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探析
2020-12-07安珍珍
安珍珍
【摘 要】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是组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关键性问题。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并不是盲目的、毫无根据的,而是应当依据一定的要求有效地组织科学教育内容。本文提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应遵循科学性与启蒙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系统性与整合性、广泛性与代表性、地方性与季节性的原则。
【关键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原则
一、科学性与启蒙性
(一)选择的教育内容应具有科学性
教师选取的科学教育内容应符合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不能给幼儿传递错误的知识。内容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概念本身的科学性。很多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释科学概念,往往传递给幼儿错误的信息。因此,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需积极查阅资料,明确科学概念的正确含义。二是概念分解的科学性。围绕某个知识(如水、光、空气等)设计系列的活动内容,应成为教师选取科学教育内容的原则之一。另外,教师不能将科学教育内容视为冷冰冰的知识或概念,而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从幼儿的现实需求出发,选择适合幼儿的活动内容。
(二)科学教育内容应适应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年龄特点
幼儿由于自身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直觉性、具体性和形象性阶段,很难在抽象层面进行逻辑思考,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需要通过直接感知、观察、摆弄和操作来实现。因此,教师应将复杂、深奥、抽象的科学知识用简单、直观、形象的方法呈现出来。此外,科学教育内容应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的幼儿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教师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内容。即使是同一科学内容,由于各年龄幼儿的认知水平不同,教师也宜分阶段安排活动内容。
二、时代性与民族性
(一)结合幼儿生活,选择有关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和主要动力。幼儿园阶段的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奠基阶段和启蒙教育,对幼儿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态度的形成都有潜在的影响。教师要基于幼儿的生活,选择有关科学技术的教育内容。这样,幼儿会亲身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幼儿的实际生活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相关。所以,教师有必要将现代科学技术的产品及应用介绍给幼儿,如网络技术的应用、现代交通的发展等。
(二)选择介紹有关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内容
给幼儿介绍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既可以使幼儿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也可以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使其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体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激发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情感。
(三)选择体现我国民族特色的内容
教师要引导幼儿认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物产,或当地有名的物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部分中国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冷漠起来。幼儿对身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继承和发扬了。因而,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给幼儿讲解中国的茶、丝绸 、瓷器等知识,让他们从小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而自豪,做有根的人。
三、系统性与整合性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各领域教育内容的整合性。系统性是指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时候应遵循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整合性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注重与其他教育领域内容相互整合,相互渗透,使儿童的认识更具完整性。具体要求如下。
(一)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选择科学教育内容
现阶段的幼儿科学教育内容要么仅仅围绕儿童的生活经验来展开,要么就对科学学科的知识逻辑体系加以选择和组织,而单纯地以其中一方面为依据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并不一定真正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因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先从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入手,在深入了解幼儿学习特点的基础之上才能获得对幼儿科学教育本质的深入认识,才能选出适宜的科学教育内容。幼儿的学习特点有受兴趣和需求直接影响、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具有整体性等,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遵循学科知识逻辑,还要遵循幼儿学习特点。
(二)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与其他领域的整合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教师要基于课程整体的视野,注重课程内部统整,使各门学科通过相互联系和渗透而趋于统一,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以应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此外,当今社会个体价值日益凸显以及多元智能理论的深入人心,这些都要求幼儿园实施的课程是经过整合的。
四、广泛性与代表性
广泛性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要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途径来选择,使学前儿童获得较为广泛的科学经验。代表性是指在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应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内容,让幼儿探究。具体要求如下。
(一)从广泛的范围中选择教育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虽未对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做更具体的规定,但其对科学教育的要求表明,科学教育内容具有广域性与多样化特点。一方面是因为在幼儿期,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领域,内容十分广泛,只有为幼儿提供广泛而丰富的科学教育内容,才能满足幼儿的探究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科学教育要为幼儿将来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而丰富的科学教育内容有助于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知识,了解各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注重所选内容的代表性
在广泛选择教育内容的时候,教师还应考虑所选择的教育内容是否能反映该领域最基本的知识结构,是否具有典型性,幼儿是否能从中进行类推,举一反三,是否能为幼儿以后的科学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例如,在引导幼儿认识动物世界时,教师往往会选择小狗为代表,让幼儿认识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等。小狗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是幼儿熟悉的动物,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为幼儿以后学习动物的特征奠定基础。
五、地方性与季节性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应因地制宜,因季节而变。地方性是指在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人文底蕴等因素,灵活选择科学教育内容。季节性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应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相应的内容,加深幼儿对季节的整体认识,让幼儿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具体要求如下。
(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育内容
家乡的本土文化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可说处处是教材。将本土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并根据其特有的地方性文化资源来选择和调整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探索活动,有助于增强本土文化的吸引力,不仅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探索兴趣,激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育内容要能体现季节变化
四季的變化时时刻刻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也成为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以季节为线索,围绕季节性主题组织教学内容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幼儿切身感受到周围大自然的季节变化,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的时候就要选择与季节保持一致的教育内容,也就是什么的季节认识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动植物等。例如,在让幼儿认识彩虹、雪等天气现象时,教师应对应时节,让幼儿切身地观察、探索,从而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周边的事物及发生规律。
教育内容是教育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当代学前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开始转向帮助幼儿建构自身的认知体系,教学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追求科学知识的数量,而是要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鼓励幼儿主动求知,培养其基本的科学素养。明确了“教什么”,才能决定“怎样教”。由于科学活动的操作性和体验性对幼儿园教师的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指导策略选择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成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基点。幼儿园教师应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科学选择适宜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3]李洪屏.王永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