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我见

2020-12-08黎世明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材

◎黎世明

口语交际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训练。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小学也都开设了口语交际课。但是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却相当低。下面结合本人几年来在农村小学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对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受民族语言的影响

我所在的农村小学的学生是来自各地的不同民族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从小都使用本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入学后才开始接触汉语言,开始学会应用普通话来表达。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是先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思维,译成汉语言来表达,这种方式显然很费力,所以,他们的口语表达往往言不由衷。

(二)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教学中,我们常看到有些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能和个别同学滔滔不绝地交谈,可是,一旦被教师提问时,就会说话不清楚,或无法表达。这是因为农村小学的很多学生都没有受过当众发言的训练,他们害怕单独说话,更不愿意当众发言。

(三)受性格的影响

农村小学的不少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更不愿意抛头露面,平时很少和同学交谈,所以,让他当众发言,就会感到很困难。

(四)受自我意识的影响

有些学生谦虚、谨慎,让他们当众发言,他们往往会担心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好,或者自己讲不对,会当众出丑,引起同学的嘲笑,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显得吞吞吐吐,面红耳赤。

二、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措施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实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所以,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创设多样有实践意义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活用教材创情境

课文是读写训练的范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好“例子”。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一源泉,对课文内容进行创新性的拓展和延伸,渗透到听说训练,把听说训练、理解内容、思想教育和课后作业联系起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如读《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在学生理清脉络,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的基础上这样进行延伸:“同学们,如果你是个导游,你打算怎么向游客介绍我们的‘西沙群岛’呢?”先指导学生注意一些礼貌用语,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试讲并适当指导,最后再创设到了西沙群岛的情境,让学生上台来介绍,并进行评议、总结。

(二)丰富教材设情境

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都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在第五册课文当中就有让学生互相交流在金秋时节做过的事情,从中感受到的快乐。这个话题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秋季的丰收,丰收所带来的喜悦只有在农村当中才能体会得更加深刻。有的学生深入过其中,亲身体会了金秋时节这几个字的分量,所以能够叙说清楚。在叙说的基础之上,回忆自己在以往的秋季做过什么事情,是个什么样的场景,有什么样的心情,然后分组或全班交流。这样无拘无束的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宝库,培养了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创设学生生活情境

口语交际训练要经常化,应设计多种符合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加强学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设计日常用语、日常会话、接待客人、打电话、问路、购物、采访等生活情境。比如,可以设计“来乡村旅游”的情境,向别人问路,另外学生就可以趁机回答并介绍自己的家乡。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丰富了生活经验,积累了日常用语。

口语交际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应渗透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各个生活环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情趣及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更好地激起他们交际的欲望。同时教师要细心捕捉生活中的说话点,抓住一闪即逝的机会,及时组织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高。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教材
情景交际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酒中的口语诗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