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现状分析

2020-12-08

时代人物 2020年33期
关键词: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少数民族

褚 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 650000)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从诞生之日起,就发挥着引导舆论、弘扬正气、凝集民心的重要作用,在发展中更是被赋予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三重职能。作为26个民族的大家庭,云南较早就开办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西双版纳是云南省最早开办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的地州。云南虽然较早地进行了少数民族语言的播音,但是由于受到地域、环境、经济和特殊的历史原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发展相对滞后。如今,随着媒体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等各项方针政策的提出,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语言电视事业面临困境的同时也应抓住发展的机遇,继续在变革中去寻求良性发展。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语言电视事业发展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东边与老挝接壤,西边与缅甸相邻,具有边境线长、跨境民族众多、民族成分复杂等特点,居住有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瑶、彝、苗、白、景颇、佤、回、壮等13种世居民族。其中傣族、哈尼族与老挝、缅甸跨境而居,彝族、瑶族、苗族、壮族与老挝跨境而居,拉祜族、布朗族与缅甸跨境而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77%。其中傣族人口约占34%,哈尼族约占25%。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电视事业的发展为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作为沟通交流的桥梁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及边境地区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的功能。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语言电视事业已经历了33年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起步阶段(1987-1999年)

起步阶段的节目主要呈现为译播新闻的形态,译播内容为当地汉语新闻和节目内容。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电视台于1987年4月12日,用傣语、哈尼语两种民族语言正式试播民语新闻。主要以汉语的西双版纳新闻为稿源,进行译播。《傣语版西双版纳新闻》共4组,60分钟,每年共译播208组,3120分钟;《哈尼语版西双版纳新闻》共3组,45分钟,每年共译播156组,2340分钟。西双版纳电视台于1999年4月9日,正式成立了西双版纳民族语译制中心。民语译制中心,主要承担了电视台傣语、哈尼语新闻的翻译、编辑、播音及民族语文化栏目的采访、翻译、编辑、配音、主持等工作。这个时期的节目服务当地傣族及哈尼族群众,提供了符合自己语言习惯的新闻资讯。

改革发展阶段(2000年-)

此阶段的节目相较前一时期而言,丰富多彩,除了用傣语和哈尼语译播当地新闻之外,自2010年开始,还译播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同时还增加自制民生社会新闻栏目《新闻赶摆场》,分别用汉语和傣语播出。除此之外,西双版纳电视台民语中心自2000年起,先后开办了《傣乡综艺》《美丽的傣乡》《山寨欢歌》《农业科普》《西双版纳——勐巴拉娜西》《勐泐风》等民族文化节目,农业节目《农业科普天地》,2011 年,该节目共译制 158 期,由于受当地少数民族喜爱而被称为“银屏科技员”。几经改革,目前,民语节目有:新闻节目《西双版纳新闻》日播,每期15分钟,分别用汉语、傣语和哈尼语播出,内容为当地新闻;文艺节目有周播节目《纳婉溜》(傣语)每期45分钟,以傣族传统说唱艺术“赞哈”为节目内容。哈尼语文艺节目《咚吧嚓》每期15分钟,内容以播出各节日中哈尼歌舞表演及歌舞比赛为主;社教节目有2014年推出的周播节目《学傣语》,每期5分钟,用汉语和傣语播出,2017年推出的周播法制节目《西双版纳警方》,每期10分钟,用汉语、傣语、哈尼语播出。

2004 年 7 月 l 日,西双版纳州电视台针对受众需求,与时俱进开通了《西双版纳电视网》,电视台的所有节目包括傣语和哈尼语节目都实现了上网。2017年,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进一步发展,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开通微信公众号“西双版纳手机台”,同时,民语电视节目也可以在公众号中收看或收听。2018年,实现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电视、广播各频道、频率在H5页面上的实时直播。台网融合、广播电视新媒体融合为民语节目的传播增添了新的平台,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从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可以看出,民语电视节目经过起步和变革发展,节目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发展。民语节目内容贴近百姓生活,比较丰富,承载了该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容易让受众产生共鸣,满足了大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容易让受众产生心理及文化的认同感。在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传播,使少数民族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民族语言代表了民族文化生态的存在,而这种文化生态与当地族群的思想、情感深深契合。这种情感使人们倾向于接受用自己的语言演绎的节目,并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实现对地域文化的认同与流传。而少数民族文化以民语电视节目为依托得以呈现及广泛传播,这除了使当地少数民族获得心理和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对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在民语文艺节目中,注重对世居民族、跨境民族、独有民族的倾向性表现,会选择来自各个村寨的普通村民和在境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国外工作经历的少数民族同胞等进行故事化叙事,使当地少数民族及跨境民族在节目中产生共鸣,这种传播的策略在对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方面,沟通民心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的问题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民语节目体量较小。从节目类型上看,西双版纳民语电视节目共有5档。从节目内容类型上看,新闻资讯类节目2档,《西双版纳新闻》(日播)和《西双版纳警方》(周播);文艺类节目2档,《纳婉溜》(周播)、《咚吧嚓》(周播),社教类节目1档,《学傣语》(周播)。从数量上看,5档节目贯穿每周,从每个节目的时长来看,民语节目共占时仅为180分钟。除了《西双版纳新闻》每天首播、重播各一次外,其他节目均为周播。一方面,民语节目整体数量较少,类型较少;另一方面,节目的播出的时间较少。民语节目体量之小,难以较好地满足当地少数民的需求。

