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2020-12-08李倩
李倩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辽源 136200)
大数据已经是当今社会各个行业发展的关键,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更应该抓住大数据时代发展契机,改善图书馆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发挥大数据优势作用,全面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在为用户提供准确信息资源服务的同时,也满足了用户对图书馆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一、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高校师生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等服务都有了新的要求,为高校图书馆的优化发展带来一定挑战。
(一)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有新要求
第一,对数据时效性的要求。由于网络信息数量庞大,且时效性强,若不及时对数据进行利用,则会造成资源浪费。高校在进行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需要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各种不完整、随机的信息进行汇总和有效整理,进而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信息内容。第二,对数据全面性的要求。当代高校师生的生活、思维方式都受到大数据环境的影响发生着变化,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一同组成新一代经济生态系统。高校图书馆的数据信息资源非常广阔,若用户缺乏先进的技术能力,那么就很难发挥大数据更全面性的作用,无法及时分析和利用数据资源,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认知。
(二)读者需要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们更想要通过云搜索功能获得自己需求的信息内容,突出了数据技术的服务功能。云搜索支持手机终端、各种CMS 等,更受当代师生的欢迎,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中运用云搜索技术,可提升内容推动送的精准度,并有效强化关键词,满足更多人的个性化搜索需求。此外,大数据图书馆建设需要明确读者为服务主体,针对读者的不同需求应该提供更加精确的阅读内容推送,提高了数据图书馆用户的满意度。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深度分析,有助于深化了解用户的阅读需求,为阅读者提供更优质的资源获取途径。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高校图书馆要充分结合大数据优势功能,向集成化用户界面、高效网络架构方向发展,促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总体创新方向
我国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海洋”要提升资源利用率,将大数据技术融合在图书馆建设管理日常中,充分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果和质量。还要重视对文献采集反馈信息的有效利用,不断改善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不足,根据高校自身特色发展方向,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图书馆发展目标,明确文献采集范围,构建科学合理的图书资源结构框架。高校图书馆要提升服务功能性,围绕实用性原则开发更多信息资源,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创新实施策略
1.实现多主体合作建库
通常来说高校自身图书馆内的信息资源比较有限,拓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内容是个重要问题,为了能够丰富校园图书馆资源,应该积极与其他单位之间加强合作,引进更多优质的图书信息资源。高校要构建更加系统的数据库运营模式,与地方公共图书馆建立有效合作关系,为高校读者提供更多样性的文献资料,在发挥图书馆自身特色的同时,通过借鉴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加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要积极与当地行政部门、公共图书馆等机构合作,加强文献资料的互通关系,提升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高校要充分发挥文献的使用价值,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图书馆中纸质文献资源转化为电子版形式,这种方式可以提升信息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构建地方性文献资源库,也极大的方便了读者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师生可借助手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及时获得资源信息,实现了有效的资源共享。此外,注重与不同主体的合作。高校可更多地收录更多具有特色的文献内容,提升院校文化特色,吸引更多优秀作者参与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积极构建稳定的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模式,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促进地方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共同发展,推动产、学、研的有效融合达成协议。
2.建立健全信息资源服务管理体系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要创新发展,首先应该优化相关信息资源服务制度,从根本上改善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提升用户满意度。在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过程中,始终以用户为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用户相关内容,及时掌握用户对信息资源服务的需求,进而不断完善图书馆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要迎合用户的心理需求,实现用户更多元化的数据体验,凸显了用户的个性化特性,让用户能够在信息获取中获得快感。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整体发展面临新的改革机遇,需要充分认知大数据技术的有效性,进而完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高校应将大数据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相融合,不断改进服务水平,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促进高校办学实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