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直播种植技术流程

2020-12-07迟超王深研

新农业 2020年11期

迟超 王深研

摘要:自2014年起黑龍江水稻直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超过600万亩。种植方法方面,除了使用制氧剂进行直接种植之外,还研发了免耕V型沟直播种植等。可以根据地域的土壤条件、气象条件、农民的经营条件等选择不同的种植方法。本文对水稻直播种植的技术流程加以梳理和介绍,希望可以对相关种植户有所帮助。

关键词:淹水直播;制氧剂;技术流程

1 水稻种子浸种、沥干

1.1 浸种

将种子浸泡到鸡胸形状,保持平均水温的累计值为60~90℃(日平均水温为15℃的情况下,维持4~6天)即可。

若种子发芽时(过度生长),在制氧剂粉末颗粒的包衣操作中芽容易折断,会降低出苗率,如图1所示。

1.2 沥干

将种子连同网袋一起从浸泡容器中取出,并用脱水器脱水3分钟。

在无法使用脱水器的情况下,可将其充分晾干直至在悬挂状态或托盘上不会滴落水分为止。

如果沥水不充分,种子会粘附在包衣装置的滚筒底部,包衣会不均匀。没有充分沥干的种子在保存半天后,高温条件下仍会过分发芽,并且在包衣过程中芽尖可能会折断,从而降低出苗率和幼苗形成率。

2 包衣剂的选择

2.1 制氧剂的功效

制氧剂是由过氧化钙、熟石灰等矿物质组成的农药,过氧化钙与土壤中的水分反应后逐渐分解,产生氧气。氧气可以促进水稻种子的发芽。

制氧剂中的熟石灰与水反应形成石膏附着在种子上。

2.2 包衣量

制氧剂的包衣量应等于浸泡前种子干重的1~2倍。

3 包衣

3.1 自动包衣装置的性能要求

自动包衣装置应具备直径100厘米、深度35厘米的滚筒,可自动调节包衣剂的投入量和水的喷雾状态的装置。

工作效率为40~50公斤/小时。

喷雾装置由泵、调压阀、喷嘴等构成。

3.2 运行模式

4种不同配比模式的运行时间,如表1所示。

3.3 自动包衣装置的调整

根据电源频率及水稻种子放入量,依据表2调整包衣装置的滚筒角度。打开喷雾开关,水压为0.20兆帕,并通过喷嘴确认是否能够正常喷雾。

3.4 包衣操作的步骤

将包衣剂投入到料斗中。为了稳定包衣剂的翻动量,应投入比包衣量多9公斤以上的量。连续操作时,务必及时补充已使用的分量。

将水放至蓄水槽(水桶等)约8成。水要适当的补给。

将脱水后的水稻种子放入滚筒中。

设置所选程序的拨盘,然后按启动开关。

首次进行包衣操作时,务必调节喷雾压力。滚筒中的水稻种子的翻滚性不佳导致种子成团状时,应降低水压。如果水稻种子的翻滚方向的右侧有包衣剂飞溅出的情况下,应将水压调高。

包衣操作结束后,使用独轮车将水稻种子取出,平铺至席子上晾晒。

包衣操作最好在播种的前一天进行。即使播种工作由于天气和田间准备工作而推迟,也应尽可能在4天内完成包衣种子的播种。

如果预计播种时间会延迟的话,则可以使用温度为15℃或更低的冷库将其保存约2周。

潮湿或过于干燥的包衣种子会引起剥皮,导致播种机堵塞,从而导致连续性的缺株、出苗率降低和幼苗成苗率降低等。

4 田间准备

旋耕的深度与移植栽培相同,注意田面的平整度。大型有机物(稻草等)较多的情况下,播种精度、出苗率和幼苗形成率会有所降低。使用旋耕机进行整地,促进分解。对于高低差较大的田地,可进行激光平地。

平整过水田,将高低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平整度会直接影响播种深度的稳定度,以及之后的发芽、初期生长、除草剂的效果等。

搅浆时水的深度要浅一些,只要能够保证秸秆埋在土中即可。

整地的最后步骤在播种前1~2天进行。

为了便于排水灌水,应在农田周围挖出框状的沟渠。

5播种

5.1 播种时期

不能过早进行播种,否则会导致发芽天数变长,发芽率下降,而且生长也不均匀,平均气温15℃的时候播种最佳。

考虑到成熟期比同时移栽的幼苗晚7~10天,所以在选定品种的同时,应根据地域决定具体播种时间。

5.2 播种量

播种量为干种子重量,每亩1.5~3公斤。

每平方米的目标成株数为200~250株。因为成株数是根据播种量和成株率来决定的,所以为了确保目标成株数,也需要考虑到成株率。

成株率因品种的特性、播种时期和田地状态等而异,因此也要考虑这些因素。

5.3 播种深度

条型播种及点状播种的深度为1.0厘米左右,散状播种则为0.5厘米左右。

在低温条件下,发芽率会显著下降,所以注意不要进行太过深度的播种。

5.4 水田田面的硬度

播种时的水田田面硬度以幼苗移栽为准,但为了确保整个田地上覆土性良好,可先将田面进行软化。田面过硬,覆土不够,会导致稻种露出。

5.5 播种操作

播种时的水深以0~2厘米为佳。

使用行播和点播种方法种植的播种机,在播种前必须调整播种量。调整播种量时,应根据播种机的换算表将进料量调节旋钮调节至目标播种量,在平整田面上每运行5米,就要将水稻种子投入稻田中,计算它们之间1 米区域的种子数量后重新调整刻度盘以匹配计划的种子数量。

为防止发生连续缺株的情况,应使用安装有传感器的播种监控器进行监控。没有传感器的播种监控器应经常关注料斗中的水稻种子的减少量以及导管中种子的掉落状态。

如果有泥水或泥浆附着在播种导管的末端,可能会造成导管堵塞,特别是在倒着使用播种机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堵塞。

暴露在稻田上的秸秆易卡在播种机的切槽装置或土壤盖板中,导致连续缺株。应尽早将缠住的稻草清除干净。

6 水管理

6.1 播种后应立即进行排水管理

播种后立即进行排水管理可以促进根部生长,稳定发芽率。因此,播种后应迅速进行排水操作。排水期间以“发芽旺季”(目标幼苗形成率的50%左右)为核心,目标时间为7~14天。在此期间,即使田面变硬、产生裂缝,也不需要进行灌水。结束后,应迅速灌水。

为了便于排水,应沿着池埂挖出框状的沟渠。另外,为了避免大块水田快速排水以及平整度不佳的农田存水的情况,也可以使用对角线状的沟渠。

6.2 生长初期的水管理

在灌水初期,以一片叶子被遮住的水深(3厘米左右)为最佳,然后随着两片叶、三片叶的生长可逐渐增加深度。

6.3 4叶期前后的水管理

在4叶期前后进行3~5天的排水管理(晾干)。

6.4 生长后期的水管理

水管理以移植栽培为准,但是抽穗和成熟阶段要比移栽延迟7~10天,因此应注意延长水流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