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之以渔,快乐识字
——例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2020-12-08李红艳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趣味识字植物

◎李红艳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提高识字水平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才能发展其综合素养。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模式单一等,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语文教学的步伐。这也就要求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识字教学方法探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为学生创设快乐的识字氛围,从而让学生能够快速接受新知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或者引入某种以形象为主体、具备一定情感色彩的场景,提升学生学习体验,进而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参照,理解相关教程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趣味情境的创设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使语文课堂升温。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节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不同类型的植物的图片,如蒲公英、苍耳、豌豆,然后开展识字大赛,将图片与植物名称乱序排列,让学生为植物(图片)找妈妈(名称)。通过创设竞赛型环境能够提起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能使其了解植物的名称,扫除认字障碍,为其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入字形相似的字,如“娃”“洼”,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这两个字,教师可引入趣味语句,如洋娃娃掉到了泥洼中。学生自然能联想到“娃”指的是人,“洼”是泥洼。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乘胜追击,让学生从这两个字的偏旁出发,探究两个字的含义。部分学生指出“娃”的偏旁是“女”,“洼”的偏旁是三点水, 前者更倾向于人物,后者中含有水,指特定的事物。教师通过趣味语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辨析生字,同时也能增强其识字信心。总体来看,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创设趣味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兴趣的驱使下学习更多的生字。

二、开展课堂活动,强化学生识字效果

喜欢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尝试结合教学内容组织一些趣味性课堂活动,借此增强小学生的识字效果。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教授学生一些童谣,或者为他们讲一些小故事,通过此方式让抽象的汉字在学生脑中具象化,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进行《场景歌》的识字教学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趣味课堂活动。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了北京秋天的场景,而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结合学到的字词,我们一起编写一篇场景歌吧。”学生们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后,我示意学生安静,而后挑选了几名学生分享创作的“场景歌”。一名学生说:“一阵秋风,一丛红花。一条弄堂,一户人家。一碗花茶,一群娃娃。”还有学生说:“一片晴空,一抹晚霞。一墙牵牛,一棵松树。”由此可见,通过开展趣味识字课堂活动,学生的识字效果将得到很大程度提升。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生活是一个大型舞台,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与识字相结合,不仅提高其识字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其文字运用能力。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与生活相近的识字内容,引领学生步入语文的殿堂,为其学科素养的培养铺路。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形态,可为学生布置观察日记任务,鼓励其一周观察一次,记录小蝌蚪每个阶段的成长,并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深化对文章中生字的理解,进而理解整篇文章内容。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让学生以生活中的植物为例,鼓励学生种植植物,查阅植物种植的注意事项,并写好观察日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字词,同时也能帮助其形成特定的识字体系,于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有积极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识字教学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学生学习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知识提供保障。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身心发展上还不够成熟,学习能力较弱,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科学高效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究,借助创设趣味情境、开展课堂活动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段来提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增强自身的识字能力。

猜你喜欢

趣味识字植物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午睡的趣味
识字谜语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植物罢工啦?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