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乡村教师德育工作中对于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2020-12-07陈振威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乡村教师自信心德育工作

陈振威

【摘要】自信是一种美德,更是德育工作中的关键部分,有这样一句话,只有爱自己才能爱别人,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自信心都没有,就会变的畏首畏尾,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很难融入集体,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是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其中包含了外在动手实践能力和内在核心思维能力,自信心就属于内在核心能力中的一项,自信心源自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判断、方法、资源。自信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格特征,对于从事社会活动和幸福指数的提升都有所帮助,而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小开始,尤其要注意校园教育。本文以乡村教师德育工作中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策略为课题进行深入探究,期望得出一些有帮助性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教师;德育工作;自信心;培养策略

一、乡村学校德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现状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后,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和德育内容都发生变化,有教学方面的,还有德育方面的,尤其是德育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目前的的教学情况看,一部分教师对于德育持轻视态度,尤其是乡村学校教师,由于学校的实际情况,资金和校园德育设施不完善,德育意识淡薄,认为与教学相比,德育没有直观的体现,而教学工作可以直接体现在成绩上,这是属于严重的教学态度的偏失,由此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尤其是在初级阶段教育中,要给学生自身品德打好根基,如果教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教学工作上,较少甚至没有给学生灌输德语的重要性和进行有效的德育教学,并且课堂教学气氛也是沉闷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对于学生价值观也会有不良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更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德育中关于自信心的培养,因为自信心和生活与学习都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自信心是一切积极奋进,勇敢拼搏的基础,自信心在教学上也有明显体现,一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往往用严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不顾及学生心理感受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逐渐的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进而影响到生活和心理状态,还有一些乡村教师故步自封,认为自己的工作只是教学,但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要求和理念。以上都是乡村学校德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现状,我们给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二、乡村教师德育工作中对于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1、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轻松来自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建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和彼此友好信任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学生来讲,老师的表扬、成绩的进步甚至独自完成一张得出高分的试卷都会产生喜悦感,并增强自信心,所以教学会给德育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关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所以,真诚及时的表扬和中肯的评价,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起到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积极效果。

2、发掘学生的潜在优势。我国的应试教育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其他的潜在优势。但只有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表现,发掘出学生的潜在优势,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身切实的能力和优势。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有的学生数学好,有的学生语文好,有的学生有艺术细胞,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教师要做一个伯乐,让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那匹被老师喜爱的千里马,教师要清晰学生的特长,然后再各项活动中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文艺汇演和户外活动等,一些乡村学校如果没有条件和场地,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类似踏青春游的活动,同样可以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才艺等优势。比如,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不管正确与否,教师首先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再委婉地指出其中的錯误。成功的教育是一种赏识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给他们信心的教育。“学困生”平时很难听到夸奖,责备几乎无所不在,久而久之就没有了自信心。教师要多给他们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让他们觉得教师对他们重视、关怀,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乡村学生接触外界比较少,他们看待世界的视角是单纯的直接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来自于心理,德育中关于自信心的培养往往都是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的,学生渴望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被认可,有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下意识的给学生适当的鼓励,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放飞思维,这也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内容。

结语

总之,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久的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项能力和思维意识以及价值观提升的熏陶,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入实际教学的教育环境下,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增益不言而喻,教师要“博爱”,要给每个学生以关爱,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设法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乡村学校对比与城市学校在德育中关于自信心培养形式上会有些差距,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创设自信心相关课程,使其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振宏.李采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1.

[2]郝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体验中获取新知[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2):65.

猜你喜欢

乡村教师自信心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20世纪乡村教师在文化历史沿革中与乡村生活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