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幻与我

2020-12-07王舒成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语文教学

摘要:科幻作品具有科技与人文、当下与未来、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和深刻哲思性的特点。多年的科幻阅读和科幻阅读教学经验表明,在常规课堂和语文活动中,科幻作品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媒介。教师要努力用丰富多元的形式,让推荐的科幻作品和语文学习完美契合。

关键词:科幻小说 科幻电影 科学与人文 语文教学

一、 科幻阅读与我

很多年以后,当我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年岁较长的科幻爱好者,我还清晰地记得初二时阅读儒勒·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时产生的惊异。那时的我,缺少数学天赋但热爱文学,在《从地球到月球》的故事里,竟看到长串的数学公式,用来计算大炮把飞船发射到月球所需要的初始推力,不由得心生惶恐敬畏——从来没想过,写小说也需要精通数学(也许还有物理)。翻回书的封二,我又看了一遍儒勒·凡尔纳的名字。那时的我,既不知道他的作品在科幻文学史上被归入偏重技术主义的门类(俗称“硬科幻”),更不知道自己以后会关心科幻文学的源起、分类、走向……但那确实是我和科幻的初逢,我囫囵吞枣、快步向前,只求和书中的主人公一起抵达月球,以满足自己的心愿。

后来再次阅读,还是与科幻重逢于少年时心心念念的月球。海因莱因的《严厉的月亮》,囊括了20世纪60年代人类所有可能的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设想:超级计算机、登月、社会制度革命、能源匮乏的解决方案……读完以后,我甚至不认为这是一部科幻小说,而是更接近于“社会幻想”。但两者之间,又怎能严格区分呢?科技发展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一环,它的前进必然带来诸多社会问题,而好的科幻作家,无论是于逻辑还是于现实关怀,都得在自己的作品里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世界科幻协会评出的第一位科幻大师,海因莱因确实在其作品里体现了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思考,并能用精彩的故事表达出来。比如,《星船伞兵》不仅是那个时代人类拓展宇宙的梦想在文学中的延展和发挥,还一直持续影响了后来诸多影视作品和游戏的题材和世界观设定;《异乡异客》被誉为“美国嬉皮士的圣经”,火星来客的故事引发的是地球原住民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反思。

海因萊因的科幻写作使我认识到,“科幻小说”虽然有“幻”之名,但因为科学内容的严谨性和内在逻辑的严密性,它的设想、展望和预言,一定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科幻作家也和其他作家一样,要对现实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好的科幻小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当作社会问题小说来读。这大概是从史上第一部科幻作品——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开始就奠定的基调?科幻的现实性,很像一个悖论,但却又是科幻阅读无法回避的重要视角。

当然,这么一说,好像太轻视“幻”了。并非如此。事实上,吸引我不断阅读科幻作品的重要原因,就是一种对自己来说陌生化乃至异质化的文学能力——幻想。我是一个偏理性的人,在平时的阅读中,一直对理论性的著述感兴趣。但是,科幻小说却在理性未能触及的每个角落,恣意展现作家内心汹涌澎湃的创造力,把最浓重的个性色彩抹上了灵动跳脱的人类思维。有一类科幻作家,简直像诗人一样浪漫:从陆地到大海,到天空,到宇宙的浩大时空,他们的作品生机勃勃、浩瀚无边。阿尔弗雷德·贝斯特以及他的杰作《群星,我的归宿》,便是如此。

《群星,我的归宿》从一开始,就设想了未来人类的通过思维(心灵)进行瞬间传动的方式(称为“思动”)。熟悉《哈利·波特》系列的读者都会想到,这不就是巫师世界里的“幻影移形”吗?然而,就是在这样不甚“科学”(尽管作者开始就试图做出尽量科学的原理阐释,为此还“捏造”了不少专业术语,暗含戏谑的成分)的前提设定下,一个在宇宙中穿行的复仇者的故事徐徐展开。尽管“复仇”是以往太多文学作品的母题,但是在宇宙尺度下,以“思动”方式传送的复仇者故事,这是古往今来“第一家”。我沉浸在此书若干个令人震撼的“科幻点子”中,我沉浸在主人公奇诡的遭际和跌宕的人生起伏中,我沉浸在书的结尾那华美瑰丽的宇宙跃动之中。我在这本书中体验了最美和最浓烈的幻想结果。它从头到尾散发着一种浪漫主义的狂野,和海因莱因根植于现实的科幻作品完全不同。

