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实践助力高校“青马工程”实现路径探析*
——以某学院系部为例

2020-12-08任青玲陆耿杰赵妙灵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青马工程青马课程设计

任青玲 陆耿杰 赵妙灵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

一、引言

高校“青马工程”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简称,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青年中的传承来推动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从而推动社会人才的质量提升。而社会实践对于推动青马学院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领悟理论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实践环节的体系规划、过程跟踪、考核机制直接决定着育人的效果,因此,“实践育人”模式的合理规划对于“青马工程”来说,是决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在青马学员思想中开枝散叶的关键所在。

二、社会实践对“青马工程”的意义

2018 年9 月,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会实践属于劳动育人范畴,我国劳动教育时废时兴,当今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正处于劳动教育严重缺位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等优良品质,使之获得大爱大德情怀。此外,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将所学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对于增强学生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某学院某系为例,“青马工程”体系主要形式有素质拓展、主题讲座、科技沙龙、青年之声等学习课堂。其中,素质拓展的目的是通过游戏互动来打破人际交往间怀疑、猜忌、疏远,让学员学会主动交流和解决问题。学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心理极限受到挑战的情况下思维得到启发,从而实现在特定的环境中思考、发现、醒悟,对个人及团队重新认识,重新定位。主题讲座旨在通过座谈会让各学员了解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及学院在大学阶段将会面临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在校期间应该如何提升自己,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迎接和应对大学生活。科技沙龙是结合系部专业特点,向学员介绍科技发展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并揭示科技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激发青年积极投身于专业学习中,为将来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打下坚实基础。青年之声通过高年级的优秀往届青马学员分享个人擅长领域的经验来启发学员对未来生活有所规划。以上这些做法可以有效地拓展青马学员的眼界;可以有效帮助学员积极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我提升的行动和能力。马克思主义本身也非常注重实践,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对于学员将理论学习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并内化成个人思想修养的一部分同样意义重大。学员能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专业素养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可以直接检验实施“青马工程”效果的成败。

三、社会实践助力“青马工程”实施的途径

(一)与党建形成联动机制

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习前沿阵地的学生党支部建设也非常注重实践育人,党建“三会一课”、“廉洁教育”等工作都非常注重贯彻实践育人。而党建工作中的分类培养中对于积极分子的培养途径可有效结合“青马工程”进行联合培养并通过有效设计帮助学员“理论结合实际”。例如,某学院某系积极与某学生党支部联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甚至有些公益活动可以有效结合学员的专业特长,可以有效使学员学会如何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对于引导学员实现个人全面自由发展具有明显地示范作用。

(二)暑期社会实践

据调查,许多高校都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激励机制。“青马工程”后期培训若能结合关于学生学习的理论实现暑期社会实践相对应,来达到一定相对的能力体现和提升。比如校企合作或者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达成一种合作的关系。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地方,是需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但学校却又是理论式的培养、缺乏了最真实的实践且无法完全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人才。企业,是人才类型需求最真实的地方。当学校与企业能达成合作关系,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如果学校能与企业沟通好,让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一些稳定的实践平台,并定期派出学生到企业中实践,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中,在现实中摸索,寻求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及方法,将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暑期“三下乡”活动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如,义务维修、支教活动及科普文化宣传、支农帮扶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把自身所学的知识贡献于人民群众,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寻求自身不足、方法之缺和专业知识之漏,不断的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这些措施可以与“青马工程”一些课程结合起来进行,在“青马工程”后期安排相应实践活动中,引导学员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及经验应用到实践中,可以有效激发学员的幸福感和自我规划能力,也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增强自我探索,而带有自我规划和探索的学习也会更加有效。以“青马学员”带动身边的同学,通过朋辈的力量也可以促进学风的改善。

(三)在课程设计中贯彻社会实践

课程设计不论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怀还是专业技能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实现对专业知识的巩固,也可以锻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甚至激发专业情怀。“青马工程”如果能够与各专业核心课程联合培养,对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以及有效选拔学生干部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四、“青马工程”对社会实践效果的评估机制

在实现以上途径联合培养的基础上,“青马工程”的评估机制应该以“三全育人”为根本指导原则,将学生个人自我规划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综合水平的提升作为考核核心。综合水平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服务他人的意愿和事迹、持续的自律精神、专业技能水平、专业认知等方面。由于主观性较强,可以个人总结加答辩的形式,评分以客观加主观相结合的方式。把服务他人的能力和意愿、个人的提升作为考核的核心要素。此外,还可以引进社会力量,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多方位进行观察和评估。

五、小结

“青马工程”符合我国劳动育人的宗旨,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学生获得劳动锻炼的机会比较少,从而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大打折扣。“青马工程”改进的方向可以结合党建中的“三会一课”、“廉洁教育”、学校现有的校企合作或暑期社会实践、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等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探索和劳动中,从而提高“青马工程”培养学生干部的质量。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青马课程设计
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校“青马工程”的意义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参考答案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
信仰教育视角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青马工程”在高校团组织思想引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