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种植园地”走向“育人中心”*
——融入STEM 教育理念,让幼儿的种植活动更有意义

2020-12-08周海燕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萝卜大棚蔬菜

周海燕

张家港市飞翔幼儿园,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一、STEM 教育理念与幼儿种植活动

(一)STEM 教育理念

STEM 理念是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是将跨学科的四门知识进行整合,他们彼此相互融合,彼此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是一种贯通学科知识,以问题为导向,形成系统化学习经验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想将STEM 教育理念融入到学前教育,就要先搞懂教育的真正意义,还要搞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关于教育,教育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的确如此,何为教育,教育是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而非受教育者将知识机械化的积累,就好比,教育是一朵云彩,她推动着另一朵云彩前行;教育是一个灵魂,她唤醒了另一个灵魂向前奋进。教育不带有功利性,教育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推动幼儿健康成长。因此,本文所讲述的STEM 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幼儿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二)幼儿种植活动

幼儿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是以幼儿为核心,以植物、泥土、水以及其他辅助工具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领悟生命生长发育的过程。纵观现阶段的种植活动和学前教育的现状,幼儿种植活动亟需引入STEM 教育,其原因如下:

1.从现行的学前教育模式看。当前的种植活动,是幼儿教师演示并带领着幼儿开展种植活动。而STEM 教育能够实现将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且将生活中的知识融入到种植活动中,试图打破传统教学的独立性,融合的是开放的教学理念,增强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从幼儿个人发展的角度看。《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幼儿的一日活动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要求幼儿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而STEM 教育是通过人的协作,通过实践来达到学会做人的目的,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的完善个人能力。通过幼儿种植活动,实现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3.从国家的发展角度看。当前,我国需要创新力和竞争力强的人才,STEM 教育被世界各国广发推广,其原因是在竞争中赢得更多胜利的机会,将STEM 教育理念融入到种植活动中,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创造能力,从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幼儿园种植活动现状分析

幼儿园种植活动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存在对种植园地活动的目标、组织形式以及评价等方面的困惑,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STEM 教育理念融入幼儿种植活动中,教师的观念难以转变。如有的教师认为,融入STEM 教育理念,那每个年龄段的种植活动如何开展,小班的幼儿种萝卜,那中班、大班也种萝卜吗?种萝卜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如何评价呢?我们幼儿教师如何实践呢?靠我们自己到网上去找吗?网上的东西怎么能适合我们班级的孩子呢?

二是融入STEM 教育理念的种植活动,教师应该如何介入和指导。有的老师说,在种植活动中,我融入了STEM 理念,参与到幼儿的种植活动并且鼓励他们合作,但是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合作算是成功的合作,合作的标准是什么呢?我应该如何指导呢?

三是教师缺少教学实践的经验和机会。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由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繁忙,幼儿教师无法与他人进行讨论,新接触的STEM 教学理念在园本教研中几乎没有涉猎,必然会影响到有效实施幼儿种植活动。

三、融入STEM 教育理念,有效实施幼儿种植活动

(一)引导家长参与种植活动

家园合作是凸显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展幼儿种植活动时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STEM 教育理念中强调合作能力的培养,而家长是幼儿最亲近的教师,与家长合作种植活动是培养合作能力的基础。同时,教师对一些种植的实践知识也存在欠缺,而很多家长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弥补种植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比如,在种植蔬菜的活动中,幼儿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对种蔬菜前的准备环节、种蔬菜过程中的松土、播种以及施肥的过程进行了解。在整个种植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家长的帮助,懂得了合作的好处,更感受到了亲情,提升了对种植活动的兴趣,实现了“育人”的过程。

(二)强化分组,实现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对话

合作与对话,是开展STEM 教育的主要形式,它能够开发幼儿的潜能和特长。教师要强化分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按照性别分组,也可以按照幼儿的特长和能力进行互补分组等方式。目的是实现优势互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如,在种植园中种萝卜活动。教师按照性别将幼儿进行分组。男生负责除草和整理工具,女生负责浇水和记录。目的是让幼儿学会诸如铲子、喷壶等简单工具的使用,并学会照料萝卜的简单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向幼儿提问“我们的萝卜长成什么样子了?你们记录下来了么?当萝卜周围长出杂草了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怎么办呢?那萝卜宝宝渴了,我们要用什么工具帮助他们呢?”等等。当孩子看到萝卜每天都有变化的时候,他们会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没有男生的除草,准备工具,就没有“长大”的萝卜,如果没有女生每日浇水,那么萝卜也不会从蔬菜籽变成可爱的萝卜“宝宝”。STEM 教育理念的融入,让幼儿的种植活动变得更有意义,让幼儿们明白,如果没有他们的责任心,那么就不会有收获带来的喜悦。

(三)融入STEM 教育课程,开展幼儿种植活动

STEM 教育理念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与科学研究那样创新,是需要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课程预设,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种植活动,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有趣课程,并遵循STEM 教育理念中探究性学习的五个环节。在种植活动中,不断探索种植活动中的问题,不断试错,教师要聆听幼儿提出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方式引导,促使幼儿不断学习、提升种植活动的有效性。

STEM 教育课程内容涉及学科广,但并不是说幼儿学的知识多多益善,而是要通过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育人”的过程。

下面,我们用种植课程“搭大棚”来体会STEM 教育如何融入种植活动:

冬季,大班幼儿发现种植园地里的蔬菜长不大而产生了一些列问题,就此教师通过幼儿的问题,创设了STEM 教学种植活动“搭大棚”。首先,发现问题。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冬季的蔬菜长不大,并提出“为什么冬天的蔬菜长不大?它们怕冷么?”幼儿探索欲望是激发幼儿种植活动的兴趣,也是STEM 教育活动的第一步。接着,讨论阶段。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幼儿提出了“给蔬菜盖被子、给蔬菜盖上稻草、及给蔬菜搭给大棚”的想法,结合教师的引导,最终决定,给蔬菜“搭大棚”。然后,制定计划。幼儿教师和幼儿共同为搭大棚做准备,分析搭大棚的方法并准备工具和材料。第四,实施计划。给幼儿们进行分组,组织领导小组、收集材料小组、搭建施工小组。在这个过程中,分工明确,有的回家动员家长帮忙收集材料,有的幼儿将已有经验应用到搭大棚的环境冲,调动观察、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思维,结合数学知识和相关技术,通过设计和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搭建大棚,实现了多领域的融合,凸显了STEM 教育理念综合素养的培养。最后,分享展示。将劳动成果展示给其他年级和班级的小朋友观看,在家长开放日的时候,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猜你喜欢

萝卜大棚蔬菜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奇怪的蔬菜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蔬菜
萝卜蹲
买萝卜
蔬菜也“疯狂”
种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