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侦探 大故事
2020-12-07黄姬
黄姬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飛速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中,笔者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在观察解读幼儿游戏行为的基础上,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自我发展,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并获得感性经验的提升。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幼儿游戏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侦探;游戏行为;幼儿园教学
一、活动实录
小泽拿着扭扭棒,昊昊拿着太阳花,旁边的小逾拿着吸管和插塑积木,晨晨拿着插塑积木,四人一起围在矮桌旁。只听小逾说:“你要捏很紧的,这里都粘上。”说着,自己还拿着积木在桌子边缘“扫描”了一下,并发出了“滴——”的声音。“好了”说完这句话,他和晨晨都站起来走开了。小泽和昊昊跟着他们,四人一起来到了走廊的柱子旁。小逾把吸管和积木放在柱子上,说着:“有犯罪嫌疑人的指纹。”说完,四人又走开,换到了其他地方。四人在那边也只是随意地看看玩玩,拿着手里的东西晃来晃去,显得无所事事。
识别与分析:
在游戏过程可以看到,幼儿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晰的认识,如幼儿在桌子旁“扫描”到发现柱子上“指纹”最后发现“嫌疑人”的行为,他们都是在做侦探“破案”的工作。过程中,他们也并不完全是单独的个体游戏,他们有简单的交流和互动。从游戏材料的选择上,幼儿使用了插塑积木、吸管等低结构材料进行了替代,体现了大班幼儿以物代物的能力。然而,从角色扮演上看,幼儿侦探角色的扮演其实都只是一个单一重复的动作,缺乏想象,没有组合连续的片段出现。可见,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存在一定问题。原因也不外乎这几点,首先是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幼儿对侦探的认识大多源于动画片,对他们而言,侦探意味着是一个爱动脑、聪明绝顶的人,因此他们对这样的角色是向往的、喜爱的,也是他们乐于去模仿和扮演的。然而在生活中,幼儿并不了解侦探破案的过程,因此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仅仅是简单的模仿,缺少自己的想法;其次是缺乏相关的游戏经验,此次的侦探游戏是幼儿第一次玩,此前没有任何游戏经验可供他们参考,因此幼儿是从零开始,一切都凭自己的主观;最后是个体的差异性,游戏中可见小逾是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问下来也得知这个游戏是他发起的,其他幼儿对侦探游戏的认识比他还少,因此活动中处于被动跟从的地位。
笔者的观点:
策略一:利用分享交流的环节,通过出示幼儿游戏的照片和视频,让幼儿回忆游戏情节,并引发其他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发表想法,共同讨论侦探要做些什么?还需要哪些材料?还想要怎么玩?等等。在讨论交流、集思广益的过程中,我们的分享变成了大型讨论会,幼儿对侦探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之后的自由活动中还会有幼儿继续去交流并延续侦探的话题,幼儿的兴趣被一次次地激发起来,也为下次的游戏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策略二:鼓励幼儿回家阅读各种有趣的侦探图书,并做相关的记录,方便下次来园可以和其他幼儿进行分享。小泽就从家里带了本《名侦探柯南》的漫画书,瞬间男幼儿都围着他,大家一起讨论着柯南的神奇道具、警察的询问等,幼儿在这样的互动中进一步了解侦探的工作、可能用到的工具等,丰富他们对侦探的认识和生活经验。
二、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游戏本质所决定的。” 游戏的过程是幼儿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是他们认识事物、感受生活的开始。在此次幼儿侦探游戏的过程中,笔者也有了几点自己的思考:
1.观察,从做幼儿最好的“观众”开始:通过观察,教师能了解到幼儿实际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教师能准确地寻找到幼儿游戏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在观察中,教师不应急于将自己认定的游戏目标、游戏内容灌输给幼儿,要时刻认识到游戏是幼儿的游戏,游戏满足的是幼儿的需要,因此做一个善于观察、安于做个最好的“旁观者”,做到放手,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捕捉游戏中的亮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记录,也许游戏中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分享,从做幼儿最好的“串联”开始: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也是游戏交流的主人。在集体分享前,先让幼儿和同伴在座位上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游戏;在集体分享中,教师有意识地请在游戏中观察到的幼儿对有趣的、有创意的、有困难的点进行交流,将有价值的亮点进行扩大,引发全体幼儿互动式地讨论和交流,使个体的经验分享到全体幼儿,引发思维的碰撞,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发展,推动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
3.支持,从做幼儿最好的“后勤”开始:有了观察和分享,教师的支持自然是少不了的。因此,教师不仅要深入观察和了解幼儿游戏现状,预测幼儿的发展水平,更要从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所及出发,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从高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废旧材料等,都可以进行及时的、不同程度的添加、删减和组合,不断吸引和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并有针对性地创设适宜的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和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参考文献:
[1]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2]徐则民,洪晓琴.走进游戏,走进幼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