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视域下高职音乐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五年一贯制音乐专业钢琴课为例
2020-12-08何书艺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何书艺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促进教育领域全方面运用现代信息科技进行教育改革,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自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后,微课资源引起了高校音乐教师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高校音乐教学中一种主流课程资源。
一、教学现状
(1)以我校为例,五年一贯制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三门基础课是钢琴、声乐、舞蹈。这些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大多是零基础,少部分具有初级弹奏水平,个别能弹奏中高级曲目(仅以业余考级水平划分)。他们在学习新技能时进步缓慢,存在理解能力、乐感、节奏感等水平不一的情况,需要教师反复讲解、示范甚至加上生动的肢体语言,学生边模仿教师边指导,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
(2)钢琴这门技能实践课,不同于理论课,在启蒙阶段教师的示范尤为重要,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底子较差,同样的内容在短时间内需教师多次重复,简单机械化的示范不但容易使教师产生教学倦怠且学生学习的效率会降低。再者区别于其他学科,在掌握课堂知识后想要熟练运用还需在课后进行大量练习,但学生容易产生某个节点不会弹奏等迷惑,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他们进行错误的练习,使得教师在下一堂课中疲于纠错而影响新课教学。长时间不断纠错的过程,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会使其产生厌学情绪,这种情况在钢琴教学中尤为明显。
二、微课构建
(一)设计思路
微课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教学,其定位为点状化、碎片化、短小精悍,不是替代而是作为传统课堂模式的补充与辅助。例如,教材《钢琴基础教程1》,与之匹配的微课内容有断奏、连奏、跳奏练习,以及常见作曲家的音乐小故事等,教师可将某一知识点在5~10 分钟内进行全面、详细的讲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拍摄示范动作时,要多角度选取最佳的观察视角,如手上方俯视视角方便学生看清手型以及运动轨迹;手侧方视角方便学生看清手指的支撑,便于领会动作要领。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走“弯路”,又可以减少教师纠错时间,实现微课提升传统教学的效果。
(二)资源库建设
建设资源库的目的是方便教师以及学生从中提取所需资料,节省学习时间成本。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建设合理的资源分类。五年一贯制的学生钢琴水平几乎是零,初学者课后自习时常常会迷惑,不清楚手型怎样摆、断奏怎样弹等问题,以下几种分类可以让学生快速找到所需内容。
1.以弹奏水平的阶段分类
钢琴可添加标签,如演奏零基础——基本手型、断奏、连奏、跳奏等。即兴伴奏零基础——和弦选择、织体与音型设计、键盘和声练习等。
2.以作曲家分类
例如,学生弹贝多芬的小奏鸣曲想要了解该作曲家可搜索关键词“贝多芬”即可知道该作曲家的生平、作品风格等,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能更好地在弹奏中诠释作品。
3.以音乐风格分类
例如,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派的弹奏风格及技巧等,学生通过搜索以上关键词即可查询相关内容。
4.以钢琴作品分类
以课程教材为准收录示范弹奏,如《钢琴基础教程》里“古老的法兰西歌曲”“风笛舞曲”等。学生可根据作品名称进行搜索,对课堂上该乐曲的重点难点有更直观的理解,初学阶段能更好模仿弹奏,启蒙阶段就可减少教师重复教学。
这样的资源库相当于“点”对“点”,针对性强,需要什么就 “取”什么,可任意组合,依需提取,更切合学生的需求。
三、整体教学
钢琴教学采用“面对面+在线教学”的模式,与传统教学设计的循循善诱不同,微课需要压缩程序,但总体效果不变。学生在借助微课学习的过程中,能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在运用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巧提升,促进课后练习作业有效完成。还能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在线分享,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也能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继而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升高职钢琴音乐教学质量并促其向更高水平发展。
在教学经验积累过程中,摒弃信息化教育对教学本质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整合,才能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让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