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解决路径
2020-12-08刘梅
刘梅
(中共淮南市委党校,安徽 淮南 232001)
要想缓解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困难,拓展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需取各种措施,笔者认为既要从自身角度出发,有效地解决小微企业自身诸多不足引起的融资矛盾,又要从政府角度出发,通过政府推动和各个金融部门的相互配合与支持,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压力。
一、严格落实政府已制定的相关政策措施
近些年,政府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指导性意见或政策,以缓解相关压力。例如,在2012 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所提出的关键一点就是,“落实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在《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存在不少的操作性意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对达到要求的小金融机构继续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应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小型微型企业给予信贷支持”等。2017 年我国又修订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并于2018 年1 月1 日起正式实施。2018 年以来,银保监会又特别针对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难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含大力疏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大力提倡发展普惠金融;积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行业主业突出的龙头民营企业给予相应的融资支持;指导和督促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进一步改进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风险管控机制,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尽职免责、容错纠错机制等,完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制建设等等。经过一系列政策及各方的努力,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较以前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据银保监会副主席介绍,截至2018 年9 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已经超过8.9 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较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要高出7 个百分点之多,有余额的贷款客户户数已超过1600 万户,同比增加406 万户,阶段性实现了“两增”目标。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已达到30.4 万亿元,增长幅度还在不断上升。
由此可见,出台的相关政策只要能得到落实和执行,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缓解,下一步,银行业和保险业及各方更应严格并大力加强落实政府制定的各项制度政策,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和拓宽融资渠道
(一)优化融资外部环境
优化融资的外部环境,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第一步。首先,加强小微企业在信用体系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信用评审制度与授信制度。其次,政府可以通过行业组织、商会和服务中心等机构,建立人力、技术、信息、财务和设施为一体的综合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小微企业融资,从而完善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
(二)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
要想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研究出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关于融资渠道,银行资金以及非银行资金都可以称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例如,小微企业可采取成本相对较低的个人闲散资金和私募资金。另一方面,关于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企业可积极拓展新的融资途径,例如采用商品融资的方式。关于商品融资,具体而言,就是商品贸易融资就是为基础商品的贸易活动提供一定地金融服务,并凭借这种服务方式向商品生产企业或者消费者融通资金的新型融资方式。
三、完善小微企业融资的金融体系
(一)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和机构信用制度
要想完善小微企业融资的金融体系,需要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和机构信用制度。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机构应聚集工商、卫生防疫、经贸、税务、社保、电力、水务、燃气、通信、商业银行、司法、消防等部门,对小微企业的劳动信誉、食品卫生信誉、合同信誉、纳税信誉、社保缴纳信誉、水电燃气费缴纳信誉、日常通讯费用缴纳信誉、环保信誉、质量信誉、司法信誉、生产消防安全防范及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股东个人信息进行综合评价,以解决在融资问题中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地问题。同时,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誉评级制度,以信誉等级作为判断贷款信用可信度的标准,并把企业的信誉信息提供给银行等机构,可降低商业银行贷款审查的难度和监督的成本,降低交易的有关费用。以上这些举措不仅仅可以取得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信任,同时也可以获得一定项目资金的一些有效手段。
(二)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担保机构
要想完善小微企业融资的金融体系,需要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担保机构。从目前来说,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由一体两翼组成,该担保机构可以是政策性的,也可以是盈利性的;可以由政府出资创办,也可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创办,同时也可以由政府和企业二者共同出资组建。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担保机构的同时,也需要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在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在多渠道多方式汇集担保资金;其次,上级政府需要设立再担保机构,进行业务监督,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担保风险;最后,建立小微企业担保机构协调组织,规范担保行业的行为,保障担保机构的合法权益。政府应该对该机构的设立与运行给予积极地支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免相关税费,从而能更好地为小微企业融资进行服务。
