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刑法反腐的规制和价值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7期
关键词:威慑犯罪分子刑罚

许 敏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一、刑法反腐的价值

刑法以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在反腐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惩戒和教育作用

刑法通过对犯罪分子处以一定的强制措施,剥夺一定的权利,使其感受到刑法的严厉性和不可犯性,使得其不敢再次触犯刑法,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刑法以其独特的作用,在反腐过程中发挥着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刑法对犯罪人的惩罚功能。我国的其他部门法固然具有一定的惩罚作用,但不足以起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作用。刑法对犯罪分子处以一定刑罚,使其受到人身自由的限制和内心的谴责。①其二是教育作用。刑法的教育主要表现为对犯罪人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对腐败分子进行教育改造,使其从内在的思想上根本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变自己的贪腐思想,从而弃恶从善。

(二)威慑与警告作用

刑罚不仅预防犯罪人再次犯罪,更重要的是预防社会群体再犯同类的罪。人们愿意遵守法律,大部分原因人们享受法律提供有序的社会秩序,享受在法律创造的社会环境。另一部分是害怕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不敢为之。这就说明刑法对社会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警示人们不要以身试法。首先在刑事立法阶段,通过法条明文规定,并且规定违反后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从而使潜在的社会人在趋利避害的心理下自觉的远离犯罪行为。其次,在司法适用阶段,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除了几种特殊的案件,法庭一律公开审理。法院对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允许社会成员在法院自由旁听,使得潜在的腐败分子通过听审见证刑法的严厉性,对潜在腐败分子产生威慑作用。最后,在刑法的适用阶段,根据罪刑法定对犯罪分子实施刑罚,使这些“老虎”和“苍蝇”锒铛入狱,从而对潜在的犯罪分子产生威慑。因此,刑法从制定到适用再到执行都具有威慑和警示作用。

二、中国刑事法治反腐的主要缺陷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在反贪腐的过程中刑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对刑法过度的依赖

刑法是威慑最强的法律,将刑法适用于法反腐时,必须注重刑法的谦抑性。刑法既然是法律体系中威慑力最强的,也就必然伴随着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因此不可不慎用,更不可滥,只有在其他部门法不能达到抑制的效果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刑法来惩治。在我国目前反腐实践中却对刑法过度的依赖,对待腐败案件,不想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惩罚方法,更不想如何预防贪腐现象的蔓延,却只是一惩了之。

(二)刑罚适用理念上错误

我国目前在刑罚适用上,存在着抓大放小的心理。抓大是指喜欢抓大的腐败案件,一是贪腐的人是大官,二是贪腐的社会危害大、影响大,在我国传统思想中认为“重”比“轻”好,“大”比“小”好,抓大案、要案是对人民负责,对这些大的案件甚至不惜适用死刑来惩治来表示反腐的决心。放小是指对社会影响较小、数额相对较小、官级较小的案件存在缩小、化了的思想,对“小”案的犯罪嫌疑人不处罚、免于刑事责任或者判处缓刑。

三、中国刑法反腐的完善

(一)反腐败的刑法谦抑性理念

犯罪是一个社会应有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与社会集体相适应。②因此社会犯罪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不是简单的由刑罚就能决定的,刑罚也不是抑制犯罪的首选、唯一的手段。严酷的极刑被普遍适用于惩罚犯罪,只能起到一时之功效,不仅没有根治犯罪,而且还会引起了社会的恐慌,民众的不满。③在我国的现实实践中,仅仅依靠刑法反腐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有时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在适用刑法反腐时,应当注意刑法的谦抑性,只有在穷尽其他方法还不能抑制腐败时,才能使用刑法。

(二)更新反腐败法治理念

对贪腐分子的处罚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节和危害结果,惩罚与犯罪相适应。宽严相济是我国近年来弘扬的基本刑事政策,腐败现象极为严重,已经严重损害到党和人民“鱼与水”的关系,必须从总体上贯彻从严处罚的精神,严惩贪腐分子。但是为了鼓励贪腐分子积极主动的自己交代贪腐罪行,在治理腐败问题时必须贯彻宽严相济的政策。一方面,对涉案数额巨大,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贪腐行为必须依法从严处罚。另一方面,对于犯罪行为较轻、危害不大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免除处罚。

既要严肃查办大案要案窝案串案,也不要放过职务级别低的贪腐分子。在反腐过程中,对待那些腐败分子,无论其职务级别有多高,手握有多大的权利,只要其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按照我国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对其惩治。对于那些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苍蝇”也同样犹如社会的蛀虫,其危害也是巨大的,不能忽视,应当在打“老虎”的同时也不能放过“苍蝇”。

注释:

①赵秉志,主编.当代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321.

②[英]恩里科.菲利.实证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83.

③赵秉志.现代法治理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61.

猜你喜欢

威慑犯罪分子刑罚
刑罚威慑力的刑法学分析
拜访朋友
代运为名行诈骗 构成犯罪获刑罚
与谁接头?
美丽与威慑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断盐也是一种刑罚
论DNA技术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刑罚的证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