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经济新闻如何做透“问题报道”
——以温州日报《一家小微企业的“1000万之困”》系列报道为例

2020-12-08夏晶莹

传媒评论 2020年10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剖析温州

文_夏晶莹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命题。新时代里,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面对新出现的问题、矛盾,媒体应当如何精准把脉问题、理性看待问题?又该如何发挥自身的力量助力问题破解、助力企业成长、助力一地发展?

直面问题、迎着问题上。温州日报《一家小微企业的“1000万之困”》系列报道是问题思维主导下的一次报道创新和实践,该组报道直面小微企业发展痛点,由问题切入、以问题引领,整个系列报道的过程架构出“发现问题—剖析问题—破解问题”的闭环,从企业遭遇发展困境到政府部门出台政策举措,再到社会各界共议热议,成为“两个毫不动摇”大政方针背景下,温州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生动实践。这组报道获得了2019年度浙江新闻奖连续、组合报道的一等奖。

为什么要突出问题意识?

新常态下,经济类报道为何要坚持突出问题意识、以问题切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鉴于当下舆论环境和宣传环境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我们身处“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信息来源多元化、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化,媒体报道如一味只会“点赞”不敢“拍砖”,会削弱报纸的公信力及影响力。倘若在新闻报道中主动引入“问题意识”,真实反映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就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具贴近性、感染力和可看性;从传播效果来看,也更有利于推动政府工作的改进,释放社会正能量,让普通老百姓从中受益。

其次,从温州的地域特色来看。温州是中国的民营经济之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先行先试的姿态树立起民营经济的标杆,但不可否认的是,做法和经验的先发也意味着风险和问题的先发。经济新常态下,温州民营经济在探路中遇到了不少新困难、遭遇了不少新瓶颈。作为地方党报,温州日报有能力也有必要发挥好媒体的社会担当,做到精准发现问题、客观理性地剖析问题,并发挥媒体之长推动这些问题的化解。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近年来,不仅仅是本地媒体,包括全国各地的媒体对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都给予了莫大的关注,在新的历史节点上,需要新闻报道客观清醒地发声、理智理性地思考,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温州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

如何用问题意识引领报道?

《一家小微企业的“1000万之困”》系列报道线索来自记者跑部门的一次偶然收获。去年5月,记者在走访温州市经信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处时,碰到了温州捷点科技有限公司老总谷雨,原来这位老总不请自来是到部门吐苦水的:企业产值一直上不去,怎么办?

产值上不去是一家企业的独家困境还是众多企业的共性难题?温州的民营企业还遇到了哪些发展瓶颈?在温州创建全国首个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先行区的大背景下,我们决定围绕民营企业做个调查。不预设主题,记者通过大量走访企业、行业协会与相关部门,在积累大量素材的基础上,一个民营企业“长不大”的问题渐渐清晰,从小处看这个问题阻碍了企业的成长,从大处着眼,这个问题正影响着温州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

经过充分探讨,我们瞄准了“长不大”这一民营企业的共性烦恼,决定采取问题导向的报道思路,并确定报道的主题——一家小微企业的“1000万之困”。

在报道的策划采访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发现问题—剖析问题—破解问题”的逻辑顺序,环环相扣有序推进。

发现问题求精准。我们通过多次走访捷点科技,掌握了捷点科技从创办到发展的大量信息,从而在开篇报道中,深入剖析了捷点科技这只“麻雀”,并通过自我剖析、专家“会诊”,直指捷点长不大的原因在于:温州市场饱和度高、人力成本高、人才流动性大。

剖析问题求全面。我们采访了多家小微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指出温州不少民营企业同样遭遇“长不大”的尴尬现实,并找到其中的原因包括拿不到地、扩不了厂房、贷不到款、缺乏核心技术、没有拳头产品、留不住人才、产业依旧低小散等。

破解问题求实效。联动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各界共同为破解“1000万之困”指路建言,这其中包括组建专家团队、对接金融扶持、联系用地资源、梳理重点项目、搭建服务平台等,最终还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内创业 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政策支持上助力温州小微企业“二次创业”。

突出问题意识带来了怎样的报道效果?

回顾整组报道,我们认为,始终紧紧围绕问题意识,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成为我们发起大讨论、开展大征集的基础。同时,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探讨和努力破解,我们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出台,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有力回应了社会关切,体现了媒体的社会担当。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报道效果。

一是吸引受众,既扩大了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铺垫和夯实了大讨论大征集活动的基础。实践证明,抛出问题的新闻报道更能吸引读者,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苦恼的公司老总敲开了市经信局的门——一家小微企业的“1000万之困”》在见报当天就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在这个中国民营经济之都,老百姓一直以民营经济为荣,也向来对其特别关注。一些读者致电报社,直陈自己创业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困惑;一些读者则分享自己创业的经验、体会。同时,通过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快速、广泛的传播,这一稿件还被全国媒体转载。

二是媒体深度介入,开展一系列新闻行动,直接推动问题破解。从一开始选择以问题引领报道,我们的目的就很明确,发挥媒体力量努力推动问题的破解。因此,在后续的系列策划中我们始终紧紧扣牢这一目标。从邀请专家学者把脉会诊,到模范企业现身说法;从中小企业互学互比,到走进长三角采“他山之石”、联动相关部门企业座谈共商等,都是在探讨温州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境,在探寻温州民营经济的出路。虽然每一家被采访的企业不一定能够通过这组报道立即解决困难,但在这一组报道的推进中触及到“企业长不大”这一问题的根本,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给出了政策的扶持,可以说这组报道体现了媒体的“问题意识”“建设心态”和“专业精神”。

三是营造良好声势,服务中心工作和大局,体现媒体担当。基于这组报道的传播力,温州日报与市经信局联合发起“我为温州民企加油”征集活动,不少民营企业主纷纷通过网络留言、打进电话、发送邮件等方式,参与讨论,发表看法,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加油鼓劲。这些不仅让这组报道变得厚实,也拓展了这组报道的意义——当下的温州正努力创建全国首个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先行区”,这一系列报网互动的活动,给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剖析温州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二 不平凡:从代表到委员都是“代言人”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一 不寻常:从时间到空间都创“新时代”
集合中的错解剖析
创作剖析
手工艺·温州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