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参数对多边贸易协定影响的博弈分析

2020-12-07祝丹丹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26期
关键词:博弈关税

摘要:国际贸易中关税和贸易政策的选择直接影响国家利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建立技术非对称三国的博弈模型,研究政治参数对缔结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和中心-辐射型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对国家在不同政治因素影响下,如何选择贸易政策以及建立多边贸易协定提供分析方法。

关键词:多边贸易;关税;博弈;贸易政策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6-0028-04

一、引言

在国际贸易中,常运用贸易协定和关税壁垒使本国利益最大化。通过关税博弈选择最适合本国发展的贸易协定。Freund最先运用寡头竞争模型研究了多边合作对贸易协定的影响,解释了国家选择贸易协定的规律[1]。发展中国家总是有动机成立南南关税同盟(South-South Customs Union),在这种情况下,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结比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更困难[2]。因此在现有的贸易协定中,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心-辐射型自由贸易协定的数量更多。Kim运用四国寡头竞争模型,分析技术中等国家该怎样选择让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贸易协定,对三种自由贸易协定(FTA)情况下国家的社会总福利进行比较[3]。

本文使用技术非对称三国的寡头竞争模型,研究政治参数对多边贸易协定的影响。尤其是对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MFN)和中心-輻射型自由贸易协定(hub-spoke FTA)的影响,比较加入政治参数后参与各国的社会总福利。

二、基本模型

其中XAA表示A国企业在本国市场的产量,XBA是B国企业出口到A国的产量,XCA是C国企业出口到A国的产量。在加入了特惠国贸易协定,并且没有特惠待遇的情况下,A国的利润函数为:

其中ΠA表示A国的利润,ti是国家i征收的进口关税。B国和C国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利润函数用同样的方法定义。

每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函数是消费者剩余(CS)、生产者剩余(PS)和政府剩余(GS)之和。用α(α>0)表示政治影响的参数,来分析各国政府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本文接下来分别探讨政治参数对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MFN)和中心-辐射型自由贸易协定(hub-spoke FTA)的影响。

SWi表示中心-辐射型自由贸易协定里中心国是i的情况下,各国的社会总福利。本文中我们只讨论中心国是A国和B国的情况。

三、政治参数的影响

1.最惠国待遇协定下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在最惠国待遇协定影响下,各国的贸易政策要遵守最惠国待遇原则。那么各国向其他两国征收同样的进口关税。我们可以得到各国市场上企业的均衡产量。

假设 a=1,c=0,b=1, r =0.1,那么政治参数的影响可以被分为4种情况:

在三国政治参数相同并且同时变化的情况下,代入数值a=1,c=0,b=1, r =0.1后可得各国之间关税如下:

假设政治参数α数值大于0,我们可得随着政治参数数值变大,C国的社会总福利逐渐超过A国和B国,成为三国里社会总福利最大的国家。而A国逐渐成为三国里社会总福利最小的国家。

2.中心-辐射型自由贸易协定下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1)当A国为中心国的情况

中心-辐射型自由贸易协定分为三种,各国都可以作为中心-辐射型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心国。当A国为中心时,A国与B、C两国之间关税为0,B、C两国之间仍然互相征收关税。同理可得B、C国为中心时,与其他两国之间关税为0,而非中心国之间仍然互相征收关税。

本文中我们只讨论三国政治参数相同并且同时变化的情况下对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的影响。

①=1\*GB3在三国政治参数相同并且同时变化的情况

代入数值a=1,c=0,b=1, r =0.1后可得各国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政府剩余。最终可由式(3)得各国的社会总福利如下:

假设政治参数α数值大于0,我们可得随着政治参数数值变大,C国的社会总福利逐渐超过A国和B国,成为三国里社会总福利最大的国家。而B国逐渐成为三国里社会总福利最小的国家。分析消费者剩余发现,A国的消费者剩余不受政治参数变化的影响,是一个固定值。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B国和C国的消费者剩余逐渐变小。分析生产者剩余发现,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三国的生产者剩余都随之逐渐变大,并且C国逐渐超过其他两国。分析政府剩余发现,作为中心国的A国,政府剩余为0。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B国和C国的政府剩余逐渐减小,甚至变为负值。

②只有A国受政治参数影响的情况

代入数值a=1,c=0,b=1, r =0.1后可求出各国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政府剩余。最终可由式(3)得各国的社会总福利如下:

假设政治参数α数值大于0,我们可得随着政治参数变大,A国的社会总福利逐渐变大。其他两国的社会总福利是固定值。三国的消费者剩余和政府剩余是固定值,B、C两国的生产者剩余是固定值。只有A国的生产者剩余随着政治参数的变化不断变化,从而影响A国的社会总福利变化。

③只有B国受政治参数影响的情况

代入数值a=1,c=0,b=1, r =0.1后可求出各国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政府剩余。最终可由式(3)得各国的社会总福利如下:

