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C大调钢琴奏鸣曲》(No.21 Op.53)第一乐章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技巧

2020-12-07巩梦昕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钢琴奏鸣曲音乐特点演奏技巧

【摘要】贝多芬是德國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乐思新颖、规模宏大、技巧非凡,他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C大调钢琴奏鸣曲》(No.21 Op.53)集中了贝多芬作品的典型特征,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描绘大自然的生气勃发。本文从作曲家生平简介与创作背景入手,着重分析了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技巧。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音乐特点;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贝多芬,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完美地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成就推向高峰,又为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提供了准备。在1792—1822年共三十载的岁月里,贝多芬创作了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横跨了他音乐创作的各个时期,也见证了其一生的心路历程。这些作品在丰富和发展奏鸣曲体裁的同时,也展现出一种特定音乐形式在作曲家手中所能达到的高超技巧与丰富变化的极致。其中,《C大调钢琴奏鸣曲》(No.21 Op.53)与标志贝多芬进入个人音乐创作盛期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基本同时创作完成,又因全曲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活力、清新爽朗的气息以及优雅抒情的意趣而被视为《第六交响曲(田园)》的先声。因此,这首作品地位独特,除对技巧的高超要求外,对充分认识和把握贝多芬音乐中的英雄性、戏剧性、交响性和抒情性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贝多芬的生平简介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他在潦倒的宫廷歌手父亲的严苛管教下度过童年,在逐渐显露非凡音乐才华的同时造就了倔强独立的性格。贝多芬于1787年17岁时赴维也纳跟随莫扎特短暂学习,1792年22岁时再次赴维也纳学习并师从海顿等大师,以演奏、教授钢琴和作曲为生,终生定居于此。他1819年失聪,1827年病逝。

二、《C大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一颗极其耀眼的明珠,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主调音乐的集大成者。《C大调钢琴奏鸣曲》便是其中的第二十一首。

1796年,贝多芬发现自己患有耳疾且听力不断衰退,三十多岁时已相当严重。他曾于1803年得到过一架性能极佳的钢琴,能在上面完成技术高难的震音、颤音等技巧,这架琴对贝多芬在增强钢琴演奏的力度对比、戏剧化表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钢琴的交响性、戏剧性得到很好的开拓,这些特点在本首作品中亦有鲜明体现。

1803年,《第三交响曲(英雄)》的问世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和艺术上进入全盛的成熟期(1803—1815年),在这首作品中贝多芬阐明了自己的英雄观,以音乐作品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这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作于1803—1804年,发表于1805年,因题献给他波恩时代的一位庇护者、挚友——华尔斯坦伯爵,故又称《华尔斯坦奏鸣曲》,与《第三交响曲(英雄)》基本同时创作完成,深受其影响。

《C大调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借以表达自己自然观的欢欣颂歌,也被看作是《第六交响曲(田园)》的先声。所以,后人给本曲加上了一个相当贴切的标题——黎明,意在体现本曲既有黎明前黑夜的涌动不安,也有黎明后大地苏醒的欢欣爽朗之特点,这对于揭示本曲的意境和乐思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曲也常被称为《黎明奏鸣曲》。

三、《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技巧

这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No.21 Op.53)的第一乐章是典型的奏鸣曲式,生气勃勃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乐章,既有矛盾、冲突激烈的展开部,又有规模庞大且具有再次展开性质的尾声。贝多芬鸿篇巨制、激烈动荡的一贯风格中融入了对大自然的细致描绘、温情诉说,是一首充满希望和光辉且具有交响性质的温馨颂歌。

开始的呈示部极为注重通过增强高低音区的音色对比来渲染氛围和刻画音乐形象。后经连接部的自然过渡,副部主题音乐变得相当优美温情,在E大调上奏出,与主调C大调形成三度关系,打破了副部主题通常在主调的属调或下属调出现的惯例,使得呈示部的音乐形象更为丰满,主、副部主题的对比更加突出。篇幅较大的结束部的内含材料及构造较为零散:一是延续副部三连音伴奏音型与其形成自然衔接的过渡部分,二是主部动机的扩展和新材料的发展部分。

规模庞大的展开部由主部动机密集展开、结束部动机发展、属准备三部分构成,经过变形发展的主部及结束部动机,既突出了旋律的核心特征,又通过分裂、模进、连续转调、移调等手法形成了强烈的动力感与推进感,在持续的动荡不安中进入逐渐稳定下来的属准备部分,为即将到来的再现做准备。

