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湾区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贯通的研究
2020-12-08刘钰愉吴连愉钟宇玲
刘钰愉 吴连愉 钟宇玲
(1.2.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5)
一、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建设的概述
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并称为全球四大湾区,是世界级城市群,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新时代对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发展的实践。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在教育方面各有所长,香港在教育方面拥有一定优势,可以带动大湾区教育迈向国际一流水准。
二、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英语培养的人才与我国的经济贸易等行业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尤其在贸易上的往来日益频繁,而这种频繁的往来使得英语技能成了就业的敲门砖。但当今的高校英语教学在学生培养、教师教学与课程模式上都存在着问题,这使得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经过四年本科学习走上工作岗位时,由于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无法很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和处理问题。因此在这社会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三、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大学英语传统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比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四六级、专四专八等考试,这些考试的结果往往成为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核心标准。现今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培养、教师教学、课程模式等方面上。
(一)高校英语学生培养方面的问题
高校英语学习主要以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主,一般都会对重点的词汇语法等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虽然确保了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却无法达到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失衡,没有达到与人才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很多学生在从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职业适应能力较弱,在工作岗位上无法发挥出英语的技能素养与工作能力,导致组织协调能力和岗位责任意识等较弱。
(二)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
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大多数还是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只是注重强调英语知识性内容的教学,课堂大多数仍停留在单词讲解与课文解读上,未能够在课堂上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未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与就业市场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未对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与应用实践能力进行有效训练和培养。更甚,尽管很多教师都意识到培养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缺乏文化交际能力的系统教学培训,未能熟练掌握核心知识,无法科学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目前我国有很多高校缺乏知识渊博的英语教师,另外,教师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参加培训,没有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英语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高校英语课程模式方面的问题
现在高校英语教学的应试性太强,将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生的学位证毕业证挂钩,导致大部分学生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四六级备考中,而没有培养自己的英语交流能力与应用实践能力。同时,受长期以来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影响,许多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是相当局限保守的,他们只注重语法和单词量,缺乏应用实践能力与文化交际能力。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水平和实际的应用严重脱节,等走上工作岗位时才知道自己的英语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加强高校合作交流,提高合作办学的质量。大湾区内高校教育各有优劣之处,比如香港高校的实力雄厚,澳门高校的特色明显,但港澳高校面积有限、办学空间较小;珠三角则有相对充足的土地资源、充足的科研经费、优质的招生资源。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高校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合作办学。高校可以从这四方面着手进行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评定和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多元化,高校可以开设与学生专业有关的英语课程,例如医学专业开设医学英语、经济专业开设商务英语等,因材施教,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达到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堂不该是单向的,而应该是互动式的。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鼓励学生开口表达。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头脑风暴,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也可以达到课堂授课的目的;改革考核方式,考核不应该只拘泥于笔试,应该要做到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核方式可以是模拟情景,让学生现场发挥,考验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口语能力,这样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口语水平,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一步;加强师资力量,要有效培养大学生文化交际能力,需要从提高授课教师自身文化交际教学能力水平着手。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鼓励英语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多参与相关的学术论坛,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鼓励教师多学习、多走出去,积累自身的文化交际经验,以此丰富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