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南岸街道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2020-12-08
(河南岸街道文化站,广东 惠州 516029)
一、河南岸街道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河南岸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大力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效能与水平,在全街道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河南岸街道位于惠州市惠城区南郊城乡结合部,下辖8 个社区、6 个村,常住人口约27 万人。辖区建有奥林匹克体育馆、游泳馆、河南岸公园广场、金山湖公园广场、方直广场等大型文体场馆,建筑面积达5 万平方米以上,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休闲活动阵地。河南岸街道文化站属省特级站,建筑面积约1500 平方米,配套10 个功能室,设施齐全,全面实行对外免费开放。全年开展阅读、展览、科普、辅导培训、知识讲座、文化交流、展演、比赛等常设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达15 个以上,举办综合性大型文体活动8 场(次)以上,公益讲座10 场(次)以上。街道下辖14 个村(社区)全面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套文化活动室、农家(社区)书屋等功能场所,目前仍存在部分老旧社区综合性文化中心场所面积不足、设施配套相对落后、经费缺乏、文化服务效能较低等情况。
(一)公共文化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文化站专职人员共7 人,村(社区)协管员14 人(各村、居配备一名),文化志愿者100 名,辖区群众文艺社团20 个,先后分别组建了美术、书画、摄影协会、曲艺社、器乐协会、秧歌腰鼓协会、健美操协会、李家拳协会、木兰拳(扇)协会、太极拳协会、柔力球协会、广场舞协会等团队,目前总人数约2000 人。
(二)文艺创作情况
近年来,辖区文化氛围浓厚,群众参与率不断提高。文化站组织、指导辖区各文体团体,全年创编并展演作品约10 件以上。其中原创作品《惠州李家拳》参加了全国首届青少年国防体育大会开幕式展演、广东省第四节体育大会开幕式展演、广东省传统武术名拳交流展演、“香港文化节—客家功夫文化研究会”展演。
(三)文化市场管理现状
街道成立“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度、巡查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和应急预案,做到机制健全,任务明确、落实有方。定期召开“扫黄打非”联席会议,研究重点工作,加强组织、联合执法,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日常巡查及群众举报及时掌握文化市场动态,定期开展“清源”、“固边”、“净网”、“护苗”“秋风”等专项行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参与经营非法出版活动和销售、违禁非法出版物行为,不断强化街道文化市场日常监管,确保辖区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二、如何更好地开展河南岸街道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一)推进文化馆站总分馆制建设
成立惠城区文化馆河南岸分馆,以区文化馆总馆为依托,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辖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在区总馆指导下统筹开展活动,共建、共享各类文化资源,激活街道现有辖区文化资源存量,实现公共文化资源优化组合和共享进一步活跃辖区群众文化生活。
(二)建立河南岸街道图书流动中心
文化站图书室定期向村(社区)农家书屋流动补充书籍,进一步充实村(社区)农家书屋藏书量,满足群众就近阅读需求,营造书香氛围。充分发挥图书室、书屋平台作用,组织开展阅读调查、小志愿者服务、绿色上网免费阅读、优秀爱国主义影视节目展播、读书心得体会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积极争创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定期组织文化站工作人员、村(社区)文体协管员、辖区文化辅导员、志愿者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责任感、有担当、有创新意识、业务能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同时搭建文化志愿者交流、展示服务平台,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不足,更好地为辖区群众开展公益文化服务。
(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安全
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扫黄打非”意识,达成共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共识。通过举办“扫黄打非”知识讲座、咨询、培训、座谈交流及图片展览、入户宣传、文艺演出活动、利用辖区各宣传栏、公告栏、LED 屏等宣传设施,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宣传。加强日常巡查与信息报送,结合实际联合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落实“扫黄打非”重点。
(五)推进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统筹各方公共资源,引导企业、社团等社会力量投入和参与大力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指导村(社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服务效能。
综上所述,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求,不断加强基层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均衡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