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视野下传统村落的节庆文化变迁研究
2020-12-07张涵杨婧柳欣圆
张涵 杨婧 柳欣圆
【摘要】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具有民族地域特色,它反映着文明的进步。本文在对传统村落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传统村落的节庆文化变迁,在日常生活语境与节庆文化旅游活动语境之间存在变与不变,而从一种变化到另一种变化是动态持续变迁的过程,适应变化发展亦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进程。
【关键词】传统村落;节庆文化;传统村落;节庆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7年度云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中青年项目“宁洱县茶马古道上传统村落中的节庆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17SK14)。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它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节庆文化是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是村落民俗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的形成也是随着时间与事件的发展不断积淀而成,也许今天的种种生产生活活动,经过时间的考量也终将成为未来历史中的传统文化,而这一过程必然会经历“变”与“不变”的发展融合,留下的、融合的、更新的都将成为记忆、成为历史,也必将成就未来。
本文采用了参与式观察、田野记录等民族志方法,以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4个传统村落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真实记录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活动等状况,进而考察节庆文化活动的变迁因素;他者视野下节庆文化在传统村落中的文化变迁值得关注。传统村落也是在文化传递、结合的涵化过程中不断整合发展轨迹。
一、传统村落节庆文化的“变”
人是村落中的基本组成单位,传统村落中的人是原住村民,其他的外来人都是以他者的身份存在,而在节庆活动的大背景下,参与主体发生了变化。随着传统村落的开放,逐渐会有村外的亲朋好友参与到本村落的节庆文化活动中,随着传统村落的声誉,外来的游客也会参与到村落的节庆活动中。
衣饰的变迁:随着时代的更迭,生活方式的演进,传统村落的村民服饰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民族服饰到现代时装,从自己制作到市场购买、服饰点缀及样式从单一到多样,都呈现出多样化、现代化的趋势。为便于生产生活,少数民族服饰有逐渐退出村民日常生活的趋向,变成了传统村落的一种标志符号,成为节庆日的风景,成为了游客所期望的印象。
特色饮食的变迁:饮食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习惯行为活动,而每个地域由于气候、自然条件等不同元素,饮食文化上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随着传统村落与外界交流的增加,传统村落内部相对稳定的饮食习惯模式也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为菜色丰富了,特色食品突破时间和节气限制。
居室的变迁:在传统村落中,哈尼族建筑以土基房为主,在宣德村和蚌扎的哈尼族村寨,有部分原始建筑保存良好。蚌扎哈尼族村寨以前是邻里相通,家家诚信,不设大门,现在很多修门围院;在困鹿山,为保护茶文化资源,原住在茶林中的住户迁出茶林,村里也盖起了钢混结构楼房;在那柯里村,村民对房屋外观进行木质框架的装潢,突出了民族特色,在传统村落中都建有文化活动场所。
出行的变迁:乡村道路从土路到弹石路到水泥路。村民出行以前是靠步行,现在寨子里的摩托车是主要交通工具,部分村民家还有小汽车。以前进行茶叶交易主要是通过骡马运输货物,现在有车运输货物,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效率。
生活器具的变迁:器物是人类文明进步表现的窗口,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產生活用品,也是节庆活动上具有功能性的物件。传统村落在生活器具的使用上,呈现出以下变化特点:在材质上,从土陶到塑料或其他材质,以前的桌椅都是用竹子、树木手工制成的,而现在的桌椅大多是机器生产的金属材质的桌椅;家具家电也由单一到多样,以前的家具样式比较简单,数量不多,现在家家户户有太阳能、电视、洗衣机等家电设备;以前是砍柴烧火土灶做饭,现在大多是用电饭锅煮饭。
语言的变迁:以前传统村落相对封闭,人们用自己本民族的特有语言进行交流。在现代,孩子们大多接受义务教育,从小在普通话和本民族语言之间穿梭,而家庭中的长辈们在孩子们的文化反哺下也学会了很多现代知识。外来的事物也在人与人的互动交流中不断涌入村落,村落也变得开放起来。以前村民很少到外面旅游,现在村民逐渐走向世界。外来文化的进入,以及现代通讯工具融入传统村落日常生活,促使传统村落缩短了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使其观念、认知、情感等都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互中不断转变。
