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电视媒体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如何做到深化拓展

2020-12-07欧熊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电视媒体

欧熊

摘要:当前,电视新闻媒体在国际新闻传播中,不仅需要充分体现新闻的时效性以及真实性,而且更要在新闻时效性体现的背后去进行更为高级的“解读”。这种更为高级的“解读”主要是在媒体的立场和态度上进行体现,在国际新闻的传播中,电视媒体需要将姿态放平,需要体现公平公正的价值判断,真正意义上做到与广大受众平等,进而体现包容万物的和平理念。但是就当前我国的现状来看,还未能将其充分地进行体现,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我国国际新闻的传播不仅需要不断增强新闻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对新闻链接进行拓展和深化。本文主要就电视媒体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深化拓展的具体路径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视媒体;国际新闻;深化拓展

在当前国际背景下,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我国国际新闻在中国受众乃至世界受众心中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地进行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世界格局变化的观察视角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着转变。人们想要站在更高的“山峰”之上去观察和看待这个世界,通过世界的视角,进而可以更好地去解读和体会“这个世界”。就当前我国现状进行分析,我国大多电视媒体不能像央视、黄球时报等大型媒体一样,在海外有常驻记者可以为其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种优质新闻资源,因此,当前我国国际新闻大多都是依靠国际台和新华社等媒体去为其提供信息资源,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在我国电视媒体中,对国际新闻的有效传播起到一定地阻碍作用。

一、新闻传播中“快”与“慢”的联系

在新闻报道和传播中一定要追求“快”,要抢在第一时间去进行新闻信息的报道,这里的“快”,除了体现出时间意义上的迅速以外,还需要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前提下去进行有效的传播。新闻的迅速报道可以第一时间在受众的“空白”大脑中占领高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整个舆论的走向。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万物互联、信息共享,在这样的环境下,传播最为迅速的往往不是職业媒体人的新闻报道,各种新闻事件的信息早巳通过事件周边的人,以一种无法想象,难以比拟的速度早就呈现在其他受众眼前。这往往也就是受众最能接受并且也迫切需要的东西,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对于受众而言,节目形式的完整报道,并且其中还有各种视频、音频以及时间相关内容的介绍和解说,都远远不及一些拍摄技术不达要求,并且其中还存在着很多嘈杂环境音的视频画面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譬如,在某国的一次恐怖袭击事件中,受众对于那些现场手机拍摄的视频能接受,即使画面并不清楚,实质性体现也不强,但是单单就其中那些真实的“子弹”声,就可以牢牢吸引受众,同时也能有效地提升现场感。

新闻事件报道中的“慢”,是指在保证新闻时效性的同时,以受众为出发点,在内容和报道形式上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以一种积极正能量的心态去制作那些受众迫切需要的新闻节目,作为媒体工作者,除了要求持有正确的世界观念以外,还需要对国家态度实质性地理解,客观理性地去味受众整理和归纳整个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对那些受众喜好的“点”也能够进行凸显。

二、链接同类国际新闻,拓宽国际视野

电视媒体在对国际新闻进行具体筹划的时候,对于那些可以进行“预判”的重大国际新闻事件,则需要依据新闻实际内容进行相关采访,通过链接同类国际新闻,进而不断拓宽媒体的国际视野。

譬如,媒体在对“IMF拟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的报道中,对于国际台可以在其中为其提供国际方面的相关报道,电视台需要提前去准备一些相关行业的专家为其体现更好的新闻内容解读与新闻背景链接,与此同时,媒体需要依据新闻选题的具体内容与前线记者进行紧密沟通,对那些涉及到的国际金融机构,对其新闻内容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剖析报道。

对于新闻事件来说,新闻选题工作可以体现出重要的价值,媒体需要在新闻选题上凸显出地域的关联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受众体验,增强新闻的报道效果,当电视媒体在对国内一些热点话题进行探究和讨论的时候,则需要在其中体现出一些相匹配的国际案例进行对比性连接,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新闻的内容,而且还可以让受众在新闻信息获取的同时开阔自身的国际化视野。

三、抓住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通过高新技术增强节目效果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直播”这种信息传播的新形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并且深受年轻人们的喜爱,通过这种便捷、迅速、高效的传播形式,不断丰富着各个受众群体的实际体验感。

譬如,在冬奥会申请这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某台就在吉隆坡临时搭建了一个演播室,通过直播的形式,将整个过程进行无死角的呈现。在当天的直播中,通过360智能摄像头将吉隆坡的全城进行了覆盖,受众不仅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整个会场的进展情况,还可以看到发布会现场、采访区域、代表团行经区域、媒体区等多个与当天会议有关系的地点,做到了对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记录。

除此之外,直播画面不仅可以在电视上进行体现,同时还在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同步呈现,进一步实现了“台网”互融的新模式。在这其中,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与广大受众进行在线互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各种具体需求,提高受众的观看体验和观看效果。

四、提升新闻的质感,延伸新闻“链条”

对于国际新闻事件而言,每一个都不是凭空出现独立产生的,在事件的背后一定还可以挖掘出一系列的历史背景信息,或者相关的综合报道信息。对于受众而言,如果仅仅通过一则新闻信息必然不能有效地使其了解和体会新闻信息的深刻含义。为了有效地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针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可以通过新闻专题、新闻评述、主旨剖析、深度报道等形式为观众进行充分的体现。此外,媒体还需要在内容体现上更“接地气”。

譬如,针对一些突发性的国际事件,需要在其中对当地人民群众的反响、相关媒体的态度、相关专家的看法以及对当地群众造成的最终影响等方面进行凸显,将受众的关注点缩小,汇聚成一点,可以有效地增强受众的观看体验,帮助受众更为迅速地了解新闻实际内容。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中体现的角色位置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关注世界动态,随着眼界的拓宽,那些国际新闻也在更多的受众面前展现了自己应有的“魅力”。当然在当电视媒体在对国际新闻进行传播报道的时候,不管出于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始终需要良好地把控情感与理智两者的关系,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看待各种问题,要以国家的立场和实际诉求为出发点,通过可以使受众感到平易近人近人、和蔼可亲、公平公正、实事求是、认同信服的形式去体现它的具体价值,去进行整体叙事结构的构建。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一点,对于那些没有感召力、信服力、公信力、创造力的新闻报道不仅没有一点报道价值和意义,而且也会让受众出现反感、抵触等负面心理。

猜你喜欢

电视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如何突破“重围”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做好高校电视媒体宣传工作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地方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
老龄化社会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反思与对策
浅析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对主流舆论的引导力
浅析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对主流舆论的引导力
互联网思维下电视媒体的融合转型研究
语文因它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