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余子繁殖山药的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020-12-07许念芳宋计平孙胜楠姚甜甜刘少军付在秋焦健李朝霞张宴萍岳林旭

天津农业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山药栽培技术产量

许念芳 宋计平 孙胜楠 姚甜甜 刘少军 付在秋 焦健 李朝霞 张宴萍 岳林旭

摘    要:以“伊势芋”山药的零余子为试材,进行三因素田间试验,研究零余子大小、腐殖酸肥和多效唑对山药生长、地下部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余子大小对山药的生长、地下部形态特征及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与1~1.5 g零余子相比, 2.0~4.0 g的零余子出苗期提前7 d,出苗率增加36.80%,达到90.63%,植株较粗壮,长势旺盛,块茎长、块茎粗、单株块茎质量和产量显著增加,有效薯率增加150%,达到100%,产量达到47 798.85 kg·hm-2;叶面喷施腐殖酸肥可以增加1~1.5 g零余子繁殖种栽的有效薯率,增加幅度为33.33%;叶面喷施多效唑与共同施用腐殖酸和多效唑均可以增加1~1.5 g零余子繁殖种栽的有效薯率,增加幅度均为16.68%;叶面喷施腐殖酸肥和多效唑对2.0~4.0 g的零余子的块茎长、块茎粗、单株块茎质量、有效薯率和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山药;零余子;栽培技术;生长;产量

中图分类号: S632.1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0.09.016

Abstract:Study the effects of bulbil size, humic acid fertilizer and paclobutrazol on growth,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cs and yield of Yam were carried through using 'yishiyu' yam as test material,seting field experiment with three facto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ulbil size had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growth,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cs and yield of 'yishiyu' yam. Compared with 1~1.5 g bulbil, the emergence period of 2.0~4.0 g bulbil was seven days earlier, the emergence rate was 90.63%, increased by 36.80%, the plant was strong and vigorous, the tuber length, tuber diameter, tuber weight per plant and yiel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effective tuber rate was 100%, increased by 150% , the yield reached 47 798.85 kg·hm-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uber length, tuber diameter, tuber weight per plant and yield between the treatments of spraying humic acid fertilizer on leaf surface and no spraying. Spraying humic acid fertilizer on leaf surface could increase the effective tuber rate by 33.33% in 1~1.5 g bulbil. Paclobutrazol and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humic acid and paclobutrazol could increase the effective tuber rate by 16.68% in 1~1.5 g bulbil. The effect of paclobutrazol , humic acid and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humic acid and paclobutrazol on tuber length, tuber diameter, tuber weight per plant, the effective tuber rate and tuber yield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on-spraying in 2.0~4.0 g bulbil.

Key words: yam; bulbil; cultivation techniques; growth; yield

山藥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高效经济作物[1-3],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需种量也增多,但由于山药为无性繁殖作物,生产上用种主要为芦头、块茎和零余子,山药芦头具有快速出苗的优点,但是由于常年的连作,芦头携带的病虫害越来越多,种性退化[4-5],对生产上造成较大的损失,而采用块茎种植存在出苗晚、易腐烂出苗率低和用种成本较高的问题[6-7],零余子是山药地上茎部叶腋间着生的气生变态茎,也叫珠芽[8-9],可以用来更新山药种栽[10],解决山药种性退化的问题,而且成本较低,因此,采用零余子繁殖种栽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11],但由于零余子本身质量较小,第一年生产的种薯较小,有效种薯率较低。腐殖酸肥是绿色无公害肥料,具有改良土壤、促进作物增长和增产增效的作用[12],刘增照[13]研究认为,叶面喷施浓度为0.34 g·L-1的腐殖酸肥可以有效增加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多效唑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延缓生长,缩短节间,增加抗逆性和提高产量等作用,罗坤[14]研究认为,用0.15 g·kg-1 多效唑叶面喷施甘薯,能适当抑制薯蔓生长,明显增加薯块产量。本研究通过对零余子大小、腐殖酸肥和多效唑对零余子繁殖种栽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零余子繁殖种栽的高效栽培技术,旨在为山药种栽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与试验地点

