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台州家族文化的和合特质
2020-12-07张燕
张 燕
(台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纵观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与精髓,也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文化理念与理想目标。家族之于中国文化的关系,犹如母体与婴儿,钱穆先生对此有精辟论述:“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的一切。”[1]作为中国文化精神核心与精髓的“和合”思想,亦渗透在家族文化构建中。本文以“和合二圣”发祥地台州的家族文化作为典型考察,探析地区家族文化在形成过程、内涵、构建上的和合意蕴,为全面了解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与和合思想拓宽视野。
一、移民促发台州家族文化形成
台州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古称东瓯地,属越。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以东瓯地为回浦县[2]88,治章安(今属椒江区),为台州设置行政之始。少帝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升格为临海郡,治章安,下辖临海、始平、松阳、罗阳四县[2]92。唐高祖武德五年始称台州,治临海,下辖临海、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五县[2]103。台州历史上曾有两次人口大迁出,第一次是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请举国内迁,乃悉众来处江淮间[2]86。第二次是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馀善反,元封元年汉王朝杀馀善降,“诏军吏,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2]87。
人烟稀少、山清水秀、远离中原王朝战乱的台州境域,成为外来移民尤其是北方中原人士理想的避乱、定居之地。汉宋间外来移民迁入台州有三次高潮,分别是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及两宋之际。据现有史料记载,六朝时,有49姓由北方迁入台州[3]47。唐代时,有56个姓氏迁入台州[4]。南宋时,有160多个姓氏迁入台州,迁入临海的人口达18 000余人[3]47。
从迁入群体来看,外来迁移家族多为士家大族,如大宋保信军承宣使提举万寿观曹勋一家,南渡居台州[5]3;宋朝资政殿大学士左太中大夫王之望,原襄阳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食文封二百户致仕、赠左宣奉大夫,“会中原乱,避地东土”[5]4;宋朝姜郾,其家世为淄州长山人,曾大父为朝散大夫直秘阁、广东转运副使,累赠少师,建炎南渡时,“曾大父避地于台,始占籍临海”[5]24。
黄岩是赵宋宗室家族及其他家族迁居的集聚地,宋人黄子约在《黄岩大家录》对此盛况进行了描述:“宋室传来十八家,左极柔极派来赊,潘林於马裘毛盛,戴杜朱彭孔葛车”[6]116。叶良佩撰写的《嘉庆太平县志》对此进行了阐释与补充,“‘宋室传来’谓赵氏诸宗室。‘柔极’谓柔极黄氏。林即伯和之族,里语‘林有珠梅,半横车浦’,谓六族皆同始基祖。盛即三坑盛圣泉族。戴即南塘戴氏。毛即丹涯毛鼎新族。稍后又有四大姓:南丁、北蔡、东阮、西卢。丁即温岭丁少云族。蔡即白山蔡博士族,或曰黄岩县北有蔡氏云。”