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
2020-12-08王永生
许 杰,王永生
(1.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2.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满足,使得各类失范行为突显,尤其是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时有发生。2016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可见预防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重要性。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及其辐射地域(200 米内),学生、教师或校外入侵人员故意伤害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1]。大学生暴力行为是校园暴力行为的下位概念,是校园暴力行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学生、学校组织活动及上下学途中,蓄意用躯体、语言、非语言、关系、网络或武器等,对自身、同学或教职员工进行伤害,导致其权益被剥削、身体损伤、心理伤害、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破坏其家庭安宁与幸福,威胁学校教育秩序与安全氛围,影响社会治安的行为[2]。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安全稳定校园环境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预防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相互协作、共同努力。
1 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特点
大学生暴力行为是校园暴力中最普遍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类型多样,但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1)暴力行为具有突发性。多数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出现,并没有经过详细周密的计划,不具有提前预谋的特征。大学生正值青春期,在情绪管理和行为控制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情绪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到波动,出现过激行为。诸多暴力事件的发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可见大学生暴力行为的发生很难预测其时间和地点,具有突发性。
(2)暴力手段具有专业性。大学生群体专业知识贮备丰富,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身处于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为便捷,并能够自觉从中受到启发。如果这些优势不能加以规范,被施暴者利用,必然出现带有极强专业性的暴力行为出现,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这也是大学生暴力行为区别于其他暴力行为的重要特征。
(3)受害者与施暴者的关系具有亲密性。由于大学生缺乏生活阅历,生活空间、交往范围相对狭窄,其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往往与施暴者关系密切,大多为同学、舍友、师生关系等。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地域、经济、文化存在差异,学生必然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容易导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矛盾冲突,一旦不能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就可能被激化,从而引发校园暴力行为。
2 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
2.1 内隐因素
2.1.1 生物学因素
随着科学的进步,已经明确证实人类行为与自身生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生物学因素在影响行为方面起主要作用还是次要作用,他们之间联系的程度如何,在学界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龙勃罗梭、康罗·洛伦兹、劳伦斯·泰勒等人认为生物学因素是影响暴力行为的主要因素;而目前国内学界普遍以生物学因素是影响暴力行为的次要因素为主流,强调只有将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才具有暴力行为的研究价值。但有研究显示:暴力行为有重要的生物遗传学根源,近50%的暴力行为与基因有关[3]。而且母亲在孕期物质滥用、营养不良和应激,母亲患妊娠和分娩并发症、母亲抑郁等都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加儿童的暴力倾向[4]。
2.1.2 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现象很复杂,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5]。大学生暴力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就是指一些易于引发暴力行为的心理学特质在构建学生心理结构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对其行为产生影响,导致学生倾向于选择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满足内心需要。人格、认知、情绪三种心理现象作为核心要素构成了影响暴力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在人格方面,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在认知方面,学生过度以自我中心,对法治精神、社会规范缺乏基本认同;在情绪方面,学生对其波动缺乏基本的控制能力,都可能引起暴力行为的发生。以上三种心理现象相互联系、互为依托,不是以单一因素作用于学生。
2.2 外显因素
2.2.1 家庭环境因素
大量案例显示,学生的暴力行为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6]。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如在父母家庭暴力、离异、再婚,童年遭受虐待,幼年未和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苛刻教养,父母过度溺爱保护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容易引发暴力行为的出现。以上家庭往往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第一,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缺失。主要体现在父母作为教育者的角色缺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忽视了自身对其的教育作用,没有承担起家长相应的教育责任。第二,教育方式不当。有的父母选择粗暴的方式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长大后就极有可能选择暴力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2.2.2 学校环境因素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那么学校环境就是影响学生能否做好学社衔接的重要因素,所以学校能否全面充分发其挥育人功能对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多数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与学校育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预警机制不够完善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在发挥高校育人功能的过程中教育理念有所偏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科研轻教学,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对学生思想产生功利化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在选择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出现偏差[7]。其次,预警机制不够健全善,不能有效预防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因为大学生暴力行为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学校很难及时掌握所有学生的动态和可能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导致错过进行干预的最佳时机。
2.2.3 社会环境因素
