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死亡诗社》谈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
2020-12-08王姣莉
王姣莉
(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如果说19 世纪的教育是知识教育,20 世纪的教育是技能教育,那么21 世纪的教育则是人格教育,而教师就是人格教育的活教材。教育主题经典电影《死亡诗社》带给观众的思考有很多,有对传统教育与灵活自由的自然主义教育冲突的思考,有对家长不切实际期盼与学校名利达成一致却与学生自身兴趣相行渐远的思考,有对教师应该成为循规蹈矩的教书匠还是敢于突破的变革者的思考……还有对基丁先生(Mr.Keating)本人的思考,特别是他在教学中所展现出的独特人格魅力。
试想在传统教育的环境下,我们会尊重基丁先生这样的教师吗?我们的教育需要这样的教师吗?在倡导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今天,我国教育倡导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如何尊重学生,如何以学生为本,无疑离不开像基丁先生那样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教师去践行。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魅力?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人格魅力又该如何培养和提升呢?
一、何为人格魅力
所谓人格,也称个性,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思想品质,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而人格魅力则是指个人在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等方面具有的影响力,其能在无形中产生一种感召力和说服力。
朱小蔓教授曾说“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说是一个德育老师。”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电影的主角——基丁先生就是一位优秀的德育老师。他独特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思想、情感与行为,引起了学生内心强烈的认同与共鸣,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求并探索属于自己人生的旅途。
二、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
(一)摆脱“讲规则、诫惩罚”的开学一课,追求“情感陶冶”的思想教育
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是,基丁先生第一节课没有“讲规则、诫惩罚”,没有说课程目标、作业要求等刻板规则。而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基丁先生把他们带到了校史橱窗面前,让他们看着与自己同样年轻的照片,聆听逝世的声音,反思生命的意义,感悟时间的宝贵——“抓紧时间,孩子们,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
如此,情感陶冶下“抓紧时间”的声音内化到了每个人心里,学生们体会着时间的宝贵,寻求自我,把握当下。因为“把握时间”,所以尼尔(Neil) 认识到自己的人生追求,所以托德(Todd)突破懦弱大胆发表想法,所以诺克斯(Knox)勇敢追求女孩。这也是教育的魅力了。
(二)摆脱“坐标式”的情感束缚,追求“美丽浪漫充满激情”的情感共鸣
诗歌鉴赏课中,基丁先生坚决让学生们撕掉序言,用行动告诉他们,真正的诗歌意味着活着的意义——美丽、浪漫、爱情。“学会自己思考,学会欣赏文学和语言……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当被问到《死亡诗社》的时候,他讲述“我们不仅仅念诗,诗从我们舌尖滑落,就像蜜糖,情绪高涨、灵魂驰骋”,他告诉学生诗歌的神奇力量,告诉学生这是另一种生活方式。
他让学生大声读出自己创作的诗歌,鼓励诺克斯(Knox)写爱的诗歌;引导霍普金斯(Hopkins)写诗时简单无妨,但不要落入俗套;更是让性格内向、自我否定的托德(Todd)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伟大魅力与激情,“站在世界屋脊上,喊出我野性的狂叫”。
因为丰富的知识积淀,对生活的积极认知,基丁先生用自己对诗歌的热爱,鼓励他们自由发散思维,如此艺术感化的行为,与学生产生了情感共鸣。他身体力行地告诉了学生们什么是敢于质疑、什么是学会自己思考、什么是真善美。
(三)不做“任人摆布”的学习木偶,追求“发现自我”的探索行为
基丁先生鼓励学生们站到讲台上,提醒他们敢于时刻用不同眼光来看待事物,“一旦觉得自己懂得,就必须换一种角度来看,读书的时候,不要只想作者怎么看,想想你自己怎么看”。他向学生强调着要有自己的思考,还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他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踢足球,大喊“与逆境不屈抗争,以无畏的气势面对敌人”、“我要做生活的主宰”。更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运动只是一种让其他人把我们推向极致的机会”,生活学习亦是如此,鼓励学生把自己发挥到极致,对生活对困难充满斗志与信心。
他带领学生在楼下随着音乐踏步,告诉他们坚持与众不同信仰的困难,但是人生应该有自己的步伐、步调,“敢于逆流而上(swim against the stream)”,这是勇敢的行为,但需要付出许多艰辛与努力。
在学生犯错,被校长惩罚后,他也会教诲他们“有时候要大胆,有时候要小心,一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做”,不可冲动、鲁莽。教诲学生,遇到阻碍要聪明应对,而不是不计后果的冲动。
没有格式,没有高束缚,有对信仰的认知、有对运动的理解、有对规则的感悟,基丁先生用自己丰富的阅历与感悟,用言语和行动告诉学生们要发现自我,做一个自信敢于逆流而上的自由思想者,但不可鲁莽冲动,因为你不是要挑战世俗而是要成为自己。
三、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路径
可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其自身的思想、情感、行为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呢?人格魅力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和塑造起来的。
(一)教师个体的努力
人格魅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个体,即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格魅力的提升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首先关键在于教师愿不愿意去提升、努不努力去提升。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修养,持续学习,广泛阅读与思考,丰富文化底蕴,强化人格根基。另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工作生活中,教师要热爱学生,有良好的师德形象,兴趣广泛,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二)教师教育项目的支持
社会方面,从教师教育项目来看,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
第一,师范教育的革新与包容。考虑到我国教师主要由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培养,那么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则必须从高校阶段抓起。高校要完善自身培养体制,在培养学生扎实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多方面兴趣,使其成为有思想、有内涵、高素质的准教师。
第二,教师资格制度的深化与聘任制度的规范。教师资格证的考取与获得以及聘任条件的提出,除了对专业知识的考核以及书面的道德认知,更要加强对教师个人思想品德与人格的实践考核。而由于人格等的缄默性、隐晦性,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优劣,不能完全通过一个卷面问题回答或者一个面试回答就可得知。因此,我国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在专业知识与品德素质并重的要求下,有必要对教师资格证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用期制度,对教师进行深入的考察与鉴定,以此来进一步深化教师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
第三,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空间与自主。新教师初入课堂,除了“师徒制”、“老带新”等传统培训方式在教学能力方面的指导外,新老师也要理性坚持独特的人格,不可完全否定自我,不可完全模仿顺从既定的教学格式。而学校管理与老教师方面,应给予新教师一定的空间与自由,尊重他们的想法与教学思想。正如有学者提出,新教师专业发展应从师徒带教走向专业学习社群,让新教师以一种独立自主的专业身份走入学校的教师社群,让新教师主动学习、自主实践、分享合作,最终实现专业成长。而这样的学习社群建立,正是提供了让新教师保持个人独特人格、探索个体独特教学风格的良好时机。
第四,教师在职教育的持续深化。无论是校本培训、校外培训、专业学习共同体,还是教师发展学校等等,在关注探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教师专业精神包括教师内在素质与人格的探讨与交流,并挖掘个别具有独特人格魅力教师,使其起到良好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