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作业”怎么留
2020-12-07毛振明李朝晖
毛振明 李朝晖
近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作业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这一表态,带给我们几个重要的信息:第一,加强体育课已经从课内延展到课外领域;第二,“体育课作业”成为一个普遍的要求和做法指日可待;第三,“文化课作业”与“体育课作业”此消彼长可能成为趋势;第四,“体育课作业”将成为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途径。
“体育课作业”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指标。它的提出,有利于促进家校体育共育,有利于促进终身体育锻炼风气的形成,有利于全社会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对学校而言,它相当于开辟了学校体育的“第二战场”和“第二课堂”,意义可谓深远。
留“体育课作业”的困难
其实,“体育课作业”不完全是一个新概念,相关实践很早就有过,只不过效果平平,而且多是昙花一现,难以为继。因为,留“体育课作业”是好事,但也是难事。
第一个难点,是体育课作业不好留——这是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原因之一,从社会观念及学校教育的传统来看,体育课本是没有作业的。其他学科需要强化记忆、巩固知识点及加深理解,所以会留作业;体育技能的习得理论上而言虽也需要复习、巩固,但一直以来体育均未上升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原因之二,体育是运动技术习得的学科,学习和复习都需要运动场所、设施、器具,而在家庭里是难以具备这样的条件的。原因之三,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危险性,需要体育教师的指导与帮助,需要体育教师控制负荷和练习密度,学生独立做“体育课作业”存在科学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隐患。
第二个难点,是留了“体育课作业”后学生做不做。首先是认同问题。体育为什么要做“作业”?学生需要一个合理并可以认同的解释,没有认同就没有做“体育课作业”的動力。同样,家长不认同,就缺乏支持,“体育课作业”的结果可想而知。其次是条件问题,包括“体育课作业”在哪里做、用什么设施和器具去做、怎么证明是否做对了等。
如何留好“体育课作业”
第一,“体育课作业”一定要留到学生和家长的心里。那些学生与家长关切的“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考试达标性”“促进体育特长”的作业,就是他们想做的作业。能让超重的学生减肥、瘦弱的学生强壮、体型不良的学生矫正体型、视力下降的学生护眼的锻炼,能促进体育成绩达标、有利于提高中考体育成绩的锻炼,以及能提高学生特长的基本体能练习,都是学生和家长心仪的作业。
第二,“体育课作业”要留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里。“体育课作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绝大部分作业要适合在学生家的客厅中、卧室里进行,小部分作业可以在社区的“健身路径”、小花园里进行。另外,“体育课作业”还要以“徒手”“小器具”“小场地”“小幅度”的练习为主。只有符合广大中小学生家庭锻炼环境的“体育课作业”,才能真正落地。
第三,“体育课作业”要留到学生自学自练的技术程度里。“体育课作业”大都要依托学生自学自练,但“没有教师”不等于“指导的缺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事先制订好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方案,让科学指导体现在个性化的锻炼方案里;依托现代技术平台,通过网络视频等进行指导;时时收集学生的作业锻炼问题,每隔一段时间统一进行线上或线下指导;“体育课作业”的技术要求不可太难,不能超出学生自学自练的技术水平。
第四,“体育课作业”要留到运动安全保障里。虽然“体育课作业”不会太难,又少有器械练习和直接对抗,但依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因无监控而导致运动负荷过大、因场地狭小导致器物碰撞伤害、因锻炼时间不当引发身体伤害(如饭后立即锻炼、饭前血糖偏低时锻炼)等。因此,留“体育课作业”时一定要有周全的安全考虑,并加强对安全的提示。
第五,“体育课作业”要尽量留在“社区学生锻炼小组”的活动里。完成“体育课作业”,需要同伴的激励和鞭策,需要同伴之间的“比学赶帮超”。理想的“体育课作业”要与“社区学生锻炼小组”建立工作相配合。所谓“社区学生锻炼小组”,就是住在同一社区的同学组成锻炼小组,按照学校的要求结伴进行锻炼,以便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评价。
如何收好“体育课作业”
其他学科“收作业”是件极简单的事——收作业本,而体育学科难有“作业本”。
“体育课作业”大都是“拓展的技能”“巩固的技术”“做过的锻炼”和“承受的负荷”,这些难以量化考核。过去“体育课作业”实践的“收作业”情况很不理想,或只留不“收”,或笼统地“收”。有些学校试图依靠家长监督来保证“收作业”,比如让家长签字确认学生是否做了作业、让家长评价学生体育作业做得是否认真等。靠家长收作业对家长的诚信具有极高的要求,在其他学科作业繁重、体育锻炼意识薄弱的现状下,此种做法的效果值得怀疑。上传视频、网络打卡、同学互相监督等方法虽然有效果,但也有漏洞。如果收作业做不好,会出现大量“假作业”和“虚作业”,在以往的“体育课作业”实践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如何收好“体育课作业”呢?笔者建议采用“目标管理”式的方法,即通过目标的达成情况来检查作业。例如,不检查每天做了多少个俯卧撑,而要求通过开学三周内的“体育课作业”,每位男生能做15个以上俯卧撑,达到者为及格,超额完成5—10个为良好,超额10个以上者为优秀,俯卧撑作业将在体育课上公开进行检查,成绩计入体育课平时成绩。如此“目标管理”式的收作业,可以摆脱对做作业过程的拘泥,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瞄准最终目标进行自主锻炼;同时可摆脱对“监督者”的依赖,避免了“不诚信”的危险。
如何判好“体育课作业”
其他学科判作业有相对明确的判定标准——字写得正确与否、题答得正确与否等,大部分也有标准答案。体育却不同,因此,判好体育作业有难度。如“体育课作业”成绩与体育课程学业评价是什么关系?例如,成为体育成绩的一部分,那么“作业的评判”必须科学、公正和公开;如果与学生学业评价没什么关系,那么作业也就没有了权威性和严肃性。此外,“体育课作业”难有标准答案,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个体差异要远大于其他学科,必须因人而异去进行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进步度”。
笔者认为,一定要将“体育课作业”判到学生的“学业评价”里。建议小学的“体育家庭作业”要算在体育课的平时成绩里,算到“刻苦锻炼精神”的评价中;初中的“体育家庭作业”成绩要算到“体育中考”的平时成绩里,以此解决中考体育平时成绩空化和虚化的问题;高中的“体育家庭作业”的成绩要算到高考学业考核评价中,算到高中毕业的学业评定中,甚至算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中。总之,要让“坚持体育锻炼的行为”成为学生体育评价的实质性内容。相信如此坚持下去,“体育课作业”就会成为学校体育的“第二战场”和“第二课堂”,体育锻炼就会成为广大学生的习惯,有内容、有评价、有动力的“体育课作业”就会成为家校体育共育的新实践。
(作者单位: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李朝晖,北京顺义区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周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