至此我才明白,科幻文学绝不是几个数学公式再加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它充斥着作者所有的胸襟和野心,力图包容多种文学风格,表达尽可能多样的主题。纷繁、复杂、瑰丽的外部世界固然令人惊喜,而在如此背景下对人物内心的探索更是弥足珍贵。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游戏》就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不仅游戏成了拯救世界的方式,孩子也成了拯救世界的主角。这个故事中尤令人瞩目的,是一个孤独、年幼的孩子在成为救世主的过程中,其心灵是如何成长、成熟的。科幻作品因为对技术的倚重和对未来的想象,很可能会忽略属于“人”的当下,《安德的游戏》却毫无此方面的不足。它当然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可也是一个天才儿童的成长自立史。安德的烦恼、思索和独自前行的经历尤其让我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小说剧情和技术想象本身。比起“救救孩子”的呼吁,这篇小说可称为“让孩子救救人类”。这听上去匪夷所思,可是因为塑造的人物立体饱满,内心真实可信,整个故事也完全能立起来。

然而,最好、最丰富、最具备想象力、最完美的作品,甚至没有让人贴标签进行评论的空隙。2015年,我用几个月的时间陆续读完了丹·西蒙斯的《海伯利安》四部曲。我简直惊呆了。这部写于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融合了科幻文学史上的多个重要母题(时间穿梭、宇宙航行、人工智能、网络世界),但它又远远不止于此,还包括了对西方神话和宗教的深刻反思,对不同文明板块中的因素(如禅宗)的致敬和改造,对人类未来和现在的真切叙述和描绘。如此气势恢宏又想象恣肆,这是科学时代的史诗,又精密又浪漫。

让我不揣鄙陋,借助对《海伯利安》的评判,来总结我对优秀科幻小说的看法:它是科技的,也是人文的;是过去的,也是当下和未来的,是现实的、想象的、内心的,更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作家立足于技术起点而表达的对全世界和全宇宙的精彩观瞻。

二、 科幻电影与我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轻视科幻电影,特别是那些视觉效果好的大制作,认为那不过是奇技淫巧,特效绝不是艺术本身。改变我这一看法的,是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阿凡达》。《阿凡达》原本筹划于20世纪90年代,卡梅隆认为当时的技术还不足以表现他脑海中的世界,就一直等到21世纪。从动作捕捉到庞大的服务器群的渲染,网络时代的宣传和介绍使我开始反思我对电影技术的态度。我逐渐懂得,电影从诞生伊始就在技术上超越了绘画、戏剧这样的传统艺术形式,技术一定是构成它的重要一环,科幻题材的电影尤其如此。而《阿凡达》在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思考这一层面,比起有深度的科幻小说来毫不逊色。本着这样的认识,我才回忆起来,我之前看过的卡梅隆的两部《终结者》,这是科幻电影史上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分别拍摄于1984年和1991年的《终结者》,固然在视觉效果方面做到了当时的极致——第一部里的T800型机器人的金属骨骼的美丽冷酷的质感和第二部里邪恶的液态机器人无孔不入的可怕渗透,都给年幼时期观影的我带来内心强烈的战栗,但是现在想来,这些技术层面的革新和创造还不足以表达詹姆斯·卡梅隆对未来的忧思。整部剧在使用时间穿越这个科幻电影界的常见题材的同时,通过对未来智能网络的描述,深切表现了人和机器的紧张对峙,并猜测了人类可能的命运。这是后工业时代人类普遍的忧思。不仅如此,《终结者》在冰冷的机器和残酷的智能网络之外,还塑造了T800型机器人在小男孩的指导下学会微笑(虽然是僵硬的),以及沉入熔炉之前竖起大拇指这样经典的镜头。这些温情脉脉的影视形象说明,对于优秀的科幻电影来说,技术的追求和人文主题的呈现应该是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的。确立了这样的视角,我对科幻电影的欣赏能力才更进了一步。