[7]557南宋时外来家族迁入台州地区之兴盛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本地百姓对外来中原家族文化基本持敬仰、艳羡的态度。隋唐时,台州尚为贬谪荒芜之地[2]14,风气未开,本土鲜有名人、官宦。第一个见于史载的台州外来世族为三国吴时的屈氏[8]168-170。汝南人屈晃汉末避乱南下,三国吴时寓居章安,官至尚书仆射。屈晃志匡社稷,耿直忠诚。时吴主孙权幽闭太子和,晃与骠骑将军朱据,“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9],权欲废和立亮,据、晃固谏不止,“权大怒族诛……据、晃牵入殿杖一百。”[9]孙皓即位,封晃子绪为东阳亭侯,弟干、恭为立义都尉,绪后亦至尚书仆射[9]。屈晃之弟屈坦为临海太守,事亲尽孝,临民忠厚,并尝为地方驱除毒蛇猛兽,惠政甚多。另两弟屈干、屈恭官至立义都尉。屈晃为临海屈氏第一代移民,由于连续出现了几位著名人物,奠定了屈氏在临海的世家大族地位[8]169。屈氏一族,二尚书一太守二都尉,可谓官宦世家,更重要的是其家风淳朴,品质高尚,亲民为民,造福当地,赢得了百姓的尊敬与爱戴,“台以濒海草昧之区之数公者相继踵起,竟以忠义廉洁、仕(仁)孝礼让互相倡导,台人士沐其化,感其恩,濡其德泽岂浅鲜也哉。”①《临海屈氏宗谱·屈氏三贤祠碑记》,2000年。此条资料由临海市博物馆滕雪慧副馆长提供,在此鸣谢。为感念屈氏家族对台州的恩泽,台州后人以屈氏故居为州治,祀屈坦为城隍神[10]469,可见其家族在当地百姓中的地位与影响力。而屈氏家族所呈现的“忠义廉洁、仁孝礼让”家风,势必为“濒海草昧”时期的台州本地家族所效仿。
东晋时,会稽著姓孔氏孔愉,永嘉之乱入临海山中,尝位左仆射,故土人曰相公[10]478。据陈耆卿《赤城志·祠庙门》载:临海县东一十八里有孔相公庙,旧传祀晋孔愉。临海百姓为孔愉立庙并奉祀他,可见其在临海影响较大,亦可见外来世族孔氏在临海本地百姓中影响深远。
南朝梁时,有太原王元规八岁丧父,随母依舅氏至临海郡,时年十二,“郡土豪刘瑱者,资财巨万欲妻以女,母以其兄弟幼弱欲结强援”[11],元规力辞之。元规泣请曰:“因不失亲,古人所重,岂得苟安异壤,辄婚非类,母感其言而止。”[11]从临海郡土豪欲通婚落魄世族的做法来看,透露了本地家族艳羡、尊崇外来世族的心态,从侧面印证了中原文化对本地家族文化的影响。
外来家族在台州安居后,基本能延续良好家风,注重诗礼传家,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妯娌融洽、族人和睦。临海长石谢氏,会稽晋太傅安石之后,太师大丞相益公深甫,即其六世祖之流派,五季未徒台定居,其家族“世儒学,欲以文墨奋,厉志读书”[5]16。南宋时,谢氏家族谢烨,一生身体力行,矢志于家族文化建设,在乡邻之间留下了良好印象,“生平惟以孝事父母,恩睦宗族,义交邻里,礼亲师友,终身不易其行。虽造次颠沛,不忘敬礼焉。人咸称古君子。”[5]16同时,谢烨注重地方礼仪建设,“晚年会集长老,仿乡饮故事,以表率后进”[5]16,他还热心于地方教育事业,“又欲创义学,聚田峙粮,择明师,俾子弟无贫富皆得就学。未及推行,竞感疾以没。”[5]16赵汝适,宋太宗皇帝八世孙,濮安懿王六世孙,寓临海,他“教子以义方,理学有法度”[5]45。宋南渡时,张公留九世祖因家焉,张公留“自幼习礼度,敦厚简默。事亲至孝,服忧恒致哀毁,报本则极其诚敬。处宗族乡党,所施恩爱礼让,各适其宜,与人交,推诚相与,虽久不衰,故当时咸以善人称之”[5]92。陈文广,自古灵先生宰仙居,遂分派家于临海,他“处乡曲以和、御臧获不严而肃”[5]61。
南渡的中原士子多是满腹经纶、爱好诗书之人,纵然贫困也不废诗书,“南来清贫家立壁,但有万卷书满楼。”[12]迁入台州安居下来的外来家族保留尚文习俗,在异壤他乡开展雅集活动,如《嘉庆太平县志》载:“珠村林氏盛时,与洞山黄氏、亭玲周氏、山下金氏、屏下陈氏、半岭林氏,每岁旦,六姓各命童仆携酒馔,会集于横溪寺,论文弹琴,行酒赋诗,叙天伦之乐事,修兰亭之遗迹,他姓不得与焉。想见诸姓一时人物之衣冠。”[7]559故家大族们尚文清谈遗风与注重家族文化的做法,促进了台州家族文化的塑造与建设。明朝台州太平县人叶良佩对宋元以来故家大族在台州家族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了肯定:“然自宋、元迄今,故家大族类重清议,尚礼文,士人矜名而喜节。男婚女嫁,择先门地,庆生吊死,礼靡敢失。营居室必作家庙,享献以礼。丰于延宾,啬于奉己。妇女无故不出户庭,不事耕获,薪水不行鬻于市。此其俗之美者。”[6]40
