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分析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7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体系管理

(中国共产党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党校,天津 300450)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力量,它涉及范围广,能够充分影响、引导中国其他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坚实的基础。

对于一个超大型的国有企业来说,其跨区域范围广,分属单位涉及全球各地,同时资金、人员流动量大,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在21 世纪,新型发展思路的提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尊重环境的理念让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加繁琐和沉重。HSE(health,safety,environment)理念的提出和引进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来说,能够更好的贴合21 世纪企业发展的思想。除此之外,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仅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普及党的最新指示、传播党的先进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引导HSE 管理体系在国有企业中的发展,切实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结合,是保障21 世纪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HSE 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制度差异影响HSE 发展

我国政企分开,政府未直接参与到企业制度的责任层面,政府给企业自主权的同时,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基本没有任何控制,将决策权交与企业本身,这使得些企业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没有法律和行政的约束力,通常容易造成员工权利义务的失衡和企业权利缺乏规范。短时间内要求我们马上更新观念,改变思维方式与管理方法是不现实的。

(二)体系建设形式化,监督管理薄弱,责任划分模糊

虽然我国很多国有企业按照HSE 管理体系要求制定了相关标准,但在编制HSE 体系文件时,由于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水平不一、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更好地联系实际,再加上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也经常忽视文件和标准要求,致使编制的文件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甚至有的企业高举HSE 大旗,却仍然在沿用传统的“经验型”管理理念,仍按照以往的经验和习惯进行管理、操作,这些使得HSE 管理沦为形式化、表面化。

任何体系运行过程中和结束后都要进行反馈,这有利于体系的持续改进。监督管理是保障企业HSE 工作落实到位的有效手段,监管工作能够反馈HSE管理系统执行的进度及情况,衡量HSE 管理系统运行是否有效,检验相关文件标准是否符合实际,员工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是否全面、在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以及失误是否被纠正。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监管模式大多以单一的现场检查和事后处罚为主,这种模式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难以发现风险的根源,还容易造成员工的应付和抵触心理,恶化生产人员与监管人员之间的关系,给HSE 管理体系运行带来困难。

划分职责是HSE 管理的基础工作,有些企业对HSE 管理职责的分解不够清晰,对各个岗位职责的描述大体相同,不够清晰、细化,并没有为各工作定制一些实际的内容,部分员工由于对自身职责理解得不够全面而不能主动开展HSE 相关工作。

(三)领导意识的束缚,员工健康安全意识薄弱,企业HSE 培训工作不到位

HSE 工作开展得好坏与否,领导是关键,如果高层领导缺乏HSE 意识,要在全公司开展HSE 工作,无疑是一句空话。因此,领导的支持与承诺,对我国工业HSE 工作的推行与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员工健康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现场工作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及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但是部分企业却未把 “安全第一”放在HSE 管理的首要位置。

关于HSE 培训,国有企业往往通过文件、标语、条幅等固定形式把HSE贯彻到实际应用中,不太重视对员工主动意识的培养,并且采取制度性强制措施使员工达到HSE 制度标准,缺乏对HSE 思想的灵活灌输,员工的重视程度较低,主动意识薄弱,日常工作是以完成硬性规定目标为目的。据统计分析,绝大多数事故源于员工的违规操作,而且重大事故反复多次发生,这说明员工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并没有吸取前车之鉴,而是习惯性和经常性地违规操作,这也说明员工并没有将“安全”牢记于心。当生产目标与HSE 管理目标互相矛盾时,员工往往会优先选择前者,弃HSE 管理目标于不顾。此外,很多企业只重视一线员工的培训的阶段,忽略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四)HSE 信息管理系统发展水平较低

我国有些企业HSE 信息系统建立时间短,甚至没有HSE 信息系统;有些企业对HSE 信息系统维护的认知不足,所以对其系统本身的研究及学习较为有限,使得HSE 信息维护变成了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HSE 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为一体的技术,必须有专业的人员从事,才能使HSE 信息体系的运行和维护执行下去,现代企业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即使有也不是专人专职。这种边缘化的对待方式是与时代发展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不相符的。

二、对策分析

首先,企业主体本身应肃清动机,为需而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企业发展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是党建工作的精华所在;其次,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给予企业自主发展权利的同时,也要采取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企业管理,这是指导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所在;最后,需要民众和劳动者的监督,这是完善党建工作的基础。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很容易造成体系的引入未顺应本土化需求的现象。体系引入后不可以直接使用,不能照抄照搬,所以,要注意对国外体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结论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切实有效地响应党和国家对企业发展的要求,承担起一个国有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而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指路明灯,它不仅指引着国外先进指导思想的本土化过程,也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监督作用。因此,切实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是促进企业蓬勃发展的强有力措施。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体系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做人要实”之我见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