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2020-12-08刘少宽
李 曦 刘少宽
(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凝练,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体系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1],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特定的知识群体,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素质,社会大众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有着更高的期盼和要求,特别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存在深度关注。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合,对引导大学生提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这一重要论述深刻的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涵,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一是从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鲜明的表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首位,也是属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功能;二是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深刻表明了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三是从社会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情感认同和个人行为习惯方面规范社会公民基本道德,引导社会公民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核心[3],在高校育人环境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科学、全面、有效地传播给青年大学生,对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稳定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实践推动力。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长期向好,社会大众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教学形式、办学规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呈现了更加明显的个人特点,爱国主义情怀高涨,凸显出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旋律,爱国爱家依然是当前的时代最强音,总体而言,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向善的,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客观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现象,与新时代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实效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价值观认知水平的不足。当前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容易造成重视个人利益的品格,社会责任意识逐渐下滑,对当前社会问题考虑不全面,自我价值观的形成认知不足,个人想法简单,认清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4]。
道德素养的意识缺失。当代大学生在学业的深造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对待学业不重视,如在道德素养中诚信方面,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出现诚信问题缺失的现象。一是在大学学业阶段的诚信缺失,受此影响,极少数的大学生思想状况出现了消极的苗头,学业荒废、学习弄虚作假、考试舞弊、上课早退旷课等现象在大学校园时有发生;二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诚信缺失,追求盲目的个性,有些大学生在室友之间、同学之间做人不真诚,言语交流充满谎言,时而冒充同学、大学室友的QQ好友、微信好友骗取钱物,更有甚者,参与违规网贷活动,逾越了法律的高压线,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团队合作观念的淡化。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熏陶下,部分大学生团队合作观念淡化,以物质利益摆在做人做事的首位,缺失精神上的成长成才,特立独行,个人主义偏向相当严重,在团队活动中缺少应有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精神,当团队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撞时,缺乏全局观念和基本的社会责任感。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消极现象的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新时代大学生在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中面临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社会大众对高校人才培养要求变得深刻化和多元化,必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存在干扰,进而出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家庭教育对价值观的引导偏差。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初步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的在校青年大学生很多是95后、00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的家庭条件相对比较优越,家长忽视了对子女的正确价值观教育,导致学生的个人意识强、团队观念意识淡化,有的家长过分重视子女的学业分数,忽略了对子女的价值观念的引导,部分学生为了迎合父母对高分数的期盼,通过学业造假、舞弊来达到目的,这种对价值观的引导偏差,不利于子女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欠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校青年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承担着锤炼优秀道德品质,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职能,是制约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阀门。然而,一些学校对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比如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政治理论课的占据地位不高,教学过程中缺乏重视,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老套、学生学业兴趣匮乏、学生旷课现象严重,这些不良现象严重阻碍大学生有效地端正思想,非常不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不良思潮冲击的影响。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各种社会潮流思想的触动下,使得新时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阶层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利益成为人们衡量价值观念的尺度,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唯功利化”现象显现产生;二是西方外部社会思潮的涌入和传播,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模糊,从表象上来看,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的渠道多了,但部分大学生没有认清西方外部社会思潮的本质,严重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
网络不良的环境,大学生积极的思想教育被误导。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社会信息来源、传播渠道都越发多样,给我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和便捷[5],但因在某些时候缺乏对不良网络信息的监管,网络不良的环境也给我们青年大学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是网络不良文化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二是网络媒体上的垃圾信息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实效;三是网络上引起的不良道德责任很少被追究,这使得部分大学生诚信道德意识的淡薄和缺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观念的厚植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要集聚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引导青年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平台,大力发挥思想育人的功能。在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我们要将思想育人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组成结构,是价值观教育形成的初级阶段,家庭教育对子女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要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家庭美德,倡导新时代家庭文明理念,推动形成爱国爱家、诚实守信、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新风尚,大力发挥思想育人功能,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实效。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完善校园思政队伍建设。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要求越高,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责任就越大,完善的思政教师队伍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功底,积极转变思想教育观念,创新思想教育形式,探索新的育人实践路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充分发挥党团干部、思政课教师、班级辅导员的育人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课程思政,创新创造满足大学生喜好的教学方式,将价值观内容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端正学生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优化当前的社会环境。面对社会不良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努力塑造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在社区、校园、城市公共区域大力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在行为习惯上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观要求。只有优化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净化大学校园的社会思潮,让在校大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魅力,从而激励新时代大学生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充分发挥网络正能量功效。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不断向前的发展,网络已成为社会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也已经成为宣传价值观教育和理论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面,仅仅通过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思想教育需要,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向大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当然也有西方外部不良思潮制造者通过网络向大学生传播负面、消极的信息,所以我们要完善高校互联网建设,加强网络监管,对互联网平台上出现的不良信息进行有效遏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正能量的平台,引导大学生坚定走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6]。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传家宝,我们应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教育和认同教育,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身头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深度融合,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