二、佛道文化渗透台州家族文化
因独特的地理形胜与历史传说,台州向以神仙佛窟著称。早在东晋,孙绰任临海章安令时,撰写了一篇“掷地有声”的《游天台山赋》,既描绘了天台山之“峻极之壮、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的自然风光,更将天台山已成为“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宇”的佛道双栖事实揭露出来。台州在世人眼中是一个“洞天福地”②关于台州洞天福地的记载,不同文献稍有差异。如,任林豪、马曙明在《台州道教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96页)记载,台州有洞天福地13处。其中十大洞天有三:黄岩委羽山洞、天台赤城山洞、仙居括苍山洞;三十六小洞天有二:临海盖竹洞、天台金庭洞;七十二福地有八:黄岩东仙源、西仙源(今属温岭)、玉环玉溜山、黄岩清屿山(今属温岭)、仙居麻姑岩、天台灵墟、天姥岭、司马悔山。本文采用戚学标《台州外书》的说法,不注重考证细节,旨在说明台州是一个诸多洞天福地之区域。,十大洞天台州居其三:第二委羽洞、第六赤城洞、第十括苍洞。而盖竹又为三十六洞天之一。七十二福地台州居其八:盖竹、石磕山、东仙源、灵墟、天姥岑、桐柏、司马悔山、西仙源。[13]由此可见,台州本土有着浓厚的佛道文化氛围。
台州地方民众耳染目濡,深受浓郁的佛道文化影响,在家族文化构建中得到了呈现。首先,在家族文化中体现了对佛道宽容的心态。墓志铭中并不忌讳墓主生前佛道信仰事实,如宋朝赵汝俞妻杨氏墓志铭:“夫人壮年慕黄老,佩龙……”[5]49;宋朝谢奕进生母蔡氏墓志:“安人蔡氏五娘子,法名崇德,世居台之临海”[5]63;宋朝黄之奇圹记:“先妣氏,讳妙静……祟佛老,乐施与”[5]75;宋朝李舜瑛妻董氏墓志:“故室董氏念三娘子,法名道靖”,墓碑上镌刻了佛经所云:“诸苦所因,世间之乐。出世间道,寂灭为乐。繁语无非染尘,受持祖师言句:兢贪生,都怕死,云艘舟行何日止?上方香积不求餐,残羹馊饭噇由喜!”[5]19由此观之,李舜瑛本人也应是佛教徒。对于出家当尼姑或道姑这样的家事,家人也不介意把它写入墓志铭,如在宋朝临海人周希祖暨妻任氏圹志铭文中,赞颂了墓主周希祖“礼贤乐善,非以为矫;敬佛喜施,非以为佞”[5]59,并介绍了孙子孙女的情况,其中提到了惟一孙女“从释”的事实。宋朝章穗妻缪洞真墓志也提到了其孙女习黄老学的事,“孙女七人……一习黄老学”[5]65。以上这些墓志记录充分说明了宋时的大部分家族不排斥佛道信仰,体现了家风的开放与尊重。
除了对佛道信仰持宽容心态外,台州民众在家族文化建构中还吸纳佛道的人生观、价值观教戒后代。如南宋杨彦通,其先祖为眉山人,祖父于建炎中兴总关陇兵勤王扈驾渡江,父亲积勋劳请辞禄养辅郡临海,遂始安家于台州,他晚年悟透佛书,“戒儿辈,谓荐修俗观耳,毋妄费。”[5]38晚年悟透佛书说明杨彦通是在居家临海时受佛教影响,并用佛教观戒儿辈要节约。但也有一些士大夫家族是排斥佛老的,如明朝陕西同州知州钱茂律妻卢桂,玉川先生后裔,世家居黄岩,“性好施,遇贫病者,则赒恤之。事佛老者,则斥远之。”[5]96由此可知,当时台州家族文化对待佛道信仰有不同的看法,从侧面反映了台州地方上兴盛的佛道信仰已经渗透至家族文化建构,有人认同有人防范,不得不予以重视。
中原家族文化与本土宗教文化融合形成的台州家族文化在明清时期达到繁荣,台州成为浙东地区家族文化盛行的区域之一。台州各地民间“族稍大则置祭田、建宗祠,以为世守”[14],乡村地区“大家各有宗祠,细民从寝室设龛。四时之祭,元旦、清明、端午、中元、重九、冬至、除夕,各以时物为荐,子姓享餕餘。墓祭或用羊豕或用牲醴,合随其祭田之厚薄而颁胙,亦以是为差”[15]。
三、台州家族文化蕴含和合理念