《黑客帝国》三部曲当然颇具娱乐性,后来引领风潮的360°机位拍摄和被誉为经典的“子弹时间”,都是在第一部里首次出现的。但除此之外,初看只感觉到情节晦涩难懂,整部电影看完了还是不知所云。只是在往后一次又一次重看的过程中,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分析文章细读以后,我才大致了解了导演沃卓斯基兄弟俩想要说些什么。从而,我得出一个颇为奇特的结论,就是如此注重视觉效果和娱乐性的爆米花性质浓郁的电影(《黑客帝国》里的娱乐元素是典型的美国熔炉文化的体现,从计算机网络到中国武术一应俱全),根本上却又是一部严肃到有些晦涩的哲学探讨作品。三部电影包含的重要哲学命题罗列如下:

1. 如何判定世界的真假;

2. “感知即存在”在智能网络时代的可能性;

3. 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人的选择的重要性;

4. 什么是自由意志。

这里,有古典时期的哲学命题(如1、2),有20世纪以来人们更偏重的哲学思索(3、4)。单从这些,就可以看出《黑客帝国》巨大的文化容量和导演借此探索这个世界的野心,它已经完全超越了它所致敬的原型范本——日本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攻壳机动队》毕竟只在清晰的世界认知的前提下(电子世界和真实世界就是两分的)讲一个故事,《黑客帝国》却对世界的真实性问题产生了疑惑——如同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阳羡鹅笼一般的层层嵌套所引发的疑虑。正是这疑虑,使得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幻领域的赛博朋克题材,具备了完全的哲学深度。这里当然不是说一定要把科幻电影看成哲学著作,只是认为,好的科幻电影最终一定会涉及哲学领域的反思。因为科学的发展进程,对我们这个世界和人类世界观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提到哲学,就必须提到科幻电影史上那一部同时集结了崇高的美感、浓郁的诗意和惊异的哲思的无与伦比的杰作——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库布里克的宏阔视野,通过电影中的时空充分展现出来——从猿人到宇宙之子,他几乎是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构建了一部微缩的人类发展史。很多导演会执着于营构动人的故事,塑造丰满的人物,他们是电影行业中的传统工匠,手艺精湛、作品动人,观众们获得的观影愉悦也非常可观。但是,库布里克无疑不属于这样的匠人。影片中,他跨越的宏大时空几乎无法把握,他酝酿的宇宙主题超越了平凡人的普通人生,他钟情的叙事方式晦涩难懂,简直是拒绝理解——在这部电影之前,我从未见过人物对话如此之少的影片。原小说作者阿瑟·克拉克说:“如果你觉得完全理解了《2001太空漫游》,那我们就失败了。我们想提出一个远远超过我们能够回答的范畴的问题。”通过这样有意为之的障碍设置,库布里克完成了他对这个宇宙充满惊异和敬畏的探索,它在电影史上的意义,犹如高更通过塔希提岛题材的画作所发出的那三个著名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从电影的英文原名A Space Odessy 来看,对于荷马史诗和人类家园主题的致敬,确实也是题中本有之义。库布里克的这部作品不屑于并超越了故事情节本身,是因为俄底修斯的流浪返乡过程被放大到了宇宙尺度。

这部炫丽、难懂、深刻的电影让我不得不承认科幻题材的独一无二。当它被做到极致的时候,一定会阐发对这个世界本源的终极追问(有丹布朗的科幻新作《本源》为证),因为科学的终极目的,不就是探索本源吗?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把宗教、科学和哲学区分开,但是在特定条件下,三者其实可以合而为一:《2001太空漫游》里的那块神秘而完美的方碑,不正是宗教、科技和哲学的三位一体,不正是太空时代人类新的上帝形象、信仰源头,代表了人类对这个宇宙的终极追问吗?

三、 科幻、语文教学与我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科幻爱好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重叠区域,以及该如何有意识地去使用前一个身份,让其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从而使后一个身份有更多的可能性,这是我经过好些年以后才开始反思的问题。不过,在此之前,相关实践却已悄然展开。

在常规课堂上,“科幻文学”成为我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方式。推荐科幻作品阅读固然是大家都能想到的,让推荐的科幻作品和课本中所学的内容做到完美契合则不太容易。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史记〉选读》中有《淮阴侯列传》,普通的拓展阅读,让学生学完课文以后再把《淮阴侯列传》全文读完就可以了。我略有不满足,布置了如下群文阅读作业:

读《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和《淮阴侯列传》全篇(按:前两篇传记在课本中也有选段),了解三篇文章中楚汉相争前后的基本历史史实。在此基础上,阅读钱莉芳的科幻小说《天意》,思考作者是如何将历史背景镶嵌在科幻题材的小说中且能做到了无痕迹的。

作为一个科幻小说作者,钱莉芳巧妙地使用了自己的历史专业背景,开创性地把中国古代历史和真实历史人物(韩信)镶嵌到科幻故事里,从而创立了“历史科幻”的流派。對于《〈史记〉选读》的教学,我以为,这篇小说既可以让大家验证、强化所读三篇文言中的史实和人物塑造(作为历史老师,钱莉芳在小说中对历史背景的还原十分严谨),又可以凭借书中的“科幻点子”获得对中国古代历史不一样的感知和想象。

在校本课程的讲座中,我亦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幻作品来丰富自己的讲课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子非鱼之辨》的美学讲座,我讲解了哲学史的分期常识,讲到了认识论时代的哲学。我首先给学生看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具体阐释:

笛卡尔在他的《第一哲学沉思录》中对此做出了诘难。他指出,事物本身并不能保证存在的真实可靠,因为我们在面对任何事物以及得到任何印象的时候都可能怀疑其真实性,我们的感官经常欺骗我们,一切可能是错觉。即使是科学定理,也可能搞错。存在必须建立在绝对可靠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思考着的我,是理性。我们固然可以怀疑一切,但是在我们怀疑一切的时候,我们唯一不能怀疑的是我们正在怀疑这一点。我思故我在。认识是存在的基础。

接着,我介绍了电影《黑客帝国》第一部,说到了被Matrix(计算机母体)控制的人类误以为自己生活在高科技的21世纪。然后我提问:“怎么判定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而不是做梦(我提到了庄周梦蝶的典故),或者陷入Matrix之中?”

学生给出的解答各有不同,有的富有乐趣(如用两面镜子对照,生成无数镜像,如果是一台电脑,内存会溢出)。在这场问答中,我并不追求唯一的正确答案,只是用笛卡尔的话和《黑客帝国》第一部的世界观设定,触发大家对世界真实性和怀疑本身的重要性的思考。纯粹的哲学思辨难免枯燥,加进了科幻电影的元素,课堂立刻变得活泼、热烈起来。

2009年,我所在的江苏省扬州中学开始动员学生自主创建社团并开展活动。张靖阳——一位高二在读学生——来找我,问我愿不愿意担任他创建的科幻社团“范特西(Fantasty)”的指导老师。我同意了。一开始,范特西算是一个小众社团,每次活动只有十来个人;加上学校没有给各个年级安排统一的社团活动时间,人总是来不齐。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陆续组织了观影会(观看《银翼杀手》《银河系漫游指南》《2001太空漫游》等)、科幻读书会和几个科幻专题讲座;在《三体》第三部还没有出版的时候,我已经给科幻社的同学们做了题为“刘慈欣的宇宙视野”的讲座。十多年过去了,范特西科幻社还在,已经包含成员七十几人,学校社团活动也已经固化为课程。语文组里来了硕士阶段以科幻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更专业的同仁,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科幻作品,在社团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对未来、对人工智能、对宇宙的看法……

2012年,学校成功申报并建立了江苏省语文学科基地,拥有了辟为三层的藏书楼。语文学科基地以“对话”为主题,三个分支内容为“与经典对话”“与社会对话”“与技术对话”。藏书楼的书目适配这三部分内容,以此为主题,我参与选购了一批经典科普和科幻作品,后者包括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作品,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丹·西蒙斯的《海伯利安四部曲》……这些书深受学生的欢迎。图书馆里有如此多而集中的经典科幻作品也是校本特色之一,体现了本校语文学科基地建设一以贯之的“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理念。

时间回到30年前。我从未想过从拿起儒勒·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的那一天起,我今后的阅读世界、日常生活和工作经历会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彼时,我只诚惶诚恐地想要看懂书中的数学公式,还没有意识到,這个月球和我更小的时候背诵的第一首唐诗《静夜思》里的明月,是多么不同。

(王舒成,江苏省扬州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语文教学
科幻电影大冒险
意聊
科幻电影五问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观看天文科幻电影有什么益处?如何欣赏天文科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