节目内容形式简单。从内容和形式来看,西双版纳民语电视节目不够丰富。新闻资讯节目《西双版纳新闻》和《西双版纳警方》往往是对新闻事实表面的报道,缺乏对新闻事件的跟踪调查、深层次的挖掘以及独特的报道视角;社教节目《学傣语》两个主持人用傣汉双语在演播室进行傣语日常用语教学,配合以简单动画呈现,节目缺乏灵活性、生动性。文艺节目为民族歌舞录像,或转播民族大型活动现场,或播放村寨歌舞活动和音乐电视,主持人多出现在节目的开场、中间和结尾,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总结,节目缺乏表现力,对民族文化展示的成分偏重。从叙事的角度看,往往采取“落后——进步”“贫穷——富裕”“被歧视——当家作主人”等的前后对比的方式进行叙事,少数民族在报道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更多的是处于被帮扶的弱势群体地位上。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内容更多的是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少数民族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更好的生活。目前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限制了少数民族利用大众媒体发出自己声音的话语权,进而会影响少数民族身份的构建。

节目制作不够精良。一方面,西双版纳民语电视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和出镜记者无论是在演播室播音、主持还是在进行外景主持,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欠缺,语言传达的指向性不够明晰,副语言的使用不够自如,新闻语言的客观、简明、准确等特点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同时缺乏电视语言的艺术性,不能完全做到以受众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民语节目的制作及包装都比较简略。演播室的灯光、背景、及播音员、主持人的化妆以及节目片花等方面,都显得比简单、粗糙。这大大影响了节目的审美愉悦及节目的传播效果。当地少数民族在收看民语节目的同时也收看其他节目,在现代性日益渗透的今天,少数民族需要面对“现代性”的入侵,尤其是在对比了其他优质节目的后,会影响本民族的形象塑造。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语言电视事业发展的对策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是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是少数民族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各民族相互了解、交流和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平台,对于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如何加大力度发展少数民族广播电视事业是我们思考探讨的问题。

增加对少数民族媒体工作的投入。增加投入除了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之外,还需要大力发展地区的社会经济,使经济建设与广播电视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13年3月28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其中,第十四条指出:省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广播电视媒体应当开设少数民族语言频率、频道或者栏目,并逐步增加播出语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支持边境地区的广播电视媒体开设少数民族语言频率、频道和栏目。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事业,提高民族地区电台、电视台开办、办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的能力,提高办好民语频率、频道和办好节目水平以及译制能力。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在贯彻执行政策的同时,应该突出自身优势旅游及民族特色,提升民语节目的质量和体量。

突出视听优势,充分进行媒介融合。现在已进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相互合作、相互发展的全方位媒介融合时代。这种融合也是全息化的融合,“以4k和5G互联网传输等核心技术为基干,以人工智能(AI)、虚拟/增强现实(VR/AR)、算法等衍生技术为枝叶,构架了‘全球+全息’的媒介环境。”目前,中央对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行了部署,这是新阶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意味着推进媒体融合工作重点从省以上媒体延伸到了基层媒体。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能够是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新闻等资源等到充分整合,保证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大的利用,同时,这也是充分吸引受众的有效形式,扩大媒体的传播力。电视在融合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其具有视结合的优势,加强运用视频和直播进行内容的生产,同时可以对UGC(用户生产内容)进行尝试与评估,吸引更多用户,提升用户的参与度,进而让媒体传播更具有影响力。

加快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当前科技高速发展,媒体变革的时代,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政治思想素质、基本文化素质和媒体业务知识,还应该具备新媒体、融媒体的节目制作思维及能力,能够适应当媒体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当今全球化经济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之下,还需要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的能力。云南各高校传媒专业应结合云南民族文广播电视人才实际情况,积极为民族节目培养合适的人才。同时,民语广播电视媒体机构也应积极创造人才培养的条件和机会,优化人才队伍。

借助自身优势,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东南亚诸多国家有经济、文化、血缘等各方面的紧密联系,这在地缘、文缘、人缘方面为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国际传播的有效性是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指标。“在国际传播中不仅充分对国家政治、经济竞争力的展示和呈现,对于国家观念、规范、价值观议题进行阐发、解释,同时还要对文化、传统、风景等美学议题进行包装和表达。”西双版纳民语节目作为少数民族大众媒体除了应该注重运用国家话语对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外,还应注重微观话语,多采用自下而上的叙事方式,而不总是用宏观的、全局的视角进行叙事。以少数民族民众为叙述主体,呈现多样的话语方式,以展现对西双版纳、对云南、对中国的全貌复写,以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构建良好的中国形象,起到与东南亚国家人民的沟通的桥梁作用。

目前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语电视节目仍在变革中发展,在新时代,新的媒体变革背景下寻求自身发展的出路。

注释

[1]和少英著.云南跨境民族文化初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2]杨佳,雷云镝.哈尼语新闻传播事业调查报告[J]红河学院学报,2015年10月第13卷第5期。

[3]白润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M]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4]赵长雁,李鹏,杨正顺.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第14卷第4期.

[5]杨佳,雷云镝.哈尼语新闻传播事业调查报告[J]红河学院学报,2015年10月第13卷第5期。

[6]西双版纳州文体广电局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计划,https://wtgdj.xsbn.gov.cn/304.news.detail.dhtml?news_id=44778

[7]吴丽.文化安全视域下的西双版纳民语电视文艺节目探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7(03)

[8]吴丽.文化安全视域下的西双版纳民语电视文艺节目探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7(03)

[9]参考西盟县委员活动小组 李秀萍:《发展民语宣传文化传播,提升普洱文化影响力——在市政协二届四次会议上的发言》http://www.pezx.gov.cn/show.asp?NewsID=2018。

[10]史安斌,张耀钟.“四全+4D”: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实践的创新进路[J]电视研究,2019(07)

猜你喜欢

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YUNNAN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