宋明间,宗族建祠堂、祭始祖等家族文化活动逐渐成为台州民众流行的社会风尚[16]。伴随着家族活动的兴盛,各类家族文化如家规、家训、墓志铭、谱牒等应运而生,其中体现了追求家和万事兴、家族和睦绵延千秋的理想,更有先辈们身体力行“和”的事迹垂范后代。
(一)以“和合”理念引导建设家族文化。家规、家训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祖用于教育、规范后代子弟、族人言行的箴言警句,主要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的道理,旨在确保后代成才、家族兴旺绵延。纵观台州现存的各地各姓氏家规、家训,在训诫子弟、族人处理宗族内部、邻里、家庭、人际之间关系时,均强调了“和合”的理念。以《仙居家训》文本中记载的76姓氏家训为例,其中训诫要“和乡党”“和闾里”“和乡里”“和邻里”“睦邻里”的词条有8处;“ 睦宗族 ”“和宗族”“睦族”“睦族人”“和宗族”的词条有11 处;“睦兄弟”“和于兄弟”“和兄弟”的词条有 8 处;“和夫妇”的词条 3处;“和妯娌”的词条有1处。[17]在强调“和”的同时,训主们还阐述了“和”的内涵、必要性与意义,增强训诫被遵循与接受的效果。
倡导家庭和睦,强调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妯娌和睦。天台桥上王氏家训训诫子弟:“家庭之间务尚和睦,父子兄弟根于至性至情,不得听妇言以乖骨肉,计财利以亏天伦,致蹈逆理乱常之咎”①天台县文明办编纂的《家训永记 家风永彰——天台县“家风家训馆”资料集》,第64页。;天台郑氏家训也规劝要家庭和睦,“凡为吾祖子孙者,敬父母,慈子弟”②天台县文明办编纂的《家训永记 家风永彰——天台县“家风家训馆”资料集》,第70页。。仙居吴氏家训强调要“和于妻子”:“夫妇人伦之始。语云: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每有一时之嫌,遂至反目,甚或以家贫貌丑两相乖离,不祥莫甚也。举案齐眉,鹿车共挽,为内为外各宜知之。”[17]141充分阐述了夫妇和合的重要性。仙居新坊沈氏家训“和妯娌”条认为:“妯娌乃不世之缘,须相亲而相爱,毋相妒而相违。如有离间骨肉,祸起萧墙,罪莫大焉。”[17]183
倡导宗族和睦,强调要息争讼,谦和忍让,以礼自处。路桥谢氏宗谱宗规“笃宗族以昭雍睦”③路桥谢氏宗谱,台州市档案局馆藏,档号:k29-333,第126页。,希望秩然蔼然,亲睦之风著於家族,雍和之气达于里党;“和乡党以息争讼”,认为“睦姻任恤之教,由来尚矣。顾乡党中生齿日繁,比闾相接。每因睚眦小失,狎昵微嫌,遂至相凌相竞。屈辱公廷,委身法吏,负者自觉无颜,胜者人皆侧目。以里巷之近,而举动相猜,报复相寻,何以为安生业,长子孙之计……言不和之渐起於细微也……是故一朝能忍,乡里称为善良矣!奚至结怨耗财,以身殉法而不悟哉”④路桥谢氏宗谱,台州市档案局馆藏,档号:k29-333,第126页。,该训条分析了乡邻矛盾的由来在于人口膨胀,冲突不和增加,从而导致诉讼增多,为“安生”“长子孙”计,劝戒要“忍”、善良,不要上诉争讼。劝戒“和宗族”时,训主们还从血缘、乡情、先贤和族事迹等方面来阐述“和族”的意义,《三门刘氏祖训十条》第三条:“宗族为伯叔昆弟所在,贵有亲亲之意以承之也。昔范文公有义田之举,齐晏相有待炊之谊,敬宗睦族之道隆焉。若以谑浪笑傲怨词罢语致伤名分,由戏玩成风乖违成俗,不惟我先负人,人将负我,抑何以表厥宅里树之风馨耶。务须秩然蔼然,亲者亲之,尊者尊之,礼貌称谓无少,苟且则敦睦九族,教化攸端矣。”⑤三门刘氏祖训,参见台州文明网:http://www.tzwmw.cn.该训条从血缘关系、历史典故、教化秩序等方面强调了“和宗族”的理由与意义,还表达了“和宗族”之后达到的理想效果。仙居张氏“睦宗族”训条也从血缘关系劝戒宗族内要相亲相爱,勿起冲突,“劝汝睦宗族,宗族异途人。途人有相知,况尔一脉亲。向者同根源,今日异富贫。富贫势若异,祖父恩爱均。一念苟不充,漠若越与秦。丰歉频相周,分义日以新。姬公联宗族,本裕教万民。”[17]192仙居新坊沈氏宗谱“和宗族”条,“凡我族人,皆吾一祖所遗,不可分尔我,别亲疏,当爱之入一体”[17]182。