(三)放宽市场管制,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
为了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得小微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我国政府应当适当放宽对于国内信贷市场的管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具体而言,政府可以首先着手放宽对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限制,使其利率能够更能反映市场的变化,最终逐步过渡到商业银行在贷款方面能够具备一定的自主性,例如可以在政府的监管下,独立确定针对企业的贷款利率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其商业银行能够对企业提供的各类便利服务收取适当合理的手续费用。该种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调整措施,可以激励商业银行在未来不断扩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而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效益与风险并存的原则。最终,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与优化,从而更好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政府在采取这种针对商业银行的改革措施,需要注意几点问题,以防止出现市场的固有弊端的出现。第一,放宽对信贷市场的管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开对信贷市场的监管。商业银行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其逐利性的特性要求政府时刻需要对其进行监管。第二,利率的市场化,要保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进行。只有采取着这种方式的利率市场化,才能够真正确保小微企业得到改革所带来的利益。
四、优化金融机构内部系统制度及小微企业贷款产品
(一)借助金融科技,大力推行信息化大数据平台的实际应用
如前所述,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经营货币的社会服务型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须同时考虑风险、利润、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因素,在小微企业的调查中,为了减少成本,防范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借助金融科技,利用大数据分析、白名单准入筛选等,大力推行信息化大数据平台的实际应用,有利于提供简便、迅速的金融服务,降低风险。
(二)完善内部激励及尽职免责制度
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防范业务风险和提高利润,往往对内部风险指标和业务的创利水平考核相当严格,一旦出现风险会加大处罚力度,严重影响业务人员开展业务的积极性,降低营销热情。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实行机构内部的转移价格优惠制度,增加营销费用,激励业务人员的营销热情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积极性,以及落实相应的尽职免责制度,消除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全力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优化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
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所能提供的贷款产品还局限于不动产抵押、保证人保证类的贷款产品,而小微企业在创业的初始阶段缺乏的恰恰是足值的抵押物或有担保能力的担保人,这就导致小微企业很难达到金融机构贷款的准入门槛,使得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因此,金融机构可以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并结合当地经济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内部贷款产品,在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丰富贷款产品。例如,1.可以根据小微企业的每年交税量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倒推出企业的资金需求量,从而给小微企业一定的贷款授信金额。但这样贷款产品要充分考虑小微企业为获取贷款资金而突击交税的情况,因此最好是观察小微企业一段时间的平均交税量。2.可以根据小微企业的POS 刷卡交易量或第三方支付交易量以及此部分资金的留存量来判断小微企业的经营交易量,再经过计算给予小微企业一定的贷款授信金额。3.可以扩展市场的圈链营销,提供圈链贷款产品。通过以一个大型的核心生产厂商或产品供应商为中心,向其合作的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相应的信用贷款融资。一方面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掌握小微企业的贷款资金使用情况和货款回笼情况。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即节约营销成本,又降低了贷款风险;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可以轻松获得相应的贷款融资支持,可以实现共赢。
综上所述,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后,小微企业的发展令所有人出乎意料,其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所以其融资问题是现代社会关注的重点,并为此已经提出很多针对不同方面的解决办法。因为融资难得问题产生是由于诸多方面造成的,所以解决融资难问题也应该从多方面全方位来考虑并针对处理。当然小微企业也应该从自身开始抓起,提高自身的信誉度,选择正规的适合自身企业的金融产品,从而达到合法合规合理融资的目的来促进自己快速的、稳定的、长期的发展。鉴于我国小微企业融资还处于起步阶段,某些方面还处于起始阶段,融资理念和方式还不成熟,希望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来完善整个大社会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上述对部分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也是绝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的,当然,除此之外,小微企业的资金融资供给存在的问题远不止于此,解决方案也非千篇一律,而应多种多样,与自身经营和发展情况相结合,小微企业也应当树立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背景下通过内部控制来打造加强自己的基础能力,不至于因外部环境的变化受到根本性的影响。企业之间也应多交流学习,可以互相借鉴财务和经营风险的管控措施,做好资金管理体系化工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