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质资源共享带动西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实践研究
2020-12-07李佳妮
摘 要:基于我校特有的民族教育办学优势,以我校“省民族教育研究基地”为依托,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有针对性地研发适用于西藏地区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形成有效带动西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两段三面四模块”优质网络资源体系,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借助已建设的网络极速智慧校园、民族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中心、同步课堂等平台,向民族地区输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现教育精准扶贫。
关键词:西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共享;均等化;教育精准扶贫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重点: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者到达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缩小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差距的重要途径。我校作为教育部和湖南省政府指定的西藏地区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定点培养院校,近年来,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援藏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先后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2000多名优秀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通过共享优质网络资源有效提升西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对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和维护民族团结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服务西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需求,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的同步化与均等化,在开展西藏地区教育资源与内地优质资源对接过程中,发现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西藏地区信息化教学人才的缺乏较大程度地影响了教育信息化实施的步伐,因此提高西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人才的信息化素养,迫在眉睫。
(二)西藏地区教师在工作中,受时间、空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途径少机会有限,难以补给新鲜的知识和先进的理念,有待拓宽学习渠道。
(三)西藏地区小学和幼儿园课程资源匮乏,不能满足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和发展需求。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与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定向培养、输送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专门型人才
采用多维“浸入式”教学,提高西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人才的信息化素养,每年为西藏地区输入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西藏生。首先,在教学基本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引导西藏班学生运用网络平台上已开发的两大课程资源库进行学习;其次,在具备教学技能后,启发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教学资源,逐步形成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最后,当学生深入工作岗位时已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根据所在工作岗位需求开发适用于西藏地区基础教育应用需求的网络教学资源。
(二)开发继续教育资源,拓宽已就业西藏学生的学习渠道
依托我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发展中心”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培训中心”等资源平台,根据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为小学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学生提供继续教育资源,以实时通讯、资源发布、平台交流互动、同步课堂等多种途径,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拓宽已就业西藏学生的学习渠道,保持学生知识的连贯性和拓展性,保证学生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三)利用学院基础教育课程资源优势,填补资源空缺
通过信息化教育云平台、同步课堂、支教送教等形式,将我院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优质教学资源推送到西藏地区的小学和幼儿园中,为内地与西藏地区师生架构起一座无形的桥梁,同时为西藏地区基础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资源和服务。通过网络平台、同步课堂、支教送教等形式向西藏地区输送优质课程资源,以解决西藏地区小学和幼儿园课程资源匮乏的问题。
三、“两段三面四模块”网络资源体系架构
为了将以上解决问题的办法落到实处,开发出适用于西藏地区基础教育的优质、有效的网络资源,现将网络资源按“两段三面四模块”的体系进行分类、架构,采用分段式渗透、多方面浸入、多模块推进的方式实践应用到西藏地区小学教学中。
“两段三面四模块”资源体系中的“两段”指针对我校西藏生,开发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段一体式资源。其中“职前”学习资源主要指西藏学生在内地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专业学习类资源,“职后”教育资源主要指西藏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可继续使用的专业拓展类学习资源;“三面”指教学资源的三个面向,一是面向在校学习的西藏生,二是面向进入工作岗位的西藏生,三是面向西藏地区所有小学、幼儿园教师;“四模块”指开发的网络资源包含课程资源模块、技能训练模块、教师发展模块、教育研究模块等四大模块,如图1所示。
“课程资源模块”包括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两大课程资源库,已建设有专业网络课程资源52门,微课视频资源1 031个,为西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资源的有力补充。“技能训练模块”包括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内容4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发展、考试培训包20个,为西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提供有益探索。“教师发展模块”包括小学教师自我培养资源71项、特色资源289项,学前教育保教资源37项、特色实践教学管理和创新案例41项,建立支教扶贫工作站8个,精准对接50所小学、30所幼儿园,为西藏地区基础教育提供定点服务。“教育研究模块”包括专业教材研发20部、专项课题和项目研究35个,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为西藏地区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如图2所示。
四、共享优质资源带动西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价值
(一)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基于我校已建设的网络极速智慧校园、民族教育数字资源中心、湖南民院教育云平台、腾讯同步课堂、超星泛雅在线教学平台、教育在线咨询平台等6大平臺,为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提供了大数据支撑,使教育精准扶贫得到保障。
(二)立足于西藏地区基础教育实际,选取“信息化教学”新视角,在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信息化手段解决西藏地区教学资源匮乏,公共教育服务不均等问题。
(三)研究过程中,因为有民族地区的参与,使得研究工作更加有针对性,更为有效,使得为民族地区服务更加常态化、稳固化。
(四)提出西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实践的“四助推”和“四进工程”,为全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1)以全面带动西藏地区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精准扶贫;
(2)以共享优质网络资源的实践和应用助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3)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中心助推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
(4)以内地教师送教、支教助推藏汉文化教育大融合,打造“民族教育进高校,民族特色进课堂,特色资源上平台,内地教师进西藏”的四进工程。
五、共享优质资源带动西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成效
(一)充分利用我校教学资源,不断创新为西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模式取得成效,获得省内外多家媒体先后对我院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改革,援藏教育经验,支教送教先进事迹,教育精准扶贫进行报导。
(二)加强教育援藏力度,不断完善基础教育网络平台资源共享机制。随着我院对西藏地区基础教育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建成的教学资源科、腾讯同步课堂、教育在线咨询、在线服务等教育云平台应用,新媒体教学范例推广,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方式,为西藏地区的小学、幼儿园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三)增加平台建设数量与质量,使更多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受益,扩大覆盖面颇见成效。在湖南省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下设的民族教育数字资源中心的统一调配下,将我院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教育信息化云平台精准对接了西藏地区50多所小学,30多所幼儿园,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无缝对接,这些资源对西藏地区基础教育的小学和幼儿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的提升西藏地区基础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過分析网络资源带动西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两段三面四模块”优质网络资源解决出现的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我们的目标:加速基础教育信息化,逐步实现西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本文将作为进一步开发、共享优质网络资源、完善线上平台、培养信息化教学水平高的西藏学生提供研究的基础和有利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研. 对高校网络资源共享建设的几点思考[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92-94.
[2] 杨东. 西藏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与对策[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3] 格桑旦增. 西藏地区教育考试信息化管理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4] 张志英. “互联网+”时代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 岳阳:湖南理工学院,2017.
[5] 施小英. 西藏自治区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07(4):23-27.
作者简介:李佳妮(1985- ),女,汉族,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和基础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