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品读到领悟
2020-12-07雪梅
雪梅
【摘要】: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散文部分占比较高,其中文言文和现代文各有千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品读开始到领悟作品精髓开展不同文体散文的教学,发掘和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审美教学
引言
初中语文的散文教学分为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品读与领悟能力,提高对文学的审美能力,并将获得的审美能力在以后的读写中加以运用和不断提高,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1.古代散文的领悟与审美教学
1.初中文言文散文教学的审美要素
初中语文的古代散文篇章以相对通俗易懂的文言文为主,多以景色描述、风土人情和一些特定事件等为创作背景,审美内容以作品的语言精悍,修辞丰富,对仗工整等为主要因素,教学应从指导学生品读开始,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讲述,引领学生从中发现其中蕴涵的美学内容,对照课文所描述的人、景、情等要素,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审美教学,形成中学生的审美观点。例如在郦道元的《三峡》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对仗、排比等内容及平仄变化,探寻散文中语言的形式之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及其他部分的排比修辞特点等,并假设以其他的方式描述同样的内容,是否需要更多的文字以及是否产生相同的效果,经过对比启发学生思考并了解古代散文的语言之美。然后,文章中的“夏水襄陵……”“春冬之时……”段落对三峡的不同季节和不同景色进行了描述,学生可以跟随文字领略大自然的四季变化之美,领悟祖国地域之大,河山这美。再度结合本地的四季变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美,并通过作文等形式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四季风景,增加对作品的深度认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和大好河山的热爱。
2.文言文散文与其他文学形式的比照
在进行散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散文与其他相关的诗文等进行对比,例如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学习对不同形式文学作品的审美,并实现前后教学内容的贯通。古代文人在创作散文作品时,经常会融入个人的情绪和感悟,通过对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解读与领悟,探寻古代先贤的人文精神之美。例如在散文《岳阳楼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内容,再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感受其中的文字和修辞之美,进而再思考其中深刻的哲理,教育学生如何将优美的文字与高尚的个人情操相结合,培养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审美认知,通过语文的散文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信念。
3.古文散文拓展阅读
教师可适当推荐其他课外散文供学生阅读,拓展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阅读与理解,借助于词典和教师的帮助进行理解,搜索查询网络上相关的配乐视频音频等辅助方式,使学生进一步结合音乐与画面体验和领悟古典散文之美,培养阅读兴趣,寓教于乐并陶冶学生的情操。
2.现代散文的领悟与审美教学
1.现代散文涉及范围更加广泛
现代散文使用现代汉语的白话文写作,与生活语言接近,生僻字较少,平易浅显,通俗易懂,相较于古代散文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因其自由的特点,现代散文更加有利于作者将人和事描写细腻,生动而贴近生活。初中生对于现代散文的品读相对容易,也容易自行总结作品的内涵与外延,因此,教学过程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提炼文章的特色,寻找其蕴涵的美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例如课文《大自然的语言》课文,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创作的科普类型的散文,重点描写了大自然的景物,突出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又通过严谨的统计数字解释物候现象,用轻松自然和生动优美的语言概述了物侯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如同一部色彩鲜明的纪录片,读起来轻松自如,层次感非常强。对于此类型的散文教学,教师要在备课时总结突出作品的美感特点,对文章中的自然之美、科学之美和劳动之美进行重点讲解,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和感悟,使学生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理解如何通过对生活和身边事物的认真观察而形成生动的记录,通过严谨的学习树立科学精神,并能对家庭成员、社会各岗位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之美产生共鸣。
2.通过现代散文审美教学培植人文精神
现实与文学作品存在着审美差距,在青少年的意识中,容易因对身边的审美与散文审美的现实差异而形成困惑,比如农村学校的初中生对城市生活不了解而产生的差异、本地学生对描述的异地不熟悉而产生的差异等,教师需要在散文教学中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在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保持关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进而坚持强调所有散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因为人文之美才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也是教育追求的崇高目标。同样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写道:“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这是全文的总结归纳,客观世界存在的所有美最终需要通过人的视角去判断,通过人的参与才可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都是人文之美和人文精神的宝贵之处。
结束语:初中散文教学从学生对作品的品读到领悟再升华到对作品的审美的全过程,需要教師精心设计和引导。古往今来,中华传统文化和纷繁浩淼的现代文学,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创造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师和相关有识之士的引导下,中学生的成长需要在散文的海洋中徜徉,从中吸取营养,从中发现美,并在未来创造美,这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戴晓妍.语文课堂中现当代散文审美教育刍议[J].文学教育(上),2021(08):74-75.
[2]冯琳.审美教学在初中现代文学散文中的应用[J].汉字文化,2020(15):85-86.
[3]高榕蔚.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散文教学研究[J].黑河学刊,2020(02):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