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培智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0-12-07黄敏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实施策略互联网+

黄敏

摘要:让智障学生掌握生活知识与技能是非常必要的。“互联网+”时代满足了智障学生个体需求,在积累课程资源中又不断地生成资源、积累数据,最终形成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资源系统,不仅创新了生活适应课程的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更为“互联网+”时代特殊教育课程建设提供样例。

关键词:互联网+    “生活适应三百课”    智障学生    实施策略

对于智障学生来说,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关系到他们的现在与未来。“互联网+”时代背景,为培智学校的优质教育提供了可能,它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优化了高质量的课堂。“生活适应三百课”是培养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基础性课程,为做好“有质量的教育”,笔者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生活适应课程中,创新教学模式与策略,打造别样生动、高效而趣味的生活适应课堂。

一、依托“互联网+”,提升知识教学效率

在“互联网+”的技术背景下,教师以形象化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能让生活适应课程中谈及的一些生活技巧、方法、步骤更直接、清晰与明了,能深化学生对生活技能、生活常识的理解,便于模仿与生活实践。

如《买衣服》运用了视频辅助教学。师:“同学们,说一说现在是什么季节?成老师买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请大家认真观看成老师买衣服的视频,注意看清楚成老师买衣服的步骤,说一说买衣服的步骤。”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买衣服”操作的基本步骤。教师组织学生分步骤学习视频,鼓励学生和同伴交流讨论,引导总结归纳,得出“挑选、试穿、询价、付款”四个步骤。学生借助视频,在观看、理解与交流过程中,储备了生活技能。

关于“退换衣服”,教师借助视频,呈现退换衣服的过程,并启示学生需要记住三个条件保持全新、吊牌完好、及时更换。学生聆听并交流,储备了生活知识,并继续参与学习,运用尚学平台,在平板上参与知识的巩固练习。“运用学会的本领,按照正确的买衣服步骤在平板上排一排,排正确后会得到四个笑脸。”依托互联网+,提升了生活适应课程知识的教学效率。

二、依托“互联网+”,激活游戏体验乐趣

“互联网+”背景下,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环境,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笔者所在课题组团队利用尚学平台上的多种功能键,依据生活适应课程标准及学生需求,在教学前广泛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分析游戏是否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契合,挑选出最佳的游戏项目运用到教学中。游戏中学生亲身参与、体验,趣味的游戏激活了生活适应课堂,也激发了学生游戏体验的乐趣。

如《不乱扔垃圾》,在学生学习了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后,笔者借助“互联网+”的技术背景,组织学生参与趣味的线上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新知识,提升生活适应能力。师:“巧虎是大家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跟巧虎一起做游戏,当垃圾分类小能手。”组织学生打开尚学平台,选择垃圾分类的游戏程序,点开,继而将跳出来的垃圾,一个个放在对应的垃圾桶中,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種垃圾桶,颜色分别为绿色、蓝色、红色和灰色。学生用手指,在游戏软件上一个个点中,并拖动到对应的垃圾桶。拖对了的获得“√”,得一分,得分最多的学生获得“环保小卫士”称号。基于“互联网+”技术背景,让课堂生活适应游戏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避免了需要寻找实物进行游戏的烦琐,也让一些较难实施的游戏变得简单,学生可以轻松参与游戏,不扰乱课堂秩序,也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依托“互联网+”,完善实践操作过程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句话很适合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背景。有很多特殊、智能的人机互动功能、智能模拟功能,可以被运用在生活适应课程教学的实践操作环节中,学生动手操作,或进入模拟的环境,能提升生活适应能力。

如《看电影》实践操作环节中,为发展学生“看电影”的生活技能,教师出示一张电影票,引导学生运用平板,参与人机互动实践操作。师:“买到票了真开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的电影票,找一找电影的名字、时间、座位,并将这些信息在平板上圈出来。”学生观察电影票,找出对应的信息,再用手指圈画出来,平板能马上反映出是“正确”还是“错误”。在游戏互动中,完善了实践操作的过程,提升了学生生活适应能力。

又如在“根据电影票的座位信息,对号入座”的生活技能训练环节中,引导学生在平板中实践操作。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进入模拟电影院,请根据自己的票面信息,找到自己的座位并坐下来,找不到座位的同学可以向老师或者小伙伴求助。”学生根据票面信息,找出座位信息,并对口入座,在动手实践操作中,学知识用知识。

四、依托“互联网+”,激趣互动分享环节

“互联网+”技术背景,为我们提供了庞大的数据库系统,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互动分享、展示、交流和评价平台。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情况与心得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和同伴都能在平台上关注、评价,这不仅打开了学生的心扉,更拉近了师生、生生的距离。

如《快乐的六一》,教师引导:“今年六一你最想参加哪个活动呢?同学们,请你根据图片看一看,说一说,将自己喜欢的活动拖进框内。”学生拿出平板,看一看、拖一拖、说一说,并将自己的选择上传到后台中,教师以管理员的身份查看学生的选择,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展示给学生看。再邀请学生进行互动分享与交流,讨论“哪些活动你最喜欢?为什么你喜欢这些活动呢?”依托“互联网+”,让互动分享信息更全面,师生可以更加全面相互了解。

或者是在《菜场买菜》学习后,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去菜场买菜,家长负责拍摄买菜的一系列的过程并上传到平台上,教师和学生会针对买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趣的事情等,进行交流与评价,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活技能。

五、依托“互联网+”,提升评价点赞质量

“互联网+”的技术背景,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呈现出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智能,让学生能借助设备,在技术的辅助下,展开人机互动与模拟参与。而且在尚学平台中,每个课程的后台都设计了“评价”“点赞”“修改”等有趣的功能,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查看上传后的劳动成果,并对同学的成果进行“点赞”和“评价”,促进学生在相互帮助中提升。

如《整理文具盒》教学后,教师带领学生整理文具盒并拍摄照片上传到尚学平台上,邀请家长、学生登录查看。其中,笔者还借助软件设计“点赞”和“评价”的功能,每个学生都有“5个点赞”的权限,家长和教师有“评价”的权限。基于不同的权限,家长、学生、教师查看学生的劳动成果,并参与“点赞”和“评价”,评选出获得“整理小达人”称号的学生,激励学生继续进步,培养学生自信心。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巧妙运用现代技术为优化“生活适应三百课”的教学质量服务,做好培智课程的创新教学,落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走近生活,参与体验、感悟与实践,真正提升生活适应能力。唯有将现代化的教学策略与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生活实践”结合,才能打造真正有质量的“生活适应”课堂,培养出适应社会能力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2]郝丽莎.“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神州,2017(34).

[3]高鹏凌.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3(17).

注: 本文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培智学校网络课程生活适应三百课的实践研究”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实施策略互联网+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关于特殊学校初中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