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不需要太“乖”
2020-12-07边玉芳
边玉芳
前不久,大连理工大学一位研究生自杀的新闻引发了公众热议。他的遗书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原本是一个多么善良、温柔又幽默的生命,最后却选择了“一挂解千愁”。读完这封遗书,笔者的第一感受是:这一定是个听话的“乖孩子”——听老师、家长的话,不爱给人添麻烦,遇到问题首先自我反省,遵守社会和道德规则。于是,面对“延毕”这一可能打破规则的困境,他找不到任何出路。
很多家长喜欢乖孩子,经常把“要听话”挂在嘴边,认为乖孩子就是好孩子。他们希望孩子一直服从,永不叛逆。可是这样听话的“乖孩子”,真的是孩子希望成为的样子吗?
让孩子变“乖”,真的好吗?
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追踪观察100位具有强烈抵抗倾向和100位没有抵抗倾向的2—5岁儿童,直到他们成年。实验结果显示,具有抵抗意识的儿童中,84%人格意志坚定,能够独立分析和作出决定;而没有抵抗意识的儿童中,仅有26%意志坚定,其他人则缺乏决策能力和责任意识。
我们身边不乏这种新闻:平时看起来很乖的孩子,做了后果很严重的事情。师长、亲友在采访中往往会这样表述:“这孩子一直很乖啊,根本没想到会做出这种事。”可见,一味培养乖孩子,对孩子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形成“讨好型”人格。父母之所以会觉得孩子乖,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委屈自己迎合父母,无论孩子心里是否愿意,都会对父母的要求无条件服从,通过“讨好”父母来获得肯定和爱。这种亲子互动的模式,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其典型特点就是高顺从和低自尊。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经常处于弱势,容易被欺负,拿不到主动权,习惯性地处于被压制、被约束的地位。长大后,他们也容易过分迁就他人。面对别人的要求,他们会习惯性地认为“我的感觉不重要,别人满意才重要”,忽略自己的需要。由于过分在意他人的感受、以他人评价为行事准则、不懂得设立自我保护的界限,他们对自己過分苛刻,甚至会自我牺牲、自残以满足他人的要求,也因此,很容易成为“PUA”的受害者。
丧失自主性和判断力。海查的研究显示,太过听话的孩子,遇到事情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由于“不管我有没有想法,最后都要听父母的”的惯性思维,这类孩子遇到问题时,普遍以父母的要求为一切行事的准则。他们缺乏主见,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足,甚至不具备常识判断。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宁可服从其他权威,也没有办法自己做决断。
2018年,北京一对12岁的双胞胎女孩在参加夏令营时被教练凌晨带出房间猥亵。事后,家长责问孩子,为什么要听教练的?孩子回答:“不是你告诉我要听话吗?”家长们绝想不到,孩子的“乖巧、听话”,会让他们无法判断某一言行是否正确,甚至不懂得反抗罪恶。
滋生抑郁等心理危机。很多“乖孩子”不是天生就乖,而是一次次反抗失败后被迫变乖。冲突并没有在妥协中消失,而是被暂时搁置,很容易让孩子滋生消极心理。
有些孩子妥协后会彻底否定自我:“父母说得都对,都是我的错。”他们遇事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经常处于“我不够好”的消极情绪中,很容易产生抑郁心理。这样的孩子即使很优秀,也容易被自卑、紧张、焦虑等情绪裹挟,一旦发现自己的不足,便担心会被他人否定,甚至可能会如前文中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遗书中所说的“可能是我太笨了,可能是我太懒了……那我消失好了”那般,自我苛责。还有些孩子妥协之后,会将抵抗意识转移至别处。他们可能在父母眼中是一个乖孩子,但在其他方面却将被压抑的欲望加倍释放,变成了一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如果孩子变乖是因为屈服于父母的暴力,则更容易形成“力量决定话语权”的错误认知,遇事便诉诸暴力,甚至变成欺凌者或暴力犯罪者。
孩子是怎样被“变乖”的
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塑造了一个有点调皮、爱幻想、不那么听话的孩子,但她的天真可爱俘获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心,是很多人心中一个孩子该有的样子。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可以说,几乎没有孩子是天生就听话、懂事的,他们都是被大人“变乖”的。
家长的教育“懒政”。乖孩子之所以受到家长赞赏,主要是因为让家长省心。如果孩子还能察言观色,早早帮父母分担压力,那就更“懂事”了。一旦孩子不听话,一句“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或者更粗暴的棍棒教育,便能让孩子立刻紧张起来,乖乖听话。实际上,这是家长的教育“懒政”——用各种手段让孩子服从自己,表面上是教育孩子、给孩子立规矩,其实只是不想让孩子给自己添麻烦罢了。
“过度控制”的教养。比“懒政”家长更加普遍的,是高控制欲的家长。他们太爱孩子了,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太多美好的期待,不舍得孩子走一点弯路,想为孩子安排好一切,把孩子培养成他们心目中的“成功人士”,甚至为此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意愿和人格养成。这类家庭可能有严格的“家规”,孩子几乎无法自主决定自己的任何行为——吃穿用度都有规有法,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更别说兴趣或交友。孩子通过服从家长的命令来获得夸奖和认同,一旦出错,则面临惩罚或“爱的收回”。久而久之,孩子们便“乖巧听话”。
错误的评价方式。还有些父母经常用“是否听话”来评价孩子的好坏。“你要是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看隔壁那谁,比你听话多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些话,有时是无心之言,有时是情急之词,大部分父母说这些话时,并不觉得有问题。但对孩子来说,“不是好孩子”是很严重的负面评价,使得他们在努力“变乖”的路上,一直深陷自我否定的情绪。
健康成长,比听话更重要
孩子生来没有规则意识。学会判断并有选择地听从成人的要求,遵守社会和道德规则,本身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和社会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缺乏规则意识的孩子,往往会变成我们常说的“熊孩子”。那么,父母如何在过分听话的“乖孩子”和让人头疼的“熊孩子”之间,把握好教养的度呢?
用行为控制来建立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一个成熟的人必备的品格。因此,家长绝对不能完全放养孩子。父母可以通过行为控制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通过监督、询问等方式获取孩子行为、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以管理约束孩子的行为。如孩子随地扔垃圾时,家长要立刻对这一行为予以纠正,并且明确“不能随地扔垃圾”的规则,但管教不能针对孩子本身。行为控制的同时,家长要分清哪些事情该管、哪些事情要放手。社会规则、道德问题和安全问题等,理应管控到位。对于孩子个性方面的发展,家长则应当给予孩子一定探索和尝试的空间。
明白“叛逆”是成长的象征。很多父母碍于成年人的尊严和权威意识,不喜欢孩子反抗自己,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更会严格管教。但对成人和权威的挑战,是孩子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方式。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新的尝试来评估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进而越来越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这是孩子身心发展的象征。当孩子不听话、固执地向大人发起挑战时,家长不要生气,而要想一想孩子的诉求。只要不是底线问题,家长便可以通过协商,让孩子明白:合理的挑战是被允许的、权威不是绝对的、不同意见是可以商讨的,以帮助孩子更成熟地面对问题、作出决定。
“看到”孩子。父母自以为是的权威观念、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的教育理念,都源于错误的儿童观。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了成人对待孩子的四项基本原则:无歧视原则、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原则。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应该“看到”孩子身为独立个体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行为特征、自主选择倾向和人格尊严。比起塑造一个只懂得听话的“乖孩子”,家长“看到”孩子,进而将其培养为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更为重要。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孙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