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政府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2020-12-07梁洁张刚张立

新农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西咸新城全区

梁洁 张刚 张立

为有效提升兽医公共服务能力,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动物防疫工作,解决新区、管委会等政府机构专业人员缺少、专业机构缺失、专业水平低下的困难和短板,从2016年开始,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在现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开始试点推行政府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稳妥推进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过5年的试点、推广,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更新服务要求、推广防疫技术、创新工作思路,截至2019年,陕西省西咸新区农业农村局已将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在辖区全面推广,遍地开花;并形成新区、新城、乡镇动物防疫三位一体的新格局,解决了多年以来村级防疫基础设施空白、冷链设备缺乏、防疫人员老化、基层防疫队伍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西咸新区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效率,确保了近年来辖区未发生一起动物疫情和公共安全事件。在全区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体系建设中,新区农业农村局侧重于技术服务、业务培训、疫情处置等防疫质量的提升;5个新城偏重于春秋季集中免疫、监测采样、疫情上报等日常防疫监管工作。几年来,全区农业部门上下联动,积极配合,认真开展畜禽免疫、监测、流调和应急处置等工作,确保了近年来辖区动物疫情形势平稳,各项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1 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1 新城优先开展试点

2016年,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作为全省首个政府购买防疫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省市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沣东新城克服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存在困难,率先开展政府购买动物防疫试点工作。

1.2 发挥示范带动,推进社会化服务

2017年,西咸新区泾河、空港、沣西、秦汉4个新城管委会也陆续加入购买动物防疫服务的行列,克服了管委会人员缺少、机构缺失、技术力量薄弱的短板。

1.3 动物防疫购买服务全覆盖

2018年全国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后,西安市相继出现2起非洲猪瘟疫情,西咸新区农业农村局为了落实各项防控政策,及时开展免疫抗体监测,积极应对突发动物疫情,进一步为全区做好防疫技术指导,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各新城建立联合防控机制,弥补了新区和管委会机构不全、人员不足、水平不高的三大短板,为确保全区近年来未出现重大动物疫情夯实了基础。通过5年来的试点、带动和购买服务的全覆盖,西咸新区已经形成新区、新城、乡镇动物防疫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2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1 新区购买服务的主要内容

开展技术指导。根据动物防疫工作的特点,分别在春秋季集中免疫期间,各安排1次技术服务,组织5名畜牧兽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通过实地检查、查阅资料、询问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就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组织技术培训。每年组织法律法规培训及政策解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等相关培训,对国家、省、市出台的重大动物疫情实施方案,监测流调方案、免疫技术方案邀请专家进行培训解读,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工作方案。

实施抗体监测。每年的5月、11月春秋防结束后,各安排一次强制免疫病种抗体监测采样一次,交第三方检测机构监测出具报告,及时掌握免疫抗体水平是否达标。

开展疫情风险评估。每年12月份,根据全年西咸新区畜禽发病和疫病流行规律,结合全国和本省市疫情发展态势,在12月份对全区畜禽防疫薄弱环节进行科学评估,并形成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堵塞漏洞,科学规避疫病发生风险。

组织应急演练。针对易发、常发的重大动物疫情,模拟开展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演练,现场教学,提升整个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临床实操竞赛。在全区范围内,选拔专业技术水平高,临床诊能力强的服务公司专技人员,开展现场诊断能力竞赛,提升服务质量。

2.2 各新城购买服务主要内容

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按照畜禽免疫的种类、数量、注射频次进行计费,同时加挂耳标,填发免疫证(卡)和建立免疫档案(台账)。监测采样:配合上级部门开展监测采样。流调和疫情处置:开展动物疫情调查,配合辖区农业主管部门开展突发疫情的流調和应急处置工作。

