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校数学“学案导学”方案的设计研究

2020-12-08沙丽迎

山西青年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沙丽迎

淮阴商业学校,江苏 淮阴 223003

本校实行两节课连上制,数学课多以第一节课以讲授为主、第二节课以练习为主的授课形式。这种较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型教学模式下,课堂上较少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与情绪,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中,这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性和主动性。对我校部分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统计得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能力的习惯与意识薄弱;数学自主学习执行能力方面较差,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课后没有反思能力,自制力和自我监控能力较差。但有一项值得欣慰的调查数据显示:希望老师提供解题思路适时点拨或者能给时间与同学讨论与思考的学生占48%,这一定程度说明学生重视自我的作用,内心渴望自主获得成功。根据职业学校数学的课程特点,我校数学组计划在中职的两个平行班中实施“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对数学“学案导学”方案做了如下设计: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界定

“学案导学”是指在学案的基础上运用导学模式,师生共同合作的教学活动。教师以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如何“学”,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学生学习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包含学案和导学,它既要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引导、点拨、示范、组织的引领作用,更要提高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迁移等综合能力。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二、“学案导学”方案设计

建构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是基于自己现有知识和经验,受到新事物的启发而对以往的知识体系做出的修正和完善,是人们内在的、自发的学习过程。这说明只有当学习者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才能更好地将知识内化。

学案导学法方案设计必须结合我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水平。在数学学习中,如果能引导学生把学习失败归因于学习方法不当、努力不够,这样就更容易激发自主学习。学案中设计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专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方法;提升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改善目前的学习现状。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交流、展示,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调查可知,很多学生学习数学没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只是跟随教师的步伐,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很难提高。所以,教师要采取适当的学法指导,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探究和自主学习。对一些开放性、综合性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从而能够自主发现知识,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学案导学要含学生学习反思和教师对学生的监控。学生通过对学习的反思,最终能够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而且能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及时分析学案存在的不足进而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

三、“学案导学”的实施过程方案

(一)制定学案,课前预习

课前教师精心准备学案,提前2 至3 天发给学生,让学生依案自学。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用学习者的眼光看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在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能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预习,达到预习的效果,为课堂做好知识准备。同时导学案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能使学生通过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上课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学生预习教材与学案之后,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通过对本节课的一些简单、基础性知识进行提问来掌握学生的依案自学环节的效果,能否继续进入下一步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存在困惑时,教师要及时去帮助学生解答困惑。依案自学环节完成之后,学生已经具备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每组组长记录组内成员的解题方法以及他们提出的疑惑,通过成员之间讨论交流。到规定时间时各小组代表轮流将本组的最终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告。其他小组同学提出质疑引发组内讨论、组间讨论,让学生见识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小组及成员进行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三)师生互动,引导点拨

在学生基本完成学案内容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的同时对重点问题进行强调点拨,便于学生对问题达成共同的认识。同时通过资源共享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学生可以运用文字语言、数学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中的任一方式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这恰恰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学生能通过自己所用的语言来理解数学中的一些专业语言。如果将自主学习的学案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进行自主学习,更是锦上添花。

四、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的实施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

要把“发现数学知识”的主动权交还给中职生,让中职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中职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在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认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规律,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以教师为主导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恰恰相反,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将难易不同的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通过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的学案设计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从而调动学生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达到提高中职生整体文化素养的目标。学法指导是“让中职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贯穿始终,如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目标展示、知识规律揭示、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

(三)正向性激励

教师要尽可能创造让他们成功的机会,增强其创造热情。对中职生创新性学习的态度、方法、成果,进行正确积极的评价,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对他们的不足之处要加以理解与引导,促进其自我娇正、自我完善。如果学生获得过成功的体验,并能从成功中得到教师的激励,那么他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及创新会得到极大增强,这是高效、活力课堂的动力因素。

(四)民主性原则

一个人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疑问或答案,切忌讽刺、不屑,否则,会破坏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随着我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微课视频及课堂教学视频等信息化资源的不断涌出。如果我们能采用学案导学的授课模式,课前学生根据学案及信息化资源完成课前预习。第一节课学生在学案引导下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第二节课教师针对第一节课的情况适当指导、总结。则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改善目前的学习现状。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运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效能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学案导学”之我见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