生计方式多元化:传统村落的生计方式以种植业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发展,农工逐渐减少、机械化发展较快,商品贸易、农家乐、客栈、旅游业等生计方式注入传统村落,呈现多元化趋势。首先,从狩猎、渔业、农耕、养殖为主到工业商品旅游业为主。以前解决温饱主要是到山上猎取食物,或者到河里捉鱼摸虾,以及自己耕种粮食为主,传承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现在基本不狩猎了,而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下,靠商品交易、农家乐及旅游业带动生活方式转变,年轻人也大多外出务工。现今,温饱问题不再是主要问题,村民有盈余来做其他副业。加之政府引导的一些创新创业项目的推动,村民的生计方式变得多样。其次,种植作物品种减少,凸现专业化倾向。以前种植的品种有水稻、小麦、荞麦、茶叶、蔬菜、玉米,到现在以茶叶、蔬菜、玉米为主;现在大米一般都是到市场上去购买,自家种植食用的已经很少。第三,从以物换物到货币交易,以前是用茶叶换盐巴,现在需要的物品都用钱购买,以货币交换为重要流通形式。比如祭祀用牛,以前是用村寨自养的,现在多可到村寨外或市场购买,在邻村、市场、养牛专户等处随时可以订购。
观念转变:首先,从封闭到开放。以前寨子里的人,只要有外族人进入到村落中进行访谈时,当有照相机对着他们拍照时,村民就会害羞地躲避,不愿意被采访,不敢说话,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访谈有时会很尴尬。然而现在,他们习以为常,当你对着他们摄像拍照时,他们会大方地微笑,摆造型,还愿意跟你分享各种故事,访谈变得轻松愉快。其次,从被动到主动。以前外来人想要采访和拍摄一个穿哈尼族服饰的妇女织布的过程时,可能需要通过多方渠道去沟通才行,有时他们是被动地被要求去做一些活动,而且只能问一答一。但是现在,她们会主动穿上本民族的服饰给你讲解和演示织布的过程。会主动邀请你,“来,带你去我家看织布机”,主动给你唱哈尼山歌。外来的事物也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不断涌入村落,村落也变得开放起来。以前不敢到外面旅游,现在村落里的人也到外面进行交流,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年要到好几个地方去参加培训学习交流活动。现在外来文化进入,现代通信工具融入传统村落日常生活,人人有手机,缩短了传统村落的时空距离。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各类依托传统文化的旅游节不断涌现,传统村落中从无到有的活动越来越多,节庆活动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二月清明不提前,三月清明要提前)、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俗称大年三十)。在传统村落中,这些节日在传统村落中基本都尊崇惯性,而现今像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长假也变成了村落旅游服务业开展的重要节点。而哈尼村寨中,改革开放前的一些节日则发生了变化,比如打扫节,过年前,哈尼族的摩庇会专门组织一支打扫队到村落中进行大扫除,到每家每户中会有相应的仪式活动。改革开放后,这种传统部分保留,有变化,以前是集体打扫,现在是“各家自扫门前雪”,村民自主决定自家的打扫事宜。
二、传统村落节庆文化变迁的原因探析
这是一个不断融合和发展的时代,旅游业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发展,一些传统的节庆活动逐渐展示在大众眼前,而一些以节庆活动为依托的旅游文化节也不断融入传统村落中。
(一)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
进入信息和数字化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现代科技手段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资料的更新替代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生活方式的添色加料、村民起居饮食等,无一例外,在科学进步的大潮中大浪淘沙,从而改变了千年传承村落的文化承载,纷纷注入了时代烙印和现代元素,也促使传统村落的文化进行分流和沉淀,渐渐染上了现代文明的技术和传播手段的色彩,以致于表达的形式及内容都嵌入了现代科技的符号,也促使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凸现了现代文化的张力。
(二)村落内外的发展需要促进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
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一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
从内部因素看,村落渴望发展,村落的日常生活语境是传统节庆文化的温床,在农事节气的时序下,村落的节气文化活动逐渐形成,也不断地促进着村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村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不断增强,教育、经济、生活等也在不断发展进步,老辈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对老辈的影响,相互之间传递着、交流着你我的思想文化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落内部发展。村落自身的适应性和接受度也反映了村落的发展需要。