3 取得的工作成效

西咸新区在落实省政府购买服务相关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几年来的试点、推广到现在的全覆盖,使全区动物防疫工作及时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防控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3.1 动物防疫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开展政府购买服务之前,全区动物防疫工作仅靠基层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基层兽医站人员大部分年龄较大,大部分乡镇兽医站已撤销,春秋季集中免疫基本上依靠村级防疫员。临聘的村级防疫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0%以上,很难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防控任务。实政府购买服务后,全区的防疫工作基本上由承担外包服务的动物防疫公司技术人员承担,服务公司开展免疫工作的大都是专技人员,主流专业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1.25%,非主流专业达25%,全部为中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而且年龄普遍年轻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建立,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人员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年龄结构更加优化、防疫社会化服务更加专业,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动物防疫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3.2 动物防疫质量稳步增长

通过防疫模式转变,政府购买防疫社会化服务后,西咸新区动物免疫抗体水平在全市的排名逐年提升。2018年春季,西咸新区在全市排名靠后,秋季有所改善,2019年春秋两季,抽检样品全部合格。特别是2020年春季,省市采样监测合格率均达到70%以上,防疫密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动物防疫覆盖率达100%,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100%,免疫抗体水平达70%以上,实现了全区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3 防疫主体责任得到落实

通过推行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后,按照《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养殖企业防疫主体责任。通过动物防疫模式转变,采取政府购买防疫社会化服务的成功推行,明确了新区、新城和乡镇兽医站的工作职责;特别是与各服务公司签订了服务协议,进一步明确服务公司承担的免疫、监测责任和养殖企业的防疫主体责任,确保动物防疫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推行政府购买防疫社会化服务后,新区防疫服务公司着力人员培训、政策解读、专业提升、技术服务等上层建设;各新城注重集中免疫、流调监测、实操竞赛等常规技能的提升。同时,通过建立西咸新区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微信群,由服务公司为养殖户及时答疑解惑,解决养殖和防疫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4 值得推广的意义

4.1 解决了基层防疫人员老化和队伍不稳定问题

动物防疫外包服务公司的介入,解决了村级防疫员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传统生猪的饲养量虽然有所减少。但随着强制免疫病种的变化,各类畜禽疫病病毒升级,外来疫情的不断进入,导致各级防疫工作任务加重,特别是参与一线防疫的临聘人员收入不升反而有所减少,导致基层防疫队伍极其不稳定。加之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免疫工作实施时间长,导致疫苗储藏困难,使用无效苗或者是已经免疫后仍然发生疫病的现象时有发生。服务外包公司人员结构合理,技术操作熟练,个人防护设施设备专业,是可以长期合作的防疫技术力量。

4.2 补齐新区管委会人员不足和机构缺失的短板

西咸新区农业农村局自成立以来,只设动物卫生监督所,没有相应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和屠宰稽查大队等支撑机构,整个新区养殖比例和畜禽存栏总数在全市仅次于涉农大县,其中犬只存栏、禽类存栏赶超灞桥、阎良等涉农区县。特别是2017年交由西安代管以来,各项防疫管理水平在全市排名靠后,动物疫病防控压力较大。实施政府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以来,各个新城免疫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全区的技术培训、实操竞赛、政策解读、一线技术指导作为常规动作,逐月开展,对提升全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供了技术保障。

4.3 利用动物防疫社会力量提升疫情防御能力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相继出台政策,允许政府聘任相关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行业管理,推动行业发展。2020年,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下发《关于在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中设立特聘动物防疫专员的通知》(陕农办发﹝2020﹞79号),要求在兽医科研教学单位,在养殖、屠宰、兽药、饲料、诊疗技术服务单位和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工作的在符合相关条件下,可以聘任参与行业管理和技术推广,借助社会力量,助推动物防疫工作全面纵深发展。动物防疫外包公司作为新型产业,将会越来越被政府部门重視,更多地为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发挥自己的作用。

5 几点建议

5.1 应逐步健全对防疫服务外包公司的考核机制

作为新兴产业,在运行过程中,难免制度缺失,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有待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5.2 国家应加大对防疫服务外包公司的支持力度

政府部门对在辖区内开展防疫服务的公司,制定评级条件,适当在年审、换证和政策扶持方面予以倾斜,进一步提高动物防疫服务外包机构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西咸新城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城市主题歌曲《我在西咸等你》正式发布
我在西咸等你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长江新城
唱好西咸“融城”记
双城之谋——“西咸一体化”15年发展历程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