价值,贬低创作材料的价值,强调沉思对象的无用性,从而使吸引人的视觉表象变成取得触觉的属性。

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危机与转机

进入21 世纪,我们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对于新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人工智能艺术,一些人认为它会将艺术家取而代之,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只是艺术家创作的新媒介、新方法。

参与人工智能艺术的生产者似乎不再仅限于艺术家,互联网科技公司也纷纷参与其中,2015 年谷歌公司举办了“画家”Deep Dream 的艺术展“深梦:神经网络艺术”——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识别图片,再把自己解读的画面呈现出来;2016 年,微软公司开展了一项名为“下一个伦勃朗”的人工智能项目,即试图“教授”一个AI(人工智能)“学会”伦勃朗的绘画选题与技巧,最终生成了一幅与博物馆里伦勃朗亲笔画作相差无几的男子肖像画。

在这里,笔者想把艺术狭义地理解为美术。人工智能艺术的诞生,看似动摇的不是一个画种,而是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家。而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艺术家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创作?科学的进步是否会让技术作为中介来促进艺术发展?因此科学技术进步影响艺术生产成了一件值得引起广泛争论或者恐慌的事情。而“传统”和“现代”的二元对立仿佛再度变成了这个时代的“自我预设”。曾经被认为是现代的艺术是否会即将变成新的“传统”,而人工智能艺术是否会成为一种代表当今时代风格的新生艺术形式被称为“现代”?

或许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模糊理解,让人们产生了人工智能到底有没有可能取代人类成为艺术创作主体的疑惑。人们无法把它的工具性和自由意志区分开,从而觉得人工智能就是人类。中山大学翟振明教授曾经在访谈中讨论过人工智能技术的限度,他得出的结论是人工智能在模仿人类时是在进行算法、神经网络的建构。

由此可以看出只有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劳动的部分被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但被称为艺术的那部分内容来自艺术创作者的意识。

产生改变的不是创作主体,而是人类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观念,艺术家的艺术活动并不一定仅限于艺术品实体的产出,促成最后的艺术欣赏亦可以借助不同手段和工具,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媒材与手段创新恰巧就提供了一种途径把自己内在的感受、价值观和取向以直感的方式外化出来,让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得到回归。

因此,认识到人工智能艺术所带来的危机感后面隐藏的“过滤效应”和人工智能本质上的辅助功能,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艺术发展始终保持的开放状态,也能有效厘清艺术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的复杂关系。艺术与科学都是在解决人类面对世界所产生的疑问,科学和艺术是相向而行的两种力量,最终会变成一种合力,艺术不断通过吸收外来的补给来完成自身的再造,为问题的解答提供更多的方案。

猜你喜欢

艺术家人工智能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