人具有社会属性,由于当前多元社会思潮的相互融合与作用,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学生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对学生言行具有指导作用。社会环境因素中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媒体对学生言行影响较大。学界也积极探索媒体对暴力事件的传播报道与大学生暴力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暴力游戏、视频会产生化身认同,放大媒体对暴力行为的影响[8]。同时还要注意的是经济因素,成长在个人收入严重不平衡地区的学生更加倾向于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9],以及生活在治安不稳定社区的学生,也易让他们效仿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3 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策略
3.1 以家庭为重点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10],家庭教育在预防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方面至关重要。同时,家庭教育也是早期进行暴力行为干预最为有效的措施。在理论知识方面,家庭教育具有学科综合性、交叉型强的特点,其中应包含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法律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等。父母应该在以上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充分了解性格特征的情况下对子女进行教育,并不断归纳总结,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构建健康的心理结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育方式方面,应以创建民主型家庭教育为目标,家长对子女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独断专行。首先要认识到子女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明确其在家庭教育中占主体地位。良好亲子关系有利于形成信息对称的沟通渠道,这样有助于父母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状态,能够在早期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良好的沟通同样也有助于子女从内心接受父母的指导,从而使教育效果显著提高。其次父母应把子女作为成年人看待,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隐私,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学会接纳、包容、理解他人,从而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能够运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可见,科学规范的家庭教育是预防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重要途径。
3.2 以学校为主导
学校育人功能最具目的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不能替代的。在规范大学生行为方面,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除做好思政课堂的常规教学外,还要合理利用好“高校第二课堂”的德育功能,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将品德教育融入其中,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规范自身言行,提升教育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要在师生群体中教授心理学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不良心理结构以及负面情绪的形成机理,在发现自身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察觉,并主动寻求咨询帮助,学会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学校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并设有专用的心理咨询场所。在法治教育方面,学校应当以此作为重点加以关注。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在学生群体中普及法律知识、培育法治精神、树立法律权威,教会学生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深刻认识到个人言行是受法律强制约束的,不违背国家法律是个人言行的底线,如果突破底线,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做好法治教育对预防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具有双重效果,一方面学生通过学法可以有效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知法可以指导学生在遭受暴力行为侵害时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
3.3 以社区为载体
在国外以社区为载体指导学生行为,预防违法犯罪应用比较广泛,且取得了良好的指导效果,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在指导家长方面,社区应定期开展“家长培训”活动,使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会教育的技巧方法、掌握育人的专业知识,这是在家庭教育中把规范子女言行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在指导学生方面,社区要不断普及法律、心理、伦理等专业知识,重点要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引领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努力为青年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影响其行为规范。在指导活动方面,应依托社区主要开展以下活动:①开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活动,这有助于提高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效率,是父母能够及早发现子女问题并在最佳时机进行干预的基础工作;②开展促进学生人际交往的活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建立自尊自信,学会理解他人、了解自我,从而规范个人言行;③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奉献爱心和服务社会的精神,同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社会中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有益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4 搭建综合网络
综合性网络应由社区、学校、家庭、学生四个单元构成,需要各方协调合作、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首先,要在该网络中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传统的共享模式应与新型模式相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此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只有信息共享才能及时发现可能出现暴力行为的学生个体,为各方及时介入干预提供指导依据。如社区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可以邀请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学校需要掌握学生动态状况时,可以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获取更为全面资料;家长要了解子女状况时,可以通过与子女建立的信息对称的沟通渠道得到真实信息;学生自觉发现不良思想和行为时,可以及时向家长、学校、社区寻求帮助。可见,信息在网络内的及时传递,是发挥其预防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前提。其次,该预防网络中的各个单元要思路统一、目标一致地开展教育活动,把思想品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各自的理论实践活动中,鼓励引导教学科研人员对预防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进行研究,并为受侵害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以期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系统性教育,促进学生间相互理解、相互接纳,降低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风险。
4 结语
预防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是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因素是复杂的,既有内隐因素,也有外显因素,只有准确了解肇因,搭建综合性预防网络对其进行及时干预,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预防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从而构建安全稳定大学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