从外部因素看,党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美丽乡村建设具体要求。政府部门纷纷制定政策措施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一些建设项目,传统村落的建设也越来越丰富。当村落内外发展需求相一致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促进了生产生活的发展。
(三)部分实用功能弱化促进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
传统村落中文化的部分功能在时代潮流中逐渐弱化,如:茶马古道曾是一条车水马龙的通商贸易通道,在当时承载着入朝进贡、盐茶贸易、通商便民的重任。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高速公路、空运、航运取代了这条要道的基本功能,渐渐丧失了它的实用价值,现在它已经失去了它的原有功能,而只是作为旅游的文化遗址,以纯文化的价值而存在着。村落的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只有老一辈的人才会操作,比如在祭祀活动中的杀鸡和念祈祷语,现代的年轻人大多不会或不得要领,究其原由,是现代年轻人长期在外求学和打工,久居现代城市,回乡参与村落的节庆活动时间和机会逐渐减少,对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传承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象。村落老幼的空心化问题也使得部分文化功能的集中度、使用率、热闹度、共享性等相对减弱。
(四)旅游文化的不斷融入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变迁
在旅游文化节上,以提供旅游服务获取报酬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展演,游客对传统节庆文化的关注和喜爱,再次提醒村寨的人要关注和重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在旅游文化节上更加了解了民族传统节庆文化,而媒体的宣传也起到广泛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走近了传统村落。
三、结语
传统村落的生计方式以种植业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发展,农工逐渐减少、机械化发展较快,从以物换物到货币交易,商品贸易、农家乐、客栈、旅游业等生计方式注入传统村落,呈现多元化趋势,从狩猎、渔业、农耕、养殖到工业商品旅游业。在乡村振兴与扶贫脱困的大背景下,村落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寻求新的生机,依托传统文化而生的各种旅游文化节的开展推广有效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当地旅游业、餐饮业、民族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在乡村旅游盛行的当下,休闲乡村游满足了周边城市周末的休闲需求,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距离上都给城乡居民提供了一个可去之处。在压力和繁忙之余到村寨走一走,感受淳朴的民风,亲近自然,正是大众需求与村落发展的契合。节庆文化变迁的过程既带来了机遇也遇到了挑战。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机遇与挑战,适应生存的变化,把节庆文化变迁看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注重发挥传统村落文化现实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每个人树立文化自觉意识,自觉践行。
参考文献:
[1]杜国川,杨雅楠.现代乡村旅游下的历史文化重构与旅游体验:以云南省宁洱县那柯里村为个案[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1).
[2]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吴泓波,傅礌主编.文化普洱·宁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
[4]崔明昆,杨索,赵文娟,周晓红.云南新平傣族生计模式及变迁的生态人类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5]林艺,王笛.一份关于云南传统村落的调研报告[J].学术探索,2015.
[6]伊敏,王力.民族文化变迁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18(11).
[7]黄润柏.壮族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及其变迁研究:壮族传统节日文化创新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18(6).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洱彝族哈尼族自治县委员会编.宁洱文史资料(第七辑)[Z].2012.
[9]方仁,邓小海.茶马古道的保护与茶文化旅游开发探索[J].生态环境保护,2018.
[10]王东,唐校祥.从化传统村落与民俗文化的共生性探析[J].中国名城城市文化资本,2016.
作者简介:张涵(1987-),女,白族,云南宁洱人,硕士,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民族文化;杨婧(1981-),侗族,云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区研究;柳欣圆(1989-),云南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