假设政治参数α数值大于0,我们可得随着政治参数变大C国的社会总福利逐渐超过A国和B国,成为三国里社会总福利最大的国家。分析消费者剩余发现,A国的和C国的消费者剩余是一个固定值。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B国消费者剩余逐渐变大。分析生产者剩余发现,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三国的生产者剩余都随之逐渐变大。分析政府剩余发现,A国政府剩余为0,C国是一个固定值。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B国的政府剩余逐渐减小。

④只有C国受政治参数影响的情况

代入数值a=1,c=0,b=1, r =0.1后可求出各国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政府剩余。最终可由式(3)得各国的社会总福利如下:

假设政治参数α数值大于0,我们可得随着政治参数变大B国的社会总福利逐渐超过A国和C国,成为三国里社会总福利最大的国家。分析消费者剩余发现,A国的和B国的消费者剩余是一个固定值。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C国消费者剩余逐渐变大。分析生产者剩余发现,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三国的生产者剩余都随之逐渐变大。分析政府剩余发现,A国政府剩余为0,C国是一个固定值。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B国的政府剩余逐渐减小。

(2)当B国为中心国的情况

当B国为中心时,B国与A、C两国之间关税为0,A、C两国之间仍然互相征收关税。假设 a=1,c=0,b=1, r =0.1,那么政治参数的影响可以被分为4种情况:

①=1\*GB3三国政治参数相同并且同时变化的情况

通过与上文同样的方法计算可得,假设政治参数α数值大于0,随着政治参数变大C国的社会总福利逐渐超过A国和B国,成为三国里社会总福利最大的国家。B国的消费者剩余是一个固定值。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A国和C国的消费者剩余逐渐减小。分析生产者剩余发现,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三国的生产者剩余都随之逐渐变大。分析政府剩余发现,B国政府剩余为0。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A国和B国的政府剩余逐渐减小。

② 只有A国受政治参数影响的情况

假设政治参数α数值大于0,随着政治参数变大C国的社会总福利逐渐超过A国和B国,成为三国里社会总福利最大的国家。B国和C国的消费者剩余是一个固定值。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A国的消费者剩余逐渐减小。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三国的生产者剩余都随之逐渐变大。B国政府剩余为0,C国是一个固定值。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A国的政府剩余逐渐减小。

③ 只有B国受政治参数影响的情况

假设政治参数α数值大于0,A国和C国的社会总福利是一个固定值。随着政治参数变大,B国社会总福利逐渐增大,超过其他两国成为三国里社会总福利最大的国家。三国消费者剩余都是固定值。A国和C国的生产者剩余是一个固定值。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B国的生产者剩余随之逐渐变大。三国的政府剩余都是固定值。

④ 只有C国受政治参数影响的情况

假设政治参数α数值大于0,随着政治参数变大A国的社会总福利逐渐超过B国和C国,成为三国里社会总福利最大的国家。A国和B国的消费者剩余是一个固定值。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C国的消费者剩余逐渐减小。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三国的生产者剩余都随之逐渐变大。B国政府剩余为0,A国是一个固定值。随着政治参数的数值逐渐变大,C国的政府剩余逐渐减小。

四、结论

通过技术非对称三国的寡头模型,本文研究了政治参数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主要分析了政治参数对签订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MFN)和中心-辐射型自由贸易协定(hub-spoke FTA)的情况下参与各国社会总福利的影响。通过构建模型计算了在不同政治因素影响下,社会总福利和它的组成部分的变化。尤其在中心-辐射型自由贸易协定的情况下,研究发现在政治参数相同的时候,欠发达地区总是具有最高的社会总福利,而中心国的社会总福利总是低于欠发达国家。而当只有一个国家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社会总福利最大的国家总是不断变化,随着模型设定的情况而改变。当中心国拥有中等技术水平,并且只有一个国家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那么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国家会成为最大受益者。这说明当一个国家拥有较高技术水平,当它和较低技术水平的国家签订中心-辐射型自由贸易协定并且不做中心国,会容易获得高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1]Freund,C.Multilateralism and the endogenous formation of the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2000,(52):359~376.

[2]Nath,H.K.and Yildiz,H.M.The implications of a south-south customs union on tariffs,welfare,and the prospect of global free trade.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ies[J].2010,27(1),75(17).

[3]Kim,Y.H.The optimal path of regional economic.Integration between asymmetric countries in the North East Asia.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J],2005,(27):673~687.

[4]Das,S.and Ghosh,S.“Endogenous Trading Bloc Formation in a North-South Global Economy”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J],2006,39(3):809~830.

作者簡介:

祝丹丹,信阳农林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博弈关税
欧盟对美输欧飞机征收15%关税
中美贸易战升级:中方6月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太阳能电池加征关税至25%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试行开展 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
博弈与共振:涉警网络舆情关键点研究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视角下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