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群众文艺创作的创新

2020-12-08杨柱标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艺事业文艺作品创作

◎杨柱标

文艺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给群众的文艺创作带来了不小的机遇与挑战。而如何提高自身文艺创作水平,为公共文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也成了很多文艺工作者思考的重点。

一、新媒体背景下群众文艺创作中的难点问题

(一)文艺创作目的不同

不同的文艺创作目的,所创作出的作品价值便会有所差异。如有些文艺爱好者会以艺术欣赏性的目的来创作作品,最终所展现出的文艺作品则会具有较高的美感度与冲击力;若创作者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那么文艺作品中便可能缺少生命力或真实感。还有一些群众是以作品的广泛传播为目的进行创作的,在实际创作中会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传播渠道的选择或作品包装中,却忽视了作品核心价值的展现。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则会在影响文艺作品质量的同时,给后期作品的评价埋下隐患,不利于衍生作品创新与推广。

(二)文艺创作人才缺乏

专业的创作人才对群众文艺事业的持续发展有支撑性作用,对新型文艺创作理念的引入与传统文艺创作观念的传承等也有重要影响。但有些地区却会因缺少文艺创作人才而难以实现群众队伍的强化,使得文艺创作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如群众文艺创作团队中年龄较高者居多,青年文艺创作者很难融入其中,若创作理念存在较大分歧,严重时还会影响文艺创作队伍的凝聚力,给新媒体下文艺创作的创新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与负担。

二、新媒体背景下群众文艺创作的创新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文艺创作意识

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创作者在长期的推敲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在社会文艺事业的变换中明确作品创作的方向与目的,以此来实现文艺作品展现形式与时代价值的创新。因此,树立正确的文艺创作意识不仅对作品内涵的强化有积极影响,还对作品质量与传播性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如创作者需要打破落后、传统的思维观念来紧跟时代脚步,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文艺作品,在审美上做到与时俱进,在内容上做到丰富创新,这样才可能给文艺作品注入新鲜血液,发挥其在文化市场的影响力。

(二)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氛围

文艺创作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周期性特点,若创作者所处的环境缺少引导效果,那么所创作出的文艺作品便会与预期计划有所偏差,不利于创新观念的有效落实。所以创作者要科学利用新媒体平台所营造出的多元化环境氛围,来从中挖掘自身创作灵感,从而为作品艺术价值的创新带来更多可能。如在区域内的新媒体文艺创作交流平台中,群众可以通过学术分享或作品品鉴等来吸收良性的创作理念和思路,同时也能在积极、活跃的氛围感染中及时发现自身文艺创作中的问题,以此来提高个人对文艺创作的认知与理解,也为日后作品的不断创新提供有利条件。

(三)拓展文艺作品传播渠道

对文艺作品传播渠道的拓展给予关注,不仅能提高作品信息的利用价值,增加优秀文艺作品的曝光率,还能间接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与响应度,有利于促进区域内文化市场的良性循环。如在新媒体背景下,群众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中来获取文艺作品或创作信息,而创作者也可以利用媒体平台来与目标对象进行充分对接,以更便捷、更直观的方式来打开作品传播渠道,并以实际行动来激发更多人的创作热情。在传播期间,创作者还可以对群众的反馈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来为传播渠道拓展方向的明确提供参考依据。

(四)完善文艺创作管理机制

健全的文艺创作管理机制对创作活动的规范化普及与创新有辅助性作用,需要有关部门能对管理机制的完善与调整进行细致规划,来为文艺事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可靠基础。如在激励机制方面,管理部门除了要对具体的激励方式进行慎重选择,还要对激励机制的阶段性更新加以重视,在提高区域内群众文艺创作积极性的同时,为文艺领域的创新发展带来正向引导。在行业化管理方面,有关部门则要对体系机制中的制度标准进行优化处理,并及时整改其中的漏洞问题,以此来提高文艺创作管理的专业性、时效性与全面性。

三、结语

如今,很多地区的群众都能对文艺创作的创新提高重视,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改善自身不足之处,来创作出更优质的文艺作品。对于文艺创作中存在的细节问题或干扰因素,一些群众也能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及时分析,并结合自身文化基础和创作形式等来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为文艺创作的可持续推进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文艺事业文艺作品创作
文艺作品
民族出版中的文化导向和民族精神透视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墙之隔》创作谈
贯彻“两学一做”精神做促进文艺事业发展的先锋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作随笔
全媒体时代语境下文艺评论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