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好干部必须坚持五项“修炼”

2020-12-08文_晓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干部

文_晓 山

围绕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好干部标准”。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时刻对标对表,持续进行五项“修炼”,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一、筑牢信念坚定根基,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追根溯源都是精神迷茫、信仰缺失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思想防线失守、价值观念错位、精神家园荒芜,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背离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理想信念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终生努力,在长久的实践中锤炼和养成,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

革命理想高于天。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共产主义信念。革命战争年代,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实现革命理想,英勇奋斗、无畏无惧、前仆后继,用鲜血染红了党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铮铮誓言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进入新时代,伟大复兴的进程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长期存在且形势复杂严峻,要战胜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必须时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铭记于心、见诸行动。

学好马克思主义这个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中坚定理想信念。要养成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习惯,用心读懂、反复琢磨、常学常新,特别是要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家园。要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道理上弄懂、思想上弄通、理论上弄清,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着力提高政治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持之以恒地改造主观世界,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

永葆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坚定理想信念,根本的就是要保持对党绝对忠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如果没有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摇摆不定、败下阵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推进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要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追求,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把政治上的“两面人”识别出来、清理出去。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定,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员干部思想步调一致,齐心协力谋复兴。

把理想信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看他的实际行动。要自觉把理想信念转化为行动力量,体现到做好本职工作中,带头践行、率先垂范,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各项工作,在不断的实践和历练之中,保持初心使命,磨砺出坚毅、沉稳的品格,做到以理想信念立身,以实干精神力行。

二、恪守为民服务宗旨,自觉树立正确的人民观、政绩观

密切联系群众,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把“为人民服务”庄严地写进党章,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贯穿在近百年的党史之中,1939年2月,毛泽东在致张闻天的信中,首次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产阶级的道德观;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完整地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命题;1944年9月,毛泽东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党的七大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党章,后来党章几经修改,“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其不变的宗旨,成为我们党始终高扬的一面旗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宪法总纲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至此,为人民服务从对全党的基本要求被进一步推广为全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价值追求。

立党为公,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党和人民让我们走到领导岗位上,是一种信任、一种重托,必须始终把“公”字摆在首位、挺在前面,把权力行使的过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过程,祛除私心杂念,正确处理好公务和私事、公利与私利的关系,为公与私划上“楚河汉界”,自觉做到不假借公家之名办理私事,不利用公共资源为私事提供便利,坚持严以用权、为民用权,让权力回归公器本质,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何而来、为什么可以得到广大人民的坚定拥护,为什么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无往而不胜。靠的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的底色经久不衰,为民的情怀历久弥新,“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体现在国家进步的每一个足迹里。人民是国家的坚实根基,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工作就无从谈起。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心中装着老百姓,对群众利益想得多、看得重,对个人名利想得透、看得淡,把群众呼声、群众需求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千方百计为民服务解难题、尽心尽力为民办实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秉持勤政务实作风,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

勤政务实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干部作风上的真实体现。世界上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编出来的辉煌,更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如果工作不能落实,事业发展不好,民生得不到改善,话说得再漂亮,也只是徒有“唱功”。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处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广大干部必须对标看齐,不断修炼勤政务实的干事之风,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以实干促发展,以实绩论英雄,促进雄伟蓝图早日实现。

勤不道苦,当干部就要担责任。“勤政”,既表明了为政者的担当和责任,也是人民对为政者的一种要求和期望。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做官一日不勤奋,就会受蒙蔽,就会误事、坏事。一勤天下无难事。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要坚持以勤为先,集全部心思于工作,倾一切才智于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坚决克服“平平安安占位置,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的慵懒散习气,真正做到工作1分钟,战斗60秒。

空谈误国,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要坚持政贵有恒,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要深入调查研究,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这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但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满足于拍脑袋决策,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办法办事,不是落后于实际就是超前太多,工作效果总不理想。实践反复证明,坚持求真务实,就能兴党兴国;违背求真务实,就会误党误国。要摸清实情,把每一项工作的渊源由来、发展方向、问题症结等思考深、研究透,了解实际、掌握实情,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紧贴客观实际。要真抓实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事业观,办实事不图虚名,求实效不做虚功,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让求真务实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

