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国标》指导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12-07孙悦莹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国标复合型人才

摘要:本文分析了英语专业的历史与现状,认为英语专业应坚守人文学科的本质,丰富自身内涵,在此基础上注重跨学科的建设。并通过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的解读,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和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为导向,提出了当前英语专业存在的如学科建设不够、专业信念不强、课程设置不科学、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以及阐述了通过找准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增加实践课程比重、拓展第二课堂等途径进行改革,为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国标》;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1-0013-03

0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的发展等种种新变化为英语专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充满着挑战。课程体系的设置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将剖析我国英语专业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改进的地方,尝试为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提供应对策略。

1英语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英语专业是个“老牌”专业,是为与国际接轨应运而生的。1912年,教育部公布了学制系统,英语专业开始在各大高校中设立。1964年,教育部制定的《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指出:“目前高等外语院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外事工作的需要。” 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复合的专业人才,大量需要外语与其他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该文件认为:“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这一观点割裂了英语与文学、语言学,并且认为英语不能作为一个专业单独存在,换句话说,英语只是一种“工具”或技能[1]。

自2010年开始,英语专业被连续多年“红牌”警告,原因主要是高校扩招,80%以上的高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且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占据高位,供需失衡,竞争较为激烈;各高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趋同,特色区分不明显;再有就是英语专业领域 “小才拥挤、大才难觅”,难以满足市场对于复合型高精尖人才的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际化的深入以及提升国民教育程度的需求,英语已成为普通大众都能掌握的技能,英语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英语专业遇到了危机,即对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定位、培养方式等产生了质疑,业内学者有很多思考和争论。除大学英语之外,很多学校的其他专业比如图书馆、会计、中文等都开设了本专业的英语课。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很多领域还需要跟其他专业的人竞争,英语专业学生缺少其他专业系统的知识,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英语专业的还要好。还有很多英语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人力资源、文秘等门槛较低、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工作,英语专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英语专业的改革进行了很多年,人才培养方案改了一版又一版。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各高校对跨学科的发展都做了很多尝试,但是英语和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确实有困难,并且有把英语专业改得“舍本逐末”和“四不像”的顾虑,有部分学者担心跨学科发展有把英语工具化、功利化的倾向,会破坏英语学科的“纯洁性”。英语专业应“避免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的功能被狭义理解,进而被降格为职业外语培训”[2]。英语专业在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中有迷失自己的倾向,总是“不断迎合眼前的现实需求”,缺少学科内涵,“早已偏离了自己的专业本位而浑然不觉”[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2018)的一席话振聋发聩,他说 “有人说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腰,腰要是不好的话,这个人站不直、挺不起胸、抬不起头”[2]。

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国标》指出:“外语类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外语类专业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90)。《国标》的颁布明确了英语专业的定位,为其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以此为参照,各高校还需制定适合本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科本身的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2020)概括学科建设应注重的四个方面素养为:专业本色、人文底色、社会成色、工具特色。就是要巩固专业地位,兼顾人文属性和工具属性,并适应社会需求[3]。

2英语专业课程体系问题

纵观我国多所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培养定位不明确,特色不突出

很多培养方案按照《大纲》上的要求,体现自己院校具体的要求和特色较少,有些海事、医科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时也会加入海事英语、医学英语等特色课程,一般大学的商务英语、翻译、英语(师范)等专业培养方向也比较明确,而综合性大学的英语专业往往定位不是特别清晰。

2.2各学期、课程课时分配不平衡

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课程较少,注重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大二另外开设少量的专业方向课;三年级课程繁多且难,有核心课程、各种方向课,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英语考研课;而四年级基本没有课,主要是实习。

2.3部分专业方向课设置不合理

课程安排基本按照先培养语言能力再学习其他领域相关知识的顺序进行,并且只在一或两个学期之内就把方向课上完,授课内容大多只停留在介绍这一入门阶段,学生记忆负担较重,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没有学得很深刻,其他科的知识也一知半解。且由于师资、硬件条件等因素,实际开课并未能完全按照培养方案来执行。有的是为了凑学时添加的,缺乏前后继承性或开课顺序颠倒。有的方向課与以往所学内容有所重复,总是围绕着核心课程来开展。

2.4对实践课重视程度不够,学生锻炼得少

口语、听力课课时不多且多为考查课,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英语演讲和英语辩论课在《国标》里是核心课程,但是目前在很多培养方案中还是专业方向课。其它类型的实践课少或者没有。

2.5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不够

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提出“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要求培养的学生能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注重互动和探究;课程有一定挑战性。目前英语专业还是以英语知识传授为主,对能力和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教师课堂讲授和测评都是围绕基础知识,难度不够,课外知识拓展的也不多。

