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养正研学路,道法自然传文明

2020-12-07林炳红张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5期
关键词:大健康研学旅行

林炳红 张淳

【摘要】人的一生是一个整体,人与家庭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与国家、民族、社会也是一个整体。人生六阶段的教育都必须为学生的终身负责。在整体育人观的指引下,回归本源,回归朴素,严格依照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进行“大德育、大健康”的研学旅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少年养正;大德育;大健康;道法自然;研学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本着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宗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研学旅行要注重少年养正,为学生终身成长负责

人的一生是一个整体,人与家庭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与国家、民族、社会也是一个整体。人生六阶段的教育: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青年养志、中年养德、老年养福,它们也是一个整体,每个阶段的教育都必须为孩子的终身负责,为每个孩子的百年负责。

小学生正处在少年养正的关键时期,在整体育人观的指引下,回归本源,回归朴素,严格依照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根据不同年级段精心组织“大德育、大健康”的研学旅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君子之风,养浩然正气。

二、研学旅行要注重知行合一,从文化源头汲取智慧

大德育观就是指全过程、全方位、多维度地把整个人类群体当作一个人来进行教育。家庭教育是进行个体教育,学校教育是集中学习,社会教育难以“对症教育”,研学旅行则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能有效落实大德育观。

1.研学旅行要高度重视德育活动的内涵、目标、内容、手段、措施。结合地方特色,如,基于“东江文化”的小学研学旅行可以按惠州历史人文、惠州红色文化、惠州民俗文化分类组织活动,通过活动育人、课程育人、环境育人,达到德育成效。

2.研学旅行要把德的能量性作为统帅,慧、智、体、美、劳并举。全方位、浸泡式的育人模式,让更多的人受大德育的影响成长起来。在探索式研学旅行过程中不断培养知识积累经验、探索知识方法、生存能力等;在游览式研学旅行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在体验式研学旅行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体魄,磨炼意志。

3.研学旅行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研学旅行可以走向十字街头,让学生通过与人交流、调查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训练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考验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习互相帮助,关爱弱小。

4.研学旅行活动时大德育是贯穿始终的。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活动总结,引导学生写调研报告、做手抄报、进行自评互评,将大德育落到实处,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

三、研学旅行要注重道法自然,以健康身心守护家国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健康和教育是社会育人的两大范畴,相信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在学校教育中大健康观的定位和实施,上善治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医药文化、“治未病”思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都不是在教室里能弄懂想透的。

1.研学旅行可以走进罗浮山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中医药文明重回中国人的信仰的背景下带学生走进罗浮山研学旅行,就是把学生带进天然中草药基地。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认识中草药、采摘中草药、了解各种中草药的药效、寻找葛洪的“足迹”,学会简单的野外生存方法和自救自护技巧,明“上善治水”之理法,体“天人合一”之境界,悟“道法自然”之思想。

2.研学旅行可以走进中药馆

把学生带到中药馆,看中药柜的排列,观医者抓中药、称中药、包中药的过程,从中国传统的健康养生观出发,了解中医“治未病”原理,明“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之道,学“医者仁心仁术”之德。明白健康的维护存在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两种方式,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都会对心理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起到保障作用,使得健康的实效性大大加强。学会关心自己,关爱家人,体贴身边人。

3.研学旅行可以走进中医院

带领学生到中医院实地学习,通过医护人员的解说了解人体七经八脉,进行筋骨力道、肺活量、身体灵活性等训练,动作可观、效果可显,能够很直接认识到运动的程度、频率与作用效果内在的生理原理,从而“认识”自己、学会观察自己、懂得只有健康的体魄才是一切的保证。

4.研学旅行可以走进体育馆

毛泽东曾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把学生带进体育馆进行调研式和体验式相结合的研学旅行,学会几项体育运动,了解几项体育比赛,参加几项体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可以带来全民健康,带动周边的人运动起来,告别亚健康,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5.研学旅行可以走进工业区

现代工业为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创造了很多经济价值,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废气、污染物。而过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对人体的伤害日益加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长期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带领学生走进工业区进行调研式研学旅行,进行数据化分析,了解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让学生能为自身健康关注自然,提高责任担当,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6.研学旅行可以走进博物馆

研学旅行可以与“自然的恩典”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徒步行至博物馆,了解当地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带学生用双脚丈量一座城市的历史深度,用双眼品读一方水土的文化厚度,培養家国情怀,爱一方水土。立志传播文化,传承文明,道传中华,德播世界,共同守护人类命运共同体。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在整体育人观的统领下,进行“大德育、大健康”的研学旅行,寓教于乐,学游并重,研有所思,行有所获。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

[本文系惠州市教育科研2019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基于‘东江文化的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研究”(项目编号:2019hzkt02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12/t20161219_292360.html.

猜你喜欢

大健康研学旅行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大健康背景下贵州苗医药传承和创新途径的探索
全民共建共享“大健康”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大健康”时代到来了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