试验材料选用日本山药伊势芋的零余子,于2019年4月15日种植在高密市呼家庄单位试验田中,该地块为沙壤土,肥力中等,气候适宜,灌溉和交通便利。腐殖酸肥选用山东创新腐殖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金溢田叶面肥,水溶性腐殖酸含量≥40 g·L-1,氮、磷、钾总含量≥200 g·L-1,微量元素总量≥5 g·L-1,使用时稀释800倍液。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方案,设三因素(零余子大小、腐殖酸、多效唑)两水平,8个处理,三次重复,共计24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面积为3.6 m2,株距0.05 m,行距0.8 m。挑选1~1.5 g和2.0~4.0 g 2个质量等级的山药豆,1~1.5 g零余子种植在1~4处理中,2.0~4.0 g 零余子种植在5~8处理中;在山药生长期(6月底到7月初)、地下块茎膨大期(7月底到8月初)、生长后期(8月底到9月初)分别对3、4、7、8处理进行叶面喷施腐殖酸肥2次,每次间隔10天,其他处理用清水代替;在山药块茎膨大期,用0.1 g·L-1(该浓度为本课题组前期筛选所得的最佳浓度)的多效唑水溶液叶面喷施山药,每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具体试验设计方案见表1。

1.3 数据记录与指标统计

待零余子出苗后,定期观察记录各小区的出苗情况和生长情况,统计各小区的出苗期和出苗率;待山药种薯收获时,除去上面的土,每个小区随机选取10株有代表性的种薯,统计各小区山药种薯的形态指标,包括块茎长、块茎粗和有效种薯(有效种薯是指薯块质量≥100 g)率。用直尺和游标卡尺分别量取块茎长和块茎粗;用精度为0. 1 g的分析天平分别称取山药块茎的总鲜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零余子大小对种栽繁殖的影响

2.1.1 零余子大小对山药出苗和长势情况的影响 由表2可知,零余子大小对山药种栽的出苗和生长影响较大, 1~1.5 g零余子出苗期为6月10日,出苗率为66.25%,植株细小,长势较弱;2.0~4.0 g出苗期为6月3日,比1~1.5 g的零余子出苗期早7 d,出苗率增加36.80%,达到90.63%,植株较粗壮,长势旺盛。

2.1.2 零余子大小对山药地下部形态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3中的处理1和处理5可以看出,零余子大小对山药种栽的影响较大,2.0~4.0 g的零余子比1~1.5 g的块茎长、块茎粗、单株块茎重和产量显著增加,有效薯率达到100%,比1~1.5 g零余子有效薯率增加150%,产量达到47 798.85 kg·hm-2,因此2.0~4.0 g的零余子更有利于繁殖山药种栽。

2.2 叶面喷施腐殖酸肥对零余子繁殖山药地下部形态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3中的處理1、3、5、7可以看出,叶面喷施腐殖酸对山药种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1~1.5 g零余子,叶面喷施腐殖酸的处理比不喷施的块茎长、块茎粗、单株块茎质量和产量无显著差异,有效薯率增加33.33%;对2.0~4.0 g的零余子,叶面喷施腐殖酸的处理比不喷施的块茎长、块茎粗、单株块茎质量和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有效薯率均达到100%。由此可知,叶面喷施腐殖酸肥可以增加小零余子繁殖种栽的有效薯率。

2.3 多效唑对零余子繁殖山药地下部形态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3中的处理1、2、5、6可以看出,叶面喷施多效唑对山药种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1~1.5 g零余子,叶面喷施多效唑的处理比不喷施的块茎长、块茎粗、单株块茎质量和产量均无显著差异,有效薯率增加16.68%;对2.0~4.0 g的零余子,叶面喷施多效唑的处理比不喷施的块茎长、块茎粗、单株块茎质量和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有效薯率均达到100%。由此可知,叶面喷施多效唑可以增加小零余子繁殖种栽的有效薯率。