去伪存真,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勤政务实,既要勤奋又要务实,而不能忙着搞形象工程造政绩,用形式主义应对官僚主义,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劳而无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时下有些干部,不是真勤真实,是在假装勤奋务实。理论学习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入脑不入心;调查研究时“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查找问题大而化之、隔靴搔痒、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整改落实虎头蛇尾、议而不决,甚至是纸上整改、数字整改、虚假整改。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群众非常反感。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既要带头转变作风,更要带头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进行坚决斗争,铲除衍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土壤。

四、弘扬敢于担当精神,努力创造出新业绩、新成果

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党员干部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搞改革、谋发展,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只要各级领导干部心系使命、扛起责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只要是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积极寻找克服困难的具体对策,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

提升想担当的政治自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困难面前,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共产党的干部更是要有勇于担当、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平常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为官避事平生耻,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担当是作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担当就是不忠诚,就没有政德,就不配当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天经地义,否则就是虚食重禄、尸位素餐,就是最大的失职。当下,我们已经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坡更陡的时候,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应该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唯有以更加强烈的担当精神,勇于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拔城池。有些问题并非无解,关键在于有没有担当。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为己当官,心系使命、扛起责任,看准了的事情,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拿出政治勇气来,敢于担当,坚定不移干。

锻造能担当的素质本领。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真担当要有真本事,没有本事的担当说到底就是花架子。要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挑最重的担子、善接最烫的山芋,自觉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提升处理复杂危机问题的能力。要增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自觉补齐本领上的短板、能力上的不足,全面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要增强能力不足的危机感,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增强八种本领,使自己的能力素质跟上时代节拍、与岗位职责相匹配。

营造乐担当的良好氛围。探索就有可能失误,做事就有可能出错,洗碗越多摔碗的概率就会越大。容错纠错的目的是激励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改革创新、担当实干,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让担当者不担心。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宽容在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做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血流汗者流芳,让敢担当的党员干部释放干事的蓬勃朝气,让负责任的党员干部大步前行。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选拔任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干部只要负责干事,其他的都交给组织,真正发现敢于担当的干部并使用起来。

五、守住清正廉洁底线,清白为官、干净做事、老实做人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中央要求领导干部“清正廉洁作表率”,就是要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清廉是福,贪欲是祸。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正廉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价值取向和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我们党近百年砥砺奋进的进程中,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一代代共产党人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使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了崇高形象,赢得了人民的信赖、爱戴和拥护。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表明,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既是我们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制胜法宝,也是共产党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实践中不可动摇的基本遵循。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诱惑也好,围猎也罢,总归都是外因;洁身自好、严于律己,才是内因,是关键。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廉洁自律这根弦永远不能松,否则就会“一次做让步,次次守不住”。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所有出问题的干部都是自己打倒自己的。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友,把行使职权作为为人民谋利的出发点和归宿,习惯“日三省吾身”,经常扪心自问,自检自省、自我约束,择善交友,保持清醒头脑,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防护网,练就共产党人金刚不坏之身,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身正方能带人,廉洁方能聚人。如果说我们党是一个整体,党员干部就是党的细胞,人民群众总是从党员干部身上看党的形象。党员干部纪律严明、清正廉洁、作风优良,党的组织就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带头弘扬清正之风,带头守护廉洁之宝,影响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要认真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自觉接受班子成员的监督,自觉接受同事的监督,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摒弃侥幸心理。要监督好、管理好自己的家人,树立良好的家风,使家风更加清正、和顺。

保持敬畏之心,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人民。心有所戒,方能行有所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邓小平曾指出,共产党员“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这个“怕”,就是敬畏。要敬畏权力、慎用权力,注重小节、防微杜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经常用反面典型警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过好自律关,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要敬畏法纪,抵挡住诱惑,不为钱财所迷惑,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时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扫去灰尘,保持初心,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敬畏人民,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民办事,不能用来为己谋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干部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党员干部新书架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