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党校的职能探析

2020-12-07王茉

新丝路(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

摘 要:党校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担负着思想武装、能力提升、理论创新、决策咨询等重大职责使命;要不断强化党校职能定位,着力打造思想武装的主阵地、能力培训提升的主渠道,理论研究创新的主力军;要把握党校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工作切入点,强化使命意识,体现主流价值,服务重大战略,推动有机结合,提高党校工作的影响力。

关键词:国家治理;职责职能;党校管理

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国家治理的重要会议,会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全会刚一闭幕,中共中央就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那么,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哪些独特的作用,担负着什么样的职责使命,本文对此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一、党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职责使命

党校是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与一般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不同,党校的培训教育对象是特定的,主要承担着党员干部的培训轮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 [1]等职能。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条例》要求,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各级党校承担的职责使命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1.传播理论知识,强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武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遵循。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2]党校承担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学员的首要使命。在党校教学工作中,要坚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突出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和重点论述,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政治能力和执政本领,夯实学员的思想理论基础,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要大力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入脑入心,武装党员干部,保证真学、真懂、真信、真干,有力指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二是通过全面深入系统的理论阐释和有效传播,强化理论武装,在全社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汇聚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大正能量。

2.加强培训轮训,提升党员干部的国家治理能力

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中国的执政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在党,根本在干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必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具备胜任新时代“中国之治”要求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党校承担着培训轮训、提升能力的重任。国家治理能力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涵盖了改革、发展與稳定,内政、外交与国防,治党、治国与治军等诸多方面。对党员干部来说,虽然并不要求他一定是是一个全才和通才,但对于他所从事或分管的工作领域来说,必须是专业方面的全才或通才。

3.开展理论研究,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创新

《条例》要求党校要发挥“理论建设”的作用。[3]党校的工作“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4]这里的“科研”主要指党校的理论建设与创新工作。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校的理论创新更加不能缺位。党校理论创新的最大特色,就是要有政治自觉和政治站位,无论是研究国家治理的哪个课题,都要落到政治结论上。不仅要讲清中央精神“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讲清中央精神的理论逻辑;要帮助学员从理论上弄清楚问题的本质,让学员学到理论分析的方法。

党校理论创新要有“三度”:一是理论创新要有高度。对于陕西各级党校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党校教学、科研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二是理论成果要有深度。要坚持党校科研工作面向大众、服务群众,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理论本土化的深度研究,特别是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把党的最新理论与陕西和西安高质量转型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催生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陕西化、西安化成果,充分体现本土化理论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三是理论宣传要有温度。党校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讲好“西安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架起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之间的桥梁,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强化党校职能定位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党校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党校创新发展的使命,也提供了加强党校发展的机遇。党校要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把握机遇,勇担使命,与时俱进,奋力建设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型党校,确保党校真正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武装的主阵地、能力培训提升的主渠道和理论研究创新的主力军。

1.发挥党校优势,打造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武装的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校姓党”的党校治理核心思想,充分表明思想引领是党校的最大政治优势。党校在强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理论武装实践中,要主动扛起大规模、严肃解读重大思想理论的职责,努力打造国家治理现代化重大思想理论的教育主阵地;要把握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努力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重大思想理论的宣传主阵地;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好方向和导向,筑牢先进文化之基,守好政治安全防线,树立正确价值理念,拓展科学理论覆盖,有效巩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文化主阵地。要让党的旗帜在党校阵地高高飘扬。

2.推进战略升级,打造国家治理能力培训提升的主渠道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对作为培训轮训干部主渠道的党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校必须明确,通过加强培训轮训提升党员干部的国家治理能力,是现阶段党校的基本职责和战略任务。为更好地承担党员干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职责使命,党校应不辱使命、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以建设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党员干部教育、科研平台为主攻方向,以传输思想、传播知识、传授方法、传导学风为主要任务,发展和形成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党员干部培训新方式,全力推进党校发展战略升级发展。要以新作为构筑党校新优势,努力提升党校的引领力、影响力、公信力,扩大党校培训干部的影响力版图;要大力加强党校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和引导党校人时刻牢记使命、肩负职责、严守纪律、提高素质,在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的党校干部队伍实践中砥砺奋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铁军。

3.把握时代命题,打造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创新的主力军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5]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重大命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党校人都要以理论创新为己任。一是党校要努力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研究重镇。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重要思想为统领,按照省委、市委要求,聚焦新时代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題,深入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研究,为丰富和发展党的国家治理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智力支持。二是党校要努力成为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研究和解读宣传的主力军。理论学习务必求深求准,研究阐释务必解惑解渴,宣传教育务必走心走实,尤其要立足陕西省和西安市的政治优势、地理优势、人文优势,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为省、市争当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的排头兵,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党校要努力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研究创新的排头兵。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深刻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是推进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定海神针”,深刻理解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系列重大问题,深刻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三、把握党校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工作切入点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各级党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思想建设为重点,以有力措施为抓手,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多方面推进党校职能作用的发挥,不断提高党校工作的影响力。

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

一要强化使命意识,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更好承担党校职责。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党校工作的职责使命,切实加强培训轮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等多方面工作。要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承担好国家治理中的党校使命,发挥好国家治理中的党校作用,以职责使命推动国家治理,以国家治理中的有效作为来检验和体现职责使命。

二要服务重大战略,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推进党校治理现代化。在发挥好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党校的思想武装、能力提升、理论创新、决策咨询等作用的同时,要完整准确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国家治理的理念,按照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提高对各级党校发展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现代化的认识,大力加强和改进党校治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推进党校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三要推动有机结合,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加快党校发展。要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契机,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把党校自身发展建设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把发挥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党校作用与推进党校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与提高党校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结合起来、与提高党校干部队伍素质结合起来,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机结合、有效互动、有力提升。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的通知,2019

[2]《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第二条

[3]《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第三条

[4]何毅亭.党校教员要用好“三支笔”.党政干部参考,2017.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7

作者简介:

王茉(1968--)女,陕西周至人,研究生学历,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编辑部讲师,研究方向:财政经济理论。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刑法保障的功能性耦合
发挥审计在国家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和保障作用研究
基于国家治理角度的国企审计有效路径分析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与实现途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出版业发展理念与目标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