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实践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
2020-12-07张雪佳
摘要:通过对江苏高职院校已毕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采用频数分析、交叉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企业实践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企业实践,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學习能力、执行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有较大提高。因此建议高职院校要积极行动,深化产教融合;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健全校外实习实训制度,有效实施企业实践。
关键词:企业实践;职业能力;交叉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0-0105-03
产教融合是深化教育改革,以市场及社会就业需求为基本导向,以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的的一种人才培育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而职业教育通常以实践知识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掌握和有效应用实践知识。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更能借助企业资源,通过企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及增加技能培训,提高职业能力。当下,企业实践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缺乏具体的研究,因此,本研究运用交叉分析方法比较学生有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以及在工作中的表现,从而得出企业实践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江苏高职院校已毕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涉及文、理、艺术三大类学科,共150人。其中,参加过企业实践的学生98人,未参加过的52人。
(二)研究方法
1.抽样方法
首先根据高职院校是否实施产教融合进行分层,然后按照1:3的比例分别在未实施和已实施产教融合的学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
2.问卷设计与发放
(1)通过“问卷星”平台自主设计问卷。与部分学生进行沟通,确定问卷的整体框架,初步形成问卷的初稿。
(2)先预发放20份进行预调查,对问卷做信度和效度检验。
数据显示,研究数据信度系数值0.840>0.8,说明本次问卷中量表对于分析目的来说信度较好。
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进行效度验证,从上表可以看出:KMO值为0.833,KMO>0.8,Bartlett球形检验P为0.000,研究数据效度非常好。
同时询问被调查者的感受,找出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对问卷进行调整,形成问卷终稿。
(3)问卷通过微信、QQ、钉钉等形式发放,共收回155份问卷,其中5份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96.77%。
(三)统计学方法
通过“问卷星”完成并提交的问卷,系统会自动进行单条目数据统计、分类统计、交叉分析,并生成表格、饼状图、柱状图、条形图、折线图等可视化图表,全部回收数据可用Excel表形式完整导出。同时,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数据分析
(一)样本信息
本次调查收回问卷155份,其中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96.77%。样本的一般资料为男生69人(46%),女生81人(54%);理科类学生26人(17.33%),文科类123人(82%),艺术类1人(0.67%);毕业后工作年限方面,半年以下24人(16%),半年到一年51人(34%),一年到两年31人(20.67%),两年到三年15人(10%),三年以上29人(19.33%)。
(二)企业实践对大学生职业能力影响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大学期间进入企业参加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认为企业实践提高了他们的专业能力,70%以上的人认为企业主要培养了他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四个方面的职业能力,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企业实践增强了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另外,部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如图1)。
使用SPSS 26.0软件,对大学期间有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与工作过程中的职位晋升情况进行交叉分析,以分析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对职位晋升情况是否有影响。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用频数(构成比)的形式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表3可知,有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与职位晋升情况卡方检验显著性p=0.016<0.05,表明有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在职位晋升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对职位晋升情况有显著影响。通过比较占比可知,学生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没有晋升的人数占比(29.6%)低于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没有晋升的人数占比(51.9%)。因此,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的学生在职位晋升情况上优于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的学生。
同上,对大学期间有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与工作过程中的适应能力进行交叉分析,以分析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对适应能力是否有影响。
通过表4可知,有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与工作适应能力卡方检验显著性p=0.028<0.05,表明有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在工作适应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好或很好的适应能力方面,学生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的人数占比(81.63%),远高于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的人数占比(50%);同时,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的学生表示不能适应工作的人数占比(1.02%)远低于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的人数占比(13.46%)。由此可见,企业实践有助于学生在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
从图2中可以看出,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的学生有14.28%在企业中胜任部门领导和中层领导,4.08%为高层领导,而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的学生只有7.69%成为部门领导和中层领导,且没有人成为高层领导,说明参加过企业实践的学生在职务胜任方面更优于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的学生。
从薪资水平来看,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的学生有14.29%的薪资在7千元以上,27.55%的在5-7千元区间,远大于没有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占比(5.77%、17.31%),从而可以看出,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其整体薪资水平要高于没有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见图3)。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高职院校大学生150个样本进行调查分析,运用SPSS 26.0软件,采用频数分析、交叉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企业实践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
调查发现通过企业实践,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8个方面的职业能力均有较大提高;同时,有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与职位晋升、工作适应能力、任职情况、薪资水平四个方面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体现了企業实践对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企业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在他们真正走入工作岗位时,和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活动的学生相比,工作适应能力强,更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提高工作绩效,从而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在企业中更有机会胜任领导职位,同时薪资水平也会得到一定提高。
(二)建议
1.深化产教融合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使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设置规划、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训等环节,真正实现校企共同育人。
2.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择业观,正确定位,加强与企业的衔接,缩短职业适应期,增强社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教师示范引领、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等全过程,从校内理论学习到校外参加企业实践,规范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应注重与企业搭建职业能力培养的育人平台和活动载体,实行“引企入教”改革,把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职业技能等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共同开发学习资源,在社会实践环节中,着力培育学生职业能力,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3.健全校外实习实训制度,有效实施企业实践
在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下,校外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践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桥梁,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经之路,校外实习实训是推行高职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有效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校外实习实训有序开展,让学生真正走进企业、参加企业实践并实现预期目的,就必须针对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复杂因素,多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建立健全校外实习实训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建设:建立涵盖“教学管理工作”“校外实习实训管理”“考核与评价”等内容的《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以及相配套的文件;(2)队伍建设:以企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共同组成校外实习实训导师队伍;(3)强化考核: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考核指标,通过“软技能+硬技能”对学生企业实践效果进行考核,其中“硬技能”采用量化式考核形式,“软技能”主要是从品德行为、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团队合作、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周文轩.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生就业能力与职业道德提升策略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2]叶弈.深化产教融合突出企业主体作用[J].科技智囊,2018(3).
[3]乔木.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12).
[4]符强.双主体育人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9(1).
[5]李艳艳.产教融合下企业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2).
[6]顾丽琴.基于“工学交替”职业能力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J].科技视界,2020(20).
[7]马小洪,宣雯娟.以校企合作践行校企双主体育人长效机制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24).
作者简介:张雪佳(1984—),女,汉族,四川宜宾人,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教学会职业能力研究委员会研究课题“基于‘一载体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企业主体作用研究”(ZY2018B00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