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
2020-12-08林麟
林 麟
(三亚哈尔滨医科大学鸿森医院,海南 三亚 572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至我院所收治的心脏介入手法患者,共100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的平均分成各50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统计两组人员的性别、病程、年龄等资料,发现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的护理方法主要为加强护理,即常规护理法,分别在患者开展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进行干预。
观察组:主要采用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安全护理干预。即对照组所有的干预法同样适用于观察组,但还要在此基础上融入安全护理干预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在开展手术前,先拟定有关紧急预案。所有参与手术的工作人员,十分钟内需到手术室做好准备工作,如查看各签字单、准备好各项仪器和药品,如临时起搏器、多巴胺等。在手术前仔细核对手术名称以及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每一个患者评估其在手术中导管的承受力,选择最合适的类型,并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对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熟练掌握。②做好手术各项操作(无菌)以及护理的配合。对所有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工作,看是否符合无菌操作,如有不符合规定的需要立刻纠正。全种对手术情况进行观察,配合完成手术。③术后康复和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做好常规心电监护,检查切口处,记录患者的资料等信息。针对不同的患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维护好护患关系。根据病情制定不同护理计划,发挥患者自我护理主动性,保持饮食清淡及良好的睡眠习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院内自制的调查表,百分制,>90分代表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60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通过干预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等分别为2%(1例)、4%(2例)、0%(0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等分别为6%(3例)、8%(4例)、12%(6例),两组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风险事件更低,且护患纠纷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8%、8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差异是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心脏介入手术是当前心脏疾病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情况、不同病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能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介入手术中,医生可观察患者血管流的情况,运用导管完成整个手术操作。当前,心脏介入手术包括了支架植入、安置人工起搏器等,不同的病因治疗方式也不同。安全管理护方式是围手术期根据具体情况而优化的一种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度过高危的围手术期。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等分别为2%(1例)、4%(2例)、0%(0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等分别为6%(3例)、8%(4例)、12%(6例),两组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风险事件更低,且护患纠纷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8%、85%,两组相比较P<0.05,可见差异是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了安全护理干预可让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同时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以及护患纠纷,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
可见,对于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在护理时运用安全护理融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可以明显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将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降到最低,并在住院期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是可推荐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