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四大特点
2020-12-07王双双
王双双
摘要:数字媒体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专业,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其跨学科的培养内容和与时俱进的培养方式符合现代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媒体发展方向,受到了来自多方的关注。美国作为数字媒体专业设置相对较成熟的国家,其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值得我国高校参考。本文通过梳理美国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就业去向四大方向,总结美国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期对我国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参考性作用。
关键词:美国高校 数字媒体专业 人才培养
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創新应用和产业下沉,美国数字媒体产业的市场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的相关专业,致力于为市场输送数据新闻记者、数字编辑、数字媒体市场专员等人才。经过多年实践,美国已经有近220所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据清华大学发布的《2018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传媒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而其中数字媒体行业的一个分支电视卡通,每年就可以创造20亿元的效益,可见数字媒体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就现状来讲,我国高校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课程设置、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就业对接等方面都处于摸索阶段。据人民网2018年的预测,未来5~6年内,整个产业将会出现上百万的人才缺口。因此,加强国内外成功经验与模式的总结学习,对于我国高校形成现代化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交叉性的跨学科课程设置
由于数字媒体专业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之时,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以学科特点为导向。例如,在美国各高校中,数字媒体文学硕士专业的教育课程通常有两点共性:一是注重传统的媒体知识教育,如广播与数字新闻写作、大众媒体与应用等;二是注重传媒史学研究,如开设媒体理论、媒体史等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的课程。而在理学硕士的专业培养中,其课程更多关注于工科类课程,将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作为指导性的工具来指引学生深入了解技术和科学。因此,相对于文学和艺术硕士,理学硕士能够获得专门的计算机技术教育,这为他们提供了更具实操性和技术性的能力培养方案,让他们在具体操作中更注重“器”而非“术”。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数字媒体专业,除了专业课程外,还设置了12门计算机科学课程、7门社会人文科学课程、6门数学课程和4门自然科学课程。
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在数字媒体专业设置上,不仅强调跨学科性,而且强调应用性。学校非常欢迎具备多元学科背景的学生申请数字媒体硕士培养项目,并设置了具有较强开放性的课程,鼓励学生学习法律、政治等“超纲”课程。此外,学校鼓励学生亲自经营媒体,或者为学生提供各类实习机会。最重要的是,学校还为学生配备了最先进的数字媒体生产设备和编辑实验室,学生只要制作出优秀作品,就有机会在专业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作品。
跨学科的特点让高校的课程设置呈现出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和灵活性,为了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规划需求,美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更为个性化、灵活化,并不因为学习方向或者专业设置而强迫学生对某些课程进行学习,他们更多的是鼓励学生主动选课,只要所修的学分足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
二、数字媒体技术的课堂下沉
结合数字媒体的专业特点,美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了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在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图书与数据库资源信息化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真正实现了数字媒体技术的课堂下沉。
美国高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畅通交流。美国高校大多设有多个教学平台,如Sakai、Canvas、Blackboard等,师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开展更为深入、广泛的学习交流和互动探究,同时还会设置许多网页制作、音视频编辑、编程语言等技术性课程,要求学生展开线上自主学习,打造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教学共同体。
美国高校对数字媒体技术与设备的运用,既是其培养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一大特色,也是教学培养的一大途径。如美国罗格斯大学里就采用了一种新兴的“答题遥控器”模式,老师实时出题之后学生当场选择答案,之后系统不仅会自动与正确答案进行对比分析,还会将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反馈到师生的终端。教师可以直接利用分析数据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既可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生的数字媒体观念也能够得到培养,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渗透式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除了在课堂上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展开互动交流外,美国高校还借助社交媒体对课堂进行拓展,学生课下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利用特定标签参与课下讨论,这就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强渗透性的数字教学场域,让学生在网络学习场景中全面把握有关数字媒体的知识技能,并通过使用数字媒体促进知识的内化迁移。
三、多元动态的教学环境
美国由于其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大多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数字媒体教育专业更是如此,这种小班培养模式能够在多元性和动态性上形成突出优势。通过对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等的调查发现,其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的师生比例都高于1∶2,甚至会出现教师比学生多的状况。小班教学这一特点正适应了数字媒体专业的需要。数字媒体专业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专业问题,而美国高校在给予学生较高的学习自由的同时,通过较高的师资配比来弥补自主学习可能存在的弊端,让学生能在保证自主性的同时享受到较好的师资资源支持。
另外,就实习平台而言,数字媒体专业是实操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利用高校资源为学生求得实习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巩固,还可以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实际的专业工作当中,以现实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指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不仅为学生开设了数字媒体实验室,还为专业学习研究活动提供了硬件支撑和优越的技术环境。美国罗格斯大学更是在2017年就开设了大数据工作坊。该工作坊持续两个月,由学界业界的精英带头,每周进行一次前沿知识的培训和实操。
针对学生具体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兴趣,美国高校还会配备校级和学科专业两个级别的就业指导服务,其中,学校层面提供基本的職业技能培训,如面试技巧、修改简历、企业见面会的开办等,而本学科专业则开展与工作更加对口的专业辅导活动,学生可以在与学校就业中心合作的企业中获得实习机会,在实习的过程还可以获得学分。这种以实际的实践活动代替校园学习活动的模式,让学生的发展更踏实,更适应于社会。
四、全面多向的就业去向
美国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三类:一是影视制作领域,二是新闻传播领域,三是技术设计与研发领域。流向影视制作领域的人才大多在学校的数字媒体专业培养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如音频、视频制作的技能,这些人才在进入电影、动画和新兴科技公司等行业后,无疑能凭借自身跨学科的优势,为供职单位带来较高的效益。而绝大多数的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生流向了新闻传播领域,他们大多从事与媒体、传播相关的工作,如制片人、制作人、新闻主播、编辑、撰稿人、广告专员等,而且由于提供数字媒体专业教育的高校分布地域不同,这些人才往往分布在全美各个城市。此外,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特别是接受理科硕士生培训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方向更倾向于数字媒体的技术设计与研发,关注用户体验和用户交互设计、三维建模和动画、视频游戏开发、软件工程、手机程序应用开发等领域,会将互动电视生产商、网页设计师、开发人员、信息架构师、教育家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而这种全面多向的就业去向,与其完善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有着直接关联。
美国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有着非常成熟的校企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就业导向等方面都处于深度合作状态,如美国罗格斯大学就与强生公司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许多课程由企业员工任教,从总部副总裁到媒体专员,会开设不同类别、层次的课程。在这些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能全面参与到地方非营利性机构的社交媒介方案设计中,并有机会直接同媒体总监交流学习。另外,每年春秋两季,美国高校都会组织开展大型就业招聘会,数字媒体的专业也有对口的招聘会。不管是校级就业指导还是院级就业指导,都设有人性化的预约服务,学生可以得到教师一对一的指导,为其职业发展和就业准备提供全程保障。
五、结语
在多媒体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数字媒体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具有其发展的必然性。美国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在模式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提供了借鉴。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学科的跨专业性质和信息化特点,按照现实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安排。在这方面,高校要承担起数字媒体专业教育培养的重担,要通过创新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指引学生的就业。无论是前端的技术创新工作,还是传统媒体的职业选择,在数字媒体教育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极高的社会适应力,还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周剑.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创作人才培养研究[J].出版广角,2019(24).
[2]熊敏,肖燕雄.“数字优先”背景下美英报业组织结构变革的路径与启示[J].中国编辑,2019(12).
[3]孙姓.新时代数字媒体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J].青年记者,2018(35).
[4]刘志刚.新时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新转向及其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