2.6课程中中文语料偏少,课程思政缺失

《国标》中提到:“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备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92)。很多高校并没有给英语专业开设大學语文课程,有的是近几年才开或者等到高年级才开。另外,由于学科特点,英语专业的课上大部分都是英语语料,以介绍英语国家的思想文化为主,对于西方的理论没有进行过多的批判性思考和通过对西方思想的认识而对我国的思想领域的理论进行丰富与创造。用英语介绍中国国家风土人情、优秀传统和理念价值观的很少,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和为中国发声。国外对于我国有偏见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了解不多,我们需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2.7对本专业的学术前沿介绍不够

在大三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时候学生能够接触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在前两年的课程学习中学术方面的内容不够,比如英美文学课主要是介绍作家作品,但是教学生如何用前沿的文学理论分析作品这方面的很少。有的学生在大四写毕业论文时只是简单堆砌辞藻,缺乏创新和批判。

2.8校企合作开发的校本课程、实习和就业效果不明显

校企合作目前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深度不够、流于形式,有些企业宁愿招“成手”也不愿花时间和资金用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之中,政府对于校企合作缺乏一定的政策倾斜,合作的企业并不是学生的目标企业等。

3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针对以上所述问题,本文尝试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3.1找准定位,突出特色

高校需要首先对于自身英语专业的办学层次、条件、师资和生源质量等各方面有一定的评估,比如,相比重点综合性大学、外语高校以及以理工、金融、师范等为主打的二本以上特色高校,三本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3.2平衡各学期课时,适当调整核心课、方向课的比例

大一、大二在打牢专业基础的同时还要拓展方向,开设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或法律英语等课程,适当选开部分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比如计算机英语等。在核心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其他科的知识教师也可适当展开讲。大三侧重能力的提升,课时不应过多,有些课应该在大一、大二时就完成;大四可安排少量实践课程。

3.3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听说课可适当增加学时,以及设置成必修课,增加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建立专业实训室用于模拟商务谈判、模拟联合国等场景。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共同研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校本教材、邀请企业人士来校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为企业设计项目方案的方式给学生实际的体验。以及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可以修合作院校开设的网络课程,给学生外派实习的机会等。

3.4课程要有一定的难度、挑战性

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要有系统性和深度。我们的课程不能只满足于日常交流,要有挑战性。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然后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增加“输出”。因为课上学时有限,有必要开设一些线上课程,推进“智能+教育”。考核也要多样化,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重。我们应该提高对英语演讲课和英语辩论课的重视程度,着重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3.5重视中文的教育以及课程思政

中文的教育对于英语专业学生也很重要。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觉悟。“中国视野占据了中国外语学科中心地位”,“这对外语学科而言是一次战略性思维转变”[3]。英语是与外国进行思想交流的前沿阵地,我们的学生一定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能接受了西方的思想观念就“西化”。我们培养的人才需要能够通过透析国际形势、理念为我国发展提供解决方案。翻译课、语法课、写作课等可以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金句”、政府报告等作为讲练的材料,在学习了知识的同时学生也能了解国家动态、各领域发展情况。中华典籍、法律合同的翻译等也可通过课程进行训练。

3.6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在选择教材时应注意及时更新,经典课文需要读,行业前沿学生也需要知道,平时上课时教师遇到相关的理论可以介绍给学生,并布置小任务。除了学术论文,还有翻译作品、实践报告、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可以训练和考查学生的学术水平[4]。

4结语

本文分析了《国标》指导下新时期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问题与对策。人文教育是必要的,不能在改革中迷失自己,想要作为一个专业长久存在的话,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培养出来的英语学生应该是既有专业的英语水平,还能融会贯通,即一专多能的宽口径人才。学生掌握进入其他行业必要的准入知识,这样在他们进入后期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上手。培养要有特色,但是是在具备通用技能的基础之上,否则学生的就业也会受到局限。通过课程体系改革英语专业有望建成一流学科和一流课程,成为“新文科”,并且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孙有中.振兴发展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成就、挑战与对策[J].外语界,2019(1):2-7.

[3]王卓.从简单复合到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谈新时代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山东外语教学,2018(3):61-69.

[4]查明建.英语专业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外语研究,2018(6):14-19.

(责编:王锦)

课题来源: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2019—2020年度教改课题“基于SNA的英语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评估与优化研究”(lshh2019-2020jy1)

作者简介:孙悦莹(1992—),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改革国标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
“2+X”培养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探索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美赞臣等19款海淘奶粉不符合“国标”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3CE+B”模式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立案查处首例违法广告儿童安全座椅加“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