2.4 腐殖酸和多效唑共同施用对零余子繁殖山药地下部形态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3中的处理1、4、5、8可以看出,叶面共同施用腐殖酸和多效唑对山药种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1~1.5 g零余子,叶面共同施用腐殖酸和多效唑的处理比不喷施的块茎长、块茎粗、单株块茎质量和产量均无显著差异,有效薯率增加16.68%;对2.0~4.0 g的零余子,叶面共同施用腐殖酸和多效唑的处理比不喷施的块茎长、块茎粗、单株块茎质量和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有效薯率均达到100%。由此可知,叶面共同施用腐殖酸和多效唑可以增加小零余子繁殖种栽的有效薯率。

3 结论与讨论

山药零余子可以用来更新品种,防止种性退化[15-16],零余子繁殖山药种栽,受很多因素影响,饶贵珍和吴亚宏[17]研究发现,大零余子比小零余子出苗快且出苗率高,产量可增加50%,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于建勇[18]和王军民等[19]研究发现,多效唑可以使茎蔓短粗、叶色浓绿,抑制零余子的生长,从而增加山药地下块茎产量,增产在10%左右。本研究得出:零余子大小对山药种栽的出苗和生长影响较大,2.0~4.0 g出苗期为6月3日,比1~1.5 g的零余子出苗期早7 d,出苗率增加36.80%,达到90.63%,植株较粗壮,长势旺盛;2.0~4.0 g的零余子比1~1.5 g的块茎长、块茎粗、单株块茎质量和产量显著增加,有效薯率达到100%,比1~1.5 g零余子有效薯率增加150%,产量达到47 798.85 kg·hm-2。腐殖酸肥和多效唑单施与配施均可增加1~1.5 g零余子繁殖种栽的有效薯率,但对其块茎长、块茎粗、单株块茎质量和产量均无显著性增加。零余子繁殖种薯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生产上应优先选用大零余子进行繁殖种薯,对于零余子较小的品种,可以通过叶面喷施腐殖酸肥和多效唑来增加种薯的有效薯率。

参考文献:

[1]谢兴源.山药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价值[J].现代农业科技,2009(6):76-77,80.

[2]李佳.长山药的生态配方施肥技术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2.

[3]许念芳,岳林旭,刘少军,等.山东地区山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瓜菜,2016,29(5):37-38,45.

[4]韦本辉,唐荣华,韦威泰,等.广西淮山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3(1):7-8,12.

[5]周锁奎.山药“优种大株零余子”快速繁殖法研究[J].园艺学报,2006(3):533.

[6]李晓龙,臧传江,付在秋,等.零余子大小对山药生长产量的影响[J].种子科技,2019,37(16):32-33.

[7]梁淑贞,丰锋.淮山薯催芽条件的优化[J].作物杂志,2012(3):119-122.

[8]龙雯虹,郭华春.薯蓣零余子的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486-489.

[9]阿宁.山药的零余子和栽子[J].西北园艺(蔬菜),2013(2):49-50.

[10]南怀林,刘建平,王耀琴,等.山药零余子直接播种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2):226-228.

[11]韦本辉,唐荣华,韦威泰,等.淮山零余子不同贮藏方式对出苗及苗期生长影响的研究[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4(1):28-30.

[12]李小玉. 不同用量腐殖酸肥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6.

[13]刘增照. 腐殖酸肥在几种果树和作物应用效果的研究[D].咸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4]罗坤.甘薯分枝结薯期叶面喷施多效唑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7(9):104-106.

[15]赵冰,吴晓嫄,江晓云,等.山药零余子栽培特性的初步研究[J].特产研究,2003(1):1-3,12.

[16]田帅,薛伟,吕婧娴,等.山药品种大和长芋种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16):156-157.

[17]饶贵珍,吴亚宏.山药零余子不同处理对出苗及产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2000(11):36-37.

[18]于建勇.山药丰产栽培技术[J].种植园地,2003(11):4-5.

[19]王军民,李创珍,何龙飞,等.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对山药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2(12):1636-1638.

猜你喜欢

山药栽培技术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治病山药 美味山药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山药提早上市栽培技术
我的“魔法山药”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