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的画语解读之价值初探
2020-12-07何秦嵩
何秦嵩
【摘 要】角色游戏中的画语解读,即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画画的方式,记录游戏经历、心得,并记录幼儿语言的一种交流方式,是创新师幼互动交流的重要活动,比较适合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主动表达个人诉求。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幼儿尝试画语解读的交流分享,鼓励幼儿以画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游戏感悟,据此实现师幼分享、同伴交流。本文将通过对角色游戏中的画语解读的实践,从师幼双方两个视角分析角色游戏中画语解读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学前教育;角色游戏;画语解读
在幼儿阶段的角色游戏中,教师长期以来都有着对角色游戏分享内容的困惑。游戏分享的价值、游戏分享环节的实际操作,一直都难以真正全面发展幼儿的行为能力与品格认识,原因是虽然看似可以让幼儿以主体身份参与角色游戏的分享交流,展现了幼儿的自主性,但是从本质上来讲,教师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角色游戏的分享中,大多是由教师掌控着交流话题、游戏进度,无论内容是丰富经验,还是解决问题,也都是教师认为有价值的点,并未从根本上完全来源于幼儿的兴趣点。此外,有许多幼儿不擅长说话,更加不会写话,很难与教师实现平等对话,而角色游戏的时间受限,没有办法让所有的幼儿一一分享。但是,绘画记录不同,它可直接反应幼儿的内心世界、真情实感,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幼儿无论绘画水准如何,只要是他真实经历过的、感兴趣的角色游戏内容,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能帮助他回忆过程,支持他随时随地、更好地交流、表达。此时,教师以画语解读调整师幼合作方式,抛开了时间的限制,能进一步展现幼儿的自主性。那么,角色游戏中的画语解读实施,究竟对于幼儿与教师双方有何价值与收获呢?本文将通过对角色游戏中的画语解读的实践,从师幼双方两个视角分析角色游戏中画语解读的实施价值。
一、画语解读,促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通过画语解读,探寻幼儿内心
我们要知道,虽然幼儿的性格非常单纯、直接,但是他们的行为表现却不一定能反映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甚至会误导教师,无法顺利介入游戏辅导。对此,教师在角色游戏活动结束之后,鼓励幼儿画出自己的游戏体会就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据此解读幼儿的内心世界,以便真正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简单来说,就是学会倾听孩子、了解孩子。
在一次角色游戏结束之后,我如往常一样,让幼儿画出游戏感受与真实体验,据此分析幼儿的内心世界,以期推进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有一个幼儿画的画令我非常惊讶。这个孩子在空中画了一个“恶魔”的形象,以及一个喷着火的厨房画面。当时看过画面,我并没有猜到他的意图。通过午间的谈话,了解后才得知,这个幼儿曾经看到过厨房着火的场景,家长也总是告诉幼儿不可随意触碰厨房中的各类物品,以免着火,所以幼儿从小便对厨房抱有一定的敬畏心理,不敢轻易走进厨房,在玩游戏的时候也总是会非常小心地点燃、关闭“天然气”。他的游戏记录,是想通过分享,让同伴们能对厨房、对明火有个警戒心,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虽然画笔稚嫩,却真实反映出幼儿对厨房安全的担忧。对此,我及时表扬了该幼儿勇敢、懂得自我保护的正确意识,同时也寻找了集体交流的机会,让幼儿与同伴分享了这一意义重要的看法。
(二)通过画语解读,分析幼儿行为
角色游戏活动是锻炼幼儿生活能力、拓展幼儿认知的重要方式,可以让幼儿转变自身身份角色,发展幼儿的行为能力。对此,教师便要主动通过画语解读分析幼儿在角色游戏活动中的行为意图,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分析幼儿的行为目的及其行为能力。如此,才能真正拉近师幼双方的心理距离,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并适时做出相应的引导,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在一次角色游戏活动后,我让幼儿交流当天的游戏。“急诊中心”的幼儿同时“投诉”了一起玩的君君。因为君君在游戏中总是会抢在所有人面前拿道具、学医护技术,扮演急诊室医生。而有小朋友也想做医生时,他既不肯与他人交换,也不肯与他人同做医生。虽然他在游戏中的积极性很高,对于急诊室医生这一角色的还原度与责任心也很高,但是却也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游戏体验。所以,在集体交流环节,受到了同伴们一致的指责。当时,君君涨红了脸,想说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出口。而我在安抚了幼儿的情绪后,也再次重申了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要求,我仿佛看到了君君眼中的欲言又止,当我等他开口时,他又轻声说:“我知道了,我以后会和大家商量着轮流做医生。”
事后,我翻看了当天君君的绘画记录,让我有机会发现了与视觉观察不一致的问题。在君君所画的画中,我看到了这个孩子将自己包装成一个超人,一个医生超人,应该是想着冲锋陷阵,但是因为不擅表达,所以看起来显得蛮横霸道。于是,我找到了君君,和他好好地聊了聊。终于知道,君君的爸爸就是一名急诊室医生。爸爸告诉君君,男子汉遇到困难时要迎难而上,保护好自己想要保护的人,这样才能成为超人英雄。而君君也想成为爸爸一样的超人英雄,把别人保护在身后。
