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引领下高职环艺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探索

2020-12-08冯宪伟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环艺工学工匠

□冯宪伟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吴小燕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高职深化工学结合

许多发达国家始终把发展职业教育及培训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注重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的“CBE”模式等,这些模式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能工巧匠,均体现出融合工匠精神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建议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习制度,逐渐发展为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这一改革意见,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余祖光提出了深化改革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议;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丁金昌教授在《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中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陈解放教授中提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市场化运作是当前学校成功实施工学结合的关键,已有很多教师提出了具有建设意义的意见[1]。

(二)推崇工匠精神

2016 年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企业员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都比较注重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等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研发最重要的灵魂——品质。企业的长远发展更需要工匠精神,任何企业只有具有工匠精神才能在竞争中获得长久的成功。企业应坚持工匠精神,依靠信仰与信念,将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后使其成为个人的、民族的、国家的骄傲。

二、工匠精神引领下高职环艺专业工学结合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不但专注于细节上的执着,而且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伟大作家格拉德威尔认为,多数人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不是他们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他们付出了连续不断的努力,不断锤炼自己是使技术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工匠精神体现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等方面,为了将成果的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直至100%,工匠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产品和服务。对于工作人员而言,其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谋生和挣钱的手段,更是自己喜爱的工作,自身研究工作的意愿远远超过工作本身带给自己的经济利益。作为从事该项研究的工匠,喜欢不断改善自己研发的产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享受着产品不断升级改造的美好体验。工匠精神与工学结合,能够积极推动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学院需要发挥地方优势,积极探寻“引企入校”“校企联合”“顶岗实习”等多途径的合作方式,共同开发课程及实训教材,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在工匠精神引领下更好地实施工学结合,为将来的建设者不断进步、改善工艺创造可能[2]。

(一)有助于培养契约精神与社会责任

开放、平等、守则、互助、包容是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契约精神”是团队工作的必要保证,也是工匠精神能够发展进步的关键要素。教师应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逐渐培养学生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做事细致、周全、完善的习惯和追求完美的性格,使其发自内心地爱惜自己的工作,对从事的事业能够全身心忘我地投入。

(二)便于构建务实、求新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需要制定严苛的培训条例,以保证培训标准得到全面执行;需要精益求精地改进培训计划,持续做有意义的加法,使培训质量得到根本性保障;倡导需求方、高校师生、企业专家等多方参与,做到培训内容社会性强;以雇主需求为导向,增强有效性;以行为能力为导向,增强实用性;倡议政府参与作为第三方进行职业考核,增强客观性。

(三)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与组织实践应用

高职院校应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与组织模式,以严谨的组织管理模式,保证职业教育的统一性和公平性,使校企合作在稳定的环境下持续推进;务实求新,以培养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努力的方向;针对每个员工制订具体的培养计划、途径和内容等,让学生作为将来的员工能够放心、安心地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让学生具有一生只从事一类研究、锲而不舍地从事同类产品研究的心愿[3]。

(四)完善行为能力结构下的培训体系

高职院校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独立工作的意识,通过任务驱动,融知识、方法于其中;在行动导向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打造情境育人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为学员打好坚实的基础,提供学徒发展适应能力;注重将来的发展方向,解决企业关键岗位能力;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从生手到熟手再到能手;保证学生动手实践途径,使其在生产活动中获取本领;培训标准随技术的进步而持续不断地修订,践行学生培养质量导向下专业的管理和运行。

三、工匠精神引领下高职环艺专业工学结合的实施探索

根据周边地区高职院校目前对设计类专业工学结合的实施情况,以及不同地区行业发展现状对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不同,结合工匠精神趋势下的课程改革成效,以及不同院校设计类专业的发展现状,笔者总结出符合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工匠精神指导下工学结合课程设置的方案。通过走访专家,修订课程标准、课程定位、课程内容等,以及与我院方案具体内容进行对比,笔者找出了自身差距和不足,发现了问题所在。在工匠精神指导下,院校应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找到更适合高职学生训练的方法。

(一)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育理论展开研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应将学生实习实训与参加工作相结合,这样在培养学生能力时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工学结合融入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高职院校应发挥地方优势,积极探寻“引企入校”“校企联合”“顶岗实习”等多途径的合作方式,同时为师生实践提供基地,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讲义,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与组织实践应用,构建工匠精神引领下的环艺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与组织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独立工作的意识,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三)聘请具备“工匠精神”的行业专家予以指导

聘请行业专家、高级工程师等主持负责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些专家、人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更容易将技巧传授给学生;行业专家本身具有较高素质和“工匠精神”,更容易影响学生。

(四)培养契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

“契约精神”是团队工作的必要保证,是工匠精神的关键要素。体验式成长,能培养学生极强的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应践行工匠精神融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尝试建设真实情景下工学结合同步教学课堂,探索建设相对机动灵活的课程教学模式。工匠精神教育与环艺专业技术教育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成为能工巧匠的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为将来不断雕琢产品、改善工艺创造可能。

结 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环艺专业推行“项目引领,产学研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更容易融入“工匠精神”,进而实现有效的“校企合作”。同时,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应在“工匠精神”指导下实施工学结合,共建校企实训基地,聘请“工匠精神”的行业专家予以指导,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与组织实践应用,构建环艺设计专业真正可实施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环艺工学工匠
盐工学人
——宋辉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环艺设计中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研究
工匠神形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江芳环艺设计作品
郑燕宁环艺设计作品
环艺与动画专业交叉性教学模式研究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