仙居毛氏家训“睦邻里”条目分析了乡邻起冲突的原因,“夫出入守望彼此相爱,自古道之,所以隆也。今时里多睚眦嫌隙之私,大抵起于山林疆界水利不守分法而妄肆侵凌耳”,提出了解决之道,“今后各房宜以礼自处而不可逾越。凡有庆吊救恤,厚而不薄,则相友相助之俗庶可见矣。”[17]44章安王氏族规“睦乡邻”一条,从老祖宗睦邻传统来训诫子弟要与乡邻和睦相处,“我们默庵公只身来仙,发展成散居数县的大氏族,都与四邻友好分不开,我们不要与邻村旁姓以及各房之间闹矛盾,生纠纷,产生了矛盾,一定要协商解决,避免激化矛盾,即使矛盾激化了,也要通过政府管道和法律途径解决,绝对不能聚族械斗。”[17]26仙居板桥方氏家训“乡理”从先古乡田同井的意义来教育后代与邻里相处之道,“生同桑梓亦一世之缘,奈何倚富欺贫,恃强凌弱,仗众吞寡哉。故必作息与俱,灾难相救,疾病相扶,怨争相解,吉凶相问,庶不失先王乡田同井之意,可也。”[17]39
在与人相处时强调要忍让、和气,不要起纠纷打官司。天台范氏柏轩公家训告诫子弟:“斗殴者极大事也,一拳一棍打死一人,则身亡家破矣,宁被人辱打辱骂,且忍受之……思之思之忍之忍之,不思不忍所以取败也,故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①三门刘氏祖训,参见台州文明网:http://www.tzwmw.cn.
(二)以“和合”实践垂范后代子孙。古人不惟在家规家训中倡导“和合”精神理念,在总结他们人生的墓志铭上,往往将其践行“家和、睦邻、和族”事迹镌刻其上,一方面展示了先祖们身体力行“和”的理念为后代树立榜样,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时家族文化建设中“和合”价值理想与准则,为社会所认同与赞赏。
以临海市(包括历史上原属于临海,后划归台州市椒江区的部分)建国后迄今出土的宋、元、明、清114方(其中宋54方、元6方、明53方、清1方)墓志为例,铭文书写了墓主生平事迹,关涉墓主和族、和家、和人、和事等事迹与品德的至少有29例,其中宋11、元3、明14、清1。具体内容见下表1②根据马曙明、任林豪的《临海墓志集录》整理。:
表1 宋元明清时期临海墓志中墓主和合事迹辑录
续表
从表1可以看出,但凡和家、和族、和人等墓主的做法,均受到后人尊敬与赞扬,表现了台州家族文化蕴含与倡导“和合”的精神在实践中得到了落实,体现了儒家学者们“知行合一”的特点。和族的做法主要有创设义学,使贫困子弟能就学;仿乡饮故事,表率后进;赒恤贫病者,使其得到救济;乐善尚义,礼让成全他人。和家的主要举措是孝敬父母,和睦妯娌,和兄弟等。和乡的主要做法是公正,“处乡曲主公论”是获得乡人认可的主要原因。墓志铭上所记录的墓主们身体力行“和”的事迹,是他们主观意义上努力的结果,而后人们对之记录与彰显,则是对他们“和”的行为的认可与继承,亦是对家族文化建构“和合”理念的贯彻与延续。
四、结语
台州家族文化形成过程伴随着外来移民及其文化迁入,因此在家族组成上包含了本土与外来两种成分。这两种家族文化接触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原家族文化带动、引领台州家族文化构建,同时吸收了本土宗教文化特色,因此最终形成的台州家族文化实质上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原文化与以佛道为核心的本土文化融突后形成的综合体。台州家族文化形成后,在内涵意蕴中体现了和家、和族、和邻、和事、和人等“和合”理念,更为难得的是古人亲自践行“和合”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和家、和族、和邻、和事、和人”,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地。后人在家族文化承载的媒介:家规、家训、墓志铭、家谱等熏陶下,秉承“和合”家风,铸造了台州家族文化的和合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