在再现部中,两主题并未遵循常见的“副部调性服从”原则。主部主题是C大调,副题先在A大调上呈现,而后才转回到主调C大调上,同时,主副部之间的连接部和随副部调性进行的结束部也做出了相应的变化。由此展现出贝多芬在乐思发展中的独到之处,而非简单的音乐材料重复。

(一)呈示部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技巧

1.主部(第1—13小节)

主部是4+9的乐段结构,音乐一开始,C大调的主部主题(第1—4小节)(见谱例1)便以短促跳动的节奏型及半分解和弦的和声织体在低音区以弱音奏出,演奏时要注意手臂、手腕放松,指尖紧实,同时以轻巧且富有弹性的快速触键来保证声音的清晰,营造出暗流涌动、激动不安之感,使音乐在开端就隐含着极强动力。随后的高音部装饰音和短音阶动机要注意追求明亮灵动的音色。后乐句离调(降B大调)扩充部分的回旋音阶音型则应以手腕动作带动音乐情绪,做到清晰流畅。在整体演奏中,既要保持内心稳定的节奏脉动,又要做出鲜明的力度对比及情绪收放,而这一切还要求演奏者营造出安静但暗流涌动的音乐内涵,仿若黎明前的黑夜,寂静又包含动力。所以,踏板要有节制,轻踩缓抬,避免因踏板过重而导致声音混沌的现象。

2.连接部(第14—34小节)

这是主部主题的动力化再现。第23小节转入E大调是为副部到来所做的调性准备,之后篇幅较长的波浪式音阶进行在演奏时不加踏板,以保证声音的清晰度。第30-31小节,由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跑动到分解八度的八分音符跳音,转换要自然,跳音弹奏应先贴键放松后快速触键,指尖紧实,手腕放松,追求精致明亮的音色。在整个连接部的演奏中应注意力度的对比,要有从弱到强的推进感和从强到弱的收束感。

3.副部(第35—49小节)

在E大调上奏出的柱式和声使音乐旋律变得如圣咏般优美温情,与主部形成鲜明对比。弹奏连续和弦进行时指法要尽量稳固且依谱而行,将全身的力量通过大臂、小臂、手腕送到紧实的指尖,触键感觉要柔和、连贯、深入,着重突出高、低旋律声部,可适当借助切分踏板技巧来完成音乐的连续进行。第42小节由终止后向后牵引的三连音音型引出了一次副部主题的重复,此时应当着重突出左手低音部略显深厚的旋律线条,右手的三连音以变奏的手法给温和的副部主题增添了灵动之感,演奏时要处理得輕巧精致。

4.结束部(I:第50—74小节 II:第74—82小节)

跟随副部的调性发展并加入新素材的展开,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三连音伴奏音型与副部之间形成的无缝连接,在第50—61小节中和声一直是主属和弦交替进行,从第62小节起才出现下属和声并收束于主和弦。在演奏中,从三连音到十六分音符的变换要自然,随着力度的加强,第66—67小节以突强(sf)力度奏出的八度进行使音乐情绪达到高潮,演奏时手腕放松,果敢有力,突强后马上收束力度,再次由弱开始。第72—73小节的左手颤音演奏难度较大,快下键,快放松,单练慢练,以演奏得清晰灵动为目标。

第二部分篇幅不大,是主部单核动机的扩展与创新,流动式的音阶与较长时值的和弦极好地表现出仿佛牧歌回响大地般的柔和雅致。

5.连接(第82—89小节)

既是呈示部结束部分的终止又是展开部的引入,还起到了转调过渡的作用。第82小节出现了闯入终止。第84小节转入C大调,结束在其主和弦并对呈示部进行反复,第二次的结束处由第86小节进入F大调,从而引出展开部。

(二)展开部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技巧

1.第一部分(第90—111小节)

主部动机的展开和频繁的转调(g-c-f-降b-降A-降G-f)使得音乐冲突加剧,快速跑动式的伴奏音型,多种力度的对比,变形后的主部动机在高低音区自如跳跃,这一切都使音乐变得动荡不安起来。演奏时要注意把握不断变换的力度色彩和情绪发展。

2.第二部分(第112—135小节)

