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化对于00 后大学生思想特征与行为规律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2020-12-08陈军
陈军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一、新媒体分类及文化特征
(一)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是区别于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通信、广播等,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卫星、无线局域网、互联网等渠道导向手机、电脑、网络电视等终端,为使用者提供全天候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全新媒体。从以上定义可以知道,新媒体这一概念主要包含技术、渠道、终端、服务这四个层面,具有大容量数据存储、交互性、实时性的特征。
(二)新媒体文化特征
多元化。在新媒体文化语境中,充分允许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平等化交流,因此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文化内容多元,二是文化主体多元,个体成为互联网的节点,承载着新媒体文化的信息与意义,不受阶层、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社会因素影响,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传播的源头与终点,都拥有创造内容、广泛传播信息的机会,成为新媒体时代特有特征。
交互性强。新媒体交互性同样体现在两个维度,其一是个体间互动性增强,以数字技术为源头的新媒体文化中,强调个体间沟通、交流的即时性与双向性;其二是个体与信息主体之间的交互,新媒体时代打破了单向的“传播——接受”的单一关系,个体既是信息的传播与接受者,在获取复杂、海量的知识碎片改变自身认知内容的同时,也随时可能成为信息的再生产者,反作用于新媒体文化的内容输出与发展。
个性标签化。在社交网络中,个体的现实形象被主观消解,利用话语特点、图像内容等重构个体形象,突出个性。00 后热衷于二次元文化、汉服文化等,无一例外地表达了面向亚文化寻找个性,通过群体属性展现个人特性等特点。
二、00 后大学生思想特征研究
(一)思想更加早熟,缺乏自律精神。
在开放式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时代,网络媒体形式更加丰富,但在这一时期,个体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都没有形成系统稳定的认识,接受不同信息会将其导向不同的方向。容易演变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无理由反对权威,偏离主流思想,形成无个人追求与价值的社会人格。
(二)价值观念多元,缺乏是非判断能力
对待社会事物,00 后大学生价值观念更多元,个体交汇的网络平台,展现出强烈的娱乐性与生活性,在商业资本的介入下,新媒体文化中也有许多不好的审美文化,当前网络文化中充满着消费主义,影响了许多刚刚迈入大学的00 后学生价值观形成,容易将其导向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同时在互联网络舆论中,因为自身生活经验与阅历的不足,00 后大学生仅仅依靠碎片式信息作为判断依据,更容易被引导,难以对一些主观言论、片面信息有着理性的认识,逐渐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思想活跃,富有创新性,但缺乏责任感与集体意识
密度小且内涵简单的信息增加了网络文化迅速传播的可能性,因为义务教育时接受过多传授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许多学生对于思想教育产生了不好的情绪,鲜少有人主动了解社会事务等,缺乏作为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同时大部分学生对于集体事务较为淡薄,对于班级事件、院级活动带有强烈的个人功利性,没有认识到个人发展与集体建设之间的联系。
三、应对00 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一)建构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面向草根化和泛娱乐化发展,当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方式有两种,即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与以校园文化类活动为载体的主题活动。如何改变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把握00 后大学生思想特点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征,丰富课堂理论学习趣味性与故事性,以趣味、碎片化特点呈现国家发展历程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利用新媒体交互技术,增强师生信息互动,及时提出课堂反馈;减少文字类课堂作业,利用新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如拍摄有关课题的vlog 并评选、根据理论内容编撰理论故事等,从浅入深,启发个体自发学习的兴趣。
(二)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
高校辅导员从理论到实践,让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的理论问题带入社会实践中。学校可利用自身优势,搭建校社深度合作平台,链接企业、社区、公益组织为00后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岗位和场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社会进行劳动实践,在实践中寻找答案,丰富个人社会经验与社会认识,积极设定社会实践目标,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实践展示,如图文形式、问题形式、视频形式等等;在实践中,鼓励企业、社区、公益组织带领学生深入基层,真实参与工作与劳动,充分了解基层生活、社会真实面貌。
(三)把握新媒体阵地,坚持“三全育人”
在新媒体文化视域下,高校要做到“三全育人”,必须牢牢把握新媒体阵地,实现课堂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行新媒体阵地建设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程,形成课内外协同效应;同时教职工更应以身作则,营造良好温馨、明德知礼、学风良好、学术严谨的校园氛围,高校科研、教学、管理、服务各司其职,将育人融入高校各个环节中,促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最后教育者应革新教育理念,结合0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多以思想引导,承认其价值与个性,利用社交平台与学生多沟通,积极获取学生思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