當时,我被君君的话深深地感动了。我为自己没能及时倾听他的内心,真诚地向君君道歉,肯定了他愿意服务他人、做牺牲的想法,同时让君君带着他的记录,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让大家都能理解并体谅他的行为,再找到更好的合作方式,推进游戏。
(三)通过画语解读,评价游戏效益
我们都知道,游戏活动应该伴随着实时的价值判断,才能即时总结出游戏得失,为下一轮角色游戏活动提供经验支持。以往我们的评价,多数带着教师的主观因素,讨论“教师认为的问题”。其实,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评价反馈十分重要,只有他们才是真正投入游戏,有着最直观体验的人群。大多数幼儿在角色游戏后的绘画记录中,会详细描绘当天游戏时的开心情节,而部分幼儿会就游戏中材料的使用,或者游戏中的问题及困惑进行记录。此时,画语解读就将成为推进角色游戏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重视画语解读,据此搜集幼儿的自评结论,切实丰富游戏评价信息的渠道来源,鼓励幼儿自主点评游戏效益。如此,则可真正随着幼儿的现实需求,推进角色游戏开展,提升幼儿游戏水平。
壮壮当天的记录画了个医院、医生,还有个问号。我请他分享了他的问题。他说,今天他去了医院做医生,可是没有病人,他感觉有点无聊。没有病人,医生可以做些什么呢?我把问题抛给了幼儿。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有的说,可以在医院整理药品和病例;有的说可以带上医药包出诊;还有的说,可以给自己放假,留个电话号码在医院门上,有病人可以电话联系。接着,幼儿又开始就新的游戏情节讨论起游戏材料,壮壮豁然开朗,第二天便又看到他出现在了医院,而新的游戏情节也继续着。作为教师的我,也认真思考了幼儿的需求,重新提供了本轮角色游戏所需要的素材,支持幼儿的游戏推进。
二、画语解读,促幼儿游戏发展
(一)通过画语解读,满足表达愿望。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时间有限,在分享交流环节,会因此无法满足每个幼儿逐一分享的愿望。而有时,教师引导下的交流分享,也未必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此时,画语解读就成了幼儿另一种分享交流的可能。只要幼儿愿意,他可以把自己的游戏情节和游戏体验描绘下来,在自由活动时和同伴或教师分享。这样,既可以满足幼儿自主表达的意愿,也可以延续幼儿在游戏中的体验及快乐。比方说,教师当天选取的分享是关于游戏中的矛盾处理,而幼儿绘画记录的是自己游戏中积累的材料经验,如“选取了哪些合适的替代物来制作材料道具”,并没有机会在集体面前交流。那么,他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游戏体验,记录的过程,也是自我表达表现的过程,满足了幼儿自主表达的愿望。
(二)通过画语解读,支持系统表达。
角色游戏分享环节,教师常常困惑的一点,就是交流分享除了分享快乐、提升经验,能否可以拓展更多的价值?画语解读的形式不仅仅为了满足幼儿的表达愿望,更是幼儿自主表达表现的机会。幼儿先通过绘画,记录游戏中的心情、开心的事、和同伴之间的矛盾、问题的解决等,再通过与教师、与同伴的交流讲述,延续自己在游戏中的所想所获。此时,教师只要适时地提供表达方式的引导,如:讲述游戏过程或游戏方法,可以采用说明性讲述的方式,用更精炼的句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方法;讲述问题或困惑,可以采用描述性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等。这样,画语解读将成为支持幼儿语言发展的载体,用画面来帮助回忆经验,组织语言,形成系统的语言表述习惯。
(三)通过画语解读,提升游戏水平。
有时候在分享交流时,教师会不知道要分享交流些什么。确实,一个班上几十个孩子同时游戏,如果没有细致地观察孩子,对幼儿的游戏不了解,是很难做到对班上每一个孩子的游戏水平了如指掌。而“画语”解读可以帮助教师梳理出许多关于孩子游戏的宝贵信息,就如游戏中的影像资料搭配上幼儿内心的旁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游戏实际。所以我们认为,画语解读的形式对于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可以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幼儿可以在解读中与同伴分享经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特别是能在延续游戏兴趣的同时,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愿望:我接下来要玩什么游戏、是否还会继续今天的游戏、如何继续等。在这样循环往复的分享交流中,总结出新的经验,获得新的方法,提升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
总而言之,在学前教育阶段,角色游戏活动所起到的教育作用非常广泛,比如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幼儿的品格意识等,帮助幼儿可以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而在角色游戏中,积极尝试画语解读的形式,客观展现幼儿的游戏体会、游戏心得,可以帮助所有的孩子都有计划充分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共同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激发游戏的愿望,延续游戏中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顾天岚.集体游戏对大班幼儿绘画表现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张婷婷.幼兒美术创作中的游戏精神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