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运用新媒体辅助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冰

2020-12-07孙思聿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新媒体高中语文

孙思聿

摘要: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作文教学存在着写作模式单一、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厚等问题。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如何让单一的作文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形成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广大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微信辅助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出发,聚焦信息化作文教学现状,提出微信等新自媒体平台辅助作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策略

在互联网2.0到来的时代,个人媒体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促使新媒体蓬勃发展。形形色色的新媒体对于教育领域也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直接体现,是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手段。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不仅仅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诉求。语文作为一个涉及听、说、读、写的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语文学科的学习当中,也有很多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作为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学生,增强其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身边的各种资源机会去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是大势所趋。

一、微信应用于作文教学的依据

(一)新课标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专门设置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课标要求教师要找寻学生感兴趣的媒介应用领域,创设场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

微信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被当代社会普遍接受,且被学生普遍使用,但是在语文作文教学实践领域中的应用还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引导和研究。要引导学生利用好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作文中有料可写,有东西可以思考。以微信为平台来展示学生的习作,改变作文评改方式,能加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建构主义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 constructivism)是一种认知心理學的理论,也是关于学习和知识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别人的帮助,或者通过不同手段获取不同资料而习得的。学习者利用符号、语言、媒介等方式进行建构学习,并将外显的社会文化知识内化为个体的经验,事实上也是一种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微信作为高中作文教学的工具,能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丰富的资源收集素材,及时了解时事资讯和时事评论,还能够提供许多自媒体平台让学生开展写作和展示自己的习作,实现学生对作文的主动建构,为高中作文教学增添新颖方式。

二、微信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本课题组聚焦山区作文教学,希望针对随着本地区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但新媒体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提供一些在作文教学上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策略思路。以笔者任教的D中学为例,本校已经基本普及希沃一体机教学,但是真正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大都是年轻教师,而本校所有的教师都会使用微信,尽管学校非常不赞成学生在学校使用智能手机,但不可否认的是微信已经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交流手段。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合理利用新媒体手段辅助语文作文教学,尽力解决山区学生长期处于教育资源匮乏、教育信息闭塞的现状,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效率。

根据我们课题组对本地几所中学的问卷调查(有效卷894份)中发现,高中生在作文学习中有以下几种现象。

1.学生写作动力不足。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学生都表示自己对于写作兴致不高,以完成任务为主,平时也比较少主动练笔。而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之所以对写作没有兴趣是因为没有内容可写。2.写作素材来源匮乏。基本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表示自己都是通过看一些作文书和教师课堂上提供的素材积累作文素材,较少利用网络资源。3.学生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写作接受度高。有不少学生都曾经尝试过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微作文写作。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师在平台上展示其作文也是赞同的。

从以上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写作并不是完全抵制或者厌恶至极,更多的是希望有一个新的渠道让他们能够有话可写,能够有动力去写,那么,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将学生熟悉的微信来辅助作文教学,特别是用于素材的收集和课后作文展示。

(二)微信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综合性最强的部分,也是学生和教师头疼的部分。合理利用新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能够一定程度改变以往依靠“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和一张嘴巴”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如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能推敲、锤炼语言,能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

近年来,高考命题思路逐渐强调加强学生的情境设计,2020年4月发布的全国高考命题思路也延续之前,提出了要“优化试题的情境设计”。情境设计这个命题思路在作文中就体现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上,任务驱动型作文并不是一种命题思路,也是一种情境写作的意识,面对多样的,甚至有争议的材料,学生是不是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体现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情境下问题的能力。要培养这样的能力,首先学生要学会收集资源,背诵一些经典人物的素材在现在的高考命题思路下已经行不通了。

微信公众号在2012年问世以后,面向全社会开放注册功能至2019年,保持稳定推送的微信公众号有749500个官方或个人账号,主要类别按照内容分为文化、百科、健康、时尚、情感、教育、文摘、职场等,影响力排名前五的微信公众号月平均累计阅读量超过2139万次。

在微信如此大的影响力下,它吸收了大量以传统媒体机构为代表的持续、稳定产出优质内容的微信公众号,只要正确甄别,学生完全可以借助公众号的平台,网罗收集各方时事资料或语文学习资料,并能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有一个系统深入的思考。要知道光从课本、课堂或者资料书是没办法完成如今的作文教学的,作文教学中非常需要学生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我们也将此称为“前写作”阶段,就应该是先大量地涉猎各种资源,并通过信息整理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来帮助学生梳理,这对于训练作文思维和审题立意都有很大帮助。

在公众号的选择上,供学生可以用于资料收集的公众号,笔者把它分为两类:社会时评热点类和语文学习类。比如社会时评类,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光明日报这一类中央级媒体,或者澎湃新闻、南风窗等地方媒体,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时事热点,也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事情,学会辩证分析。还可以关注一些出名的个人时事评论的公众号,例如侠客岛、吐槽青年等等,他们是全国排名前列的个人公众号,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渊博的学识带给学生时事背后的一些思考。语文学习类也是笔者经常推荐学生去关注的,高考语文考查到最后还是阅读和写作,那么如何阅读,课外应该阅读什么,怎么将阅读转化为写作等问题,教师应该清楚,学生也可以了解。笔者认为诸如凤凰读书、语文阅刊、湘语文等公众号是学生可以关注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对高中语文前沿有一个了解,对课外阅读有更多的选择,为语文学习找到更好的办法。这些也同样有助于学生的作文教学。

微信的使用不仅仅在于收集资料方面。学生在写作后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讲评改似乎收效不大,如果有一个自媒体平台进行刺激,学生对其作品的重视程度则会大大增加。而微信平台就可以实现这点,小到班级自己的公众号,大到地方媒体的公众号,都可以进行学生作品的投稿和展示,让学生更有动力进行写作。许多教师创设公众号进行学生同题擂台赛,并将典型作文进行展示。这就使得不仅仅优秀的学生作文得到了展示,也可以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典型问题进行提醒。利用公众号展示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丽清.微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 09).

[2]张雪花.微信在农村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08).

[3]蒋志艳.微信公众平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7 (23).

[4]黄向阳.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作文评改模式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5).

[*本文系梅州市研究课题《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山区写作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MZ1001-MJQ50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新媒体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