主要用副部织体的材料进行调性上的变化和展开,音乐情绪充满了激烈的戏剧性,由短琶音构成的旋律线条波浪起伏,在和声的不断转调(f-降b-降e-b-c)和不稳定状态下逐步推向高潮。在演奏中,要注意突出三连音进行中隐伏的旋律线条,借助大臂的力量和固定手型、摆动手腕等方法缓解肢体的持续紧张,弹奏出更饱满的声音,产生更好的共鸣效果。

3.属准备(第136—156小节)

主调属音持续是进入该阶段的标志,但本曲的独具匠心之处在于没有直接进入C大调,而是在其同主音小调c小调上进行。第142—156小节是一段长达十几小节的渐强(ppff)过程,由双手十六分音符的交替进行发展为反向进行,音符越发密集,这都是为了将音乐推向新的高潮。在演奏开始时要沉住气,不要过早的渐强,在最后双手的持续反向进行中再逐步推向顶点,可将力度表情做得更为夸张些,以寻求情绪渲染上的浓墨重彩。

(三)再现部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技巧

1.主部(第156—173小节)

重新回归到主调C大调上,前乐句是完全再现,后乐句在原扩充基础上又加入了二次扩充,最后在较持续的降Ⅵ、Ⅱ、Ⅲ级和弦上进行,使得和声色彩更为饱满,音响层次更为丰富,对于情绪的表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连接部(第174—195小节)

再现的连接部只有转调的方向发生改变,在第184小节进入了a小调,其他地方就是呈示部中连接部的翻版。

3.副部(第196—210小节)

本副部的奇特之处在于,前乐句先从A大调再现,后乐句才回归主调。演奏时要协调和灌注全身心的力量,不可间断的和弦优雅温情,右手的三连音要弹奏得晶莹透亮,隐藏在其中的副旋律线条在弱奏中依然美得沁人心脾。一定要先在慢练中体味音乐的进行和各条旋律线的交织,才能在回归正常曲速后弹奏出更为立体丰满的音效。

4.结束部(I:第211—235小节 II:第235—248小节)

回到与呈示部相似且结构依然比较松散的结束再现,同时跟随副部调性再次回到C大调。

(四)尾声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技巧

1.第一部分(第249—283小节)

贝多芬用展开部的方式创作了独具魅力,堪称“第二展开部”的尾声结构。第一部分仍然运用主部主题动机进行发展,后半部分具有一定的华彩性质。从第267小节开始,原本在右手高声部进行的主题进入低声部呈示,右手的迂回式音阶自然流淌,自第275小节进入又一个小高潮。这部分要做到双手无缝衔接且运用手腕进行呼吸。第282—283小节,和弦形式的自由延长音和三十二分音符构成的快速下坠式音阶令之前的紧张情绪得以暂缓,对演奏者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呼吸、调整之地。

2.第二部分(第284—294小节)

这是副部主题材料的发展,后半句连续三次在导音上的自由延长给人一种悬而未决之感,最终以侵入终止的形式结束于主和弦。演奏时本部分的处理要尤为细腻精致,演奏者的内心也要更安静强大。

3.第三部分(第295—302小节)

再次回到主部那暗流涌动的背景声中并回归原速(a tempo),也起到了全曲首尾呼应的作用。力度上快速推进,最后三小节的属主和弦交替,演奏时要果断、有力、洒脱,全曲在精神抖擞、庄严雄浑中奔向结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曲创作于贝多芬思想、艺术的成熟期,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描绘大自然的生气勃发,处处洋溢着清新爽朗的意趣和欢欣温暖的情愫,又秉承贝多芬一贯的乐思新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技巧非凡的创作风格,故称得上是最精妙的奏鸣曲之一。本文从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为今后更多的钢琴演奏者和音乐学习者,在理解和演奏这首作品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范乃信.贝多芬密码[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224-229.

[2]黄芳.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研究[J].大舞台,2014,(11):141-142.

[3]陆璐.浅析贝多芬第Op.53号《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J].大众文艺,2011,(13):16-17.

作者简介:巩梦昕(1993-),女,山东临沂,学士,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钢琴奏鸣曲音乐特点演奏技巧
中美日动画电影音乐之比较
海顿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比较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论土家族打溜子曲牌的分类及其音乐特点
莫扎特与的钢琴奏鸣曲与演奏技巧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31 Nr.3》创作与演奏分析
简析民族器乐的历史进程及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