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法用笔”在国画中的表现探析
2020-12-08山西师范大学
□刘 冰 山西师范大学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艺术;战国汉代时期的帛画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隋代的《游春图》;唐代的仕女画《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等;宋代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婴戏图》等;明朝的花鸟画《杂花图》《墨葡萄图》等;清代的花鸟画《丛竹图》《荷花水鸟图》等;近代的人物画《开国大典》《西藏组画》等。
每个国家的绘画艺术都有其深入骨髓的艺术格律。西方美术有其影响广泛的“黄金分割比例”,而中国美术则有其贯穿古今的“谢赫六法”之论。“谢赫六法”源自南齐谢赫的《画品》之中,此论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各方艺术家及文人士子的极力讨论与推崇。具体而言,“谢赫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传移模写、经营位置、随类赋彩六种文艺品评标准。在这里,笔者将具体论述骨法用笔在国画中的表现。
所谓骨法用笔,即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行笔运笔要格外注意手腕的硬朗骨感及抑扬顿挫,由此来表现人体及事物的骨相,并通过其面貌来传达作品中人物及事物的身份气质与内在韵味。在中国传统国画艺术中,骨法用笔主要体现在其线条的处理和笔墨的运用中。
一、“骨法用笔”在国画中的线条表现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画是以线条构成为主要表现形式,而西方画是以团块结构为主要表现形式。”在中国画中,不管是人物画、花鸟画,还是山水画,都有其独特的创作方法、涂绘思路。像“中国十八描”就是属于中国画创作所独有的一些线条运用方式,大致包括柳叶描、战笔水纹描、竹叶描、蚯蚓描、高古游丝描、减笔描、琴弦描、枯柴描、铁线描、撅头丁描、混描、枣核描、行云流水描、曹衣描、蚂蝗描、橄榄描、折芦描和钉头鼠尾描,有的描法婀娜多姿、蜿蜒流转,有的描法则细劲有力、顿挫有致。结合“骨法用笔”而言,中国画之线条表现则最有切身体会了。
中国画不像西方画那般极力追求画面的块面立体效果,而是着重通过线条之千变万化的勾勒表现所描绘物体的内在气韵与风骨。例如,“十八描”之一“铁线描”的线条均匀且稍粗于“琴弦描”,多数情况下为直线,转折处方硬有力,经常用来表现挺劲之物象,如剑麻叶、金属制品、松针等,整体画面像是铁丝折弯的状态却又于刚硬中不失筋柔。通过这种线条的应用,画家往往可以更突出地表现出一个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君子的内在风骨,让欣赏者通过其形象的线条轮廓即可感受到艺术家所想传达的精神风貌与艺术情思。如若创作者想描绘柔弱之物或是闺中女子,一般会选用较为轻柔的行云流水描、柳叶描等线条描法,以便更贴切地表现艺术主体的内在气质与风貌。
二、“骨法用笔”在国画中的用墨表现
说到中国画,必然免不了谈及其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墨汁。一幅中国画作品,墨法不同,其所展现出的意象风骨也大异其趣。即使一位再涉之甚少的欣赏者,看到浓墨之作,也会想到画面人物之刚劲有力、宁折不屈之气骨;看到淡墨之作,会心领神会画家孤高淡漠、两袖清风之傲骨。作为中国画创作过程的灵魂之一,墨法的运用也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系统。例如,中国画在用墨过程中有干、湿、浓、淡、清之五种基本用法,每一种墨法的应用都能体现出各自不同的骨法风貌。中国画创作不求甚像但求骨质犹存,作为评价标准之一的“骨法用笔”,体现在墨法之中则有浓墨之孔武有力、淡墨之清静高远、干墨之沧桑坎坷、湿墨之润泽流畅及清墨之缥缈如烟的内在指向。例如,众所周知的关公形象,在国画创作中绝大多数作者会选择用浓墨去表现;描绘南方水乡风景时则选取淡墨、湿墨去渲染;描绘古稀之辈时多采用干墨去展现,这种种创作手法都极其贴切地向我们展示出“骨法用笔”在国画中的墨法表现。
综上所述,“骨法用笔”作为谢赫《画品》中所提到的六法之一,贯穿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每种创作手法与创作材料中,赋予我们中华民族之绘画艺术以独具魅力的风格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