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颅骨修补术应用于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0-12-07谢运涛张亚磊刘沛涛乔景尊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11期
关键词:骨瓣颅骨修补术

谢运涛,张亚磊,刘沛涛,乔景尊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河南 漯河 462000)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去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颅内压力,是临床上治疗颅脑损伤,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手段[1]。为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脑部血流恢复,避免术后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发生,临床上多需要对患者再次进行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指出[2],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颅骨修补术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并不相同,该研究旨在对比观察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分别于去骨瓣减压术后3 月、7 月进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9 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3 例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3]的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纳入标准:均行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单纯性首发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未进行其他治疗;患者意识清醒,认知功能正常;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多器官功能衰竭者;合并其他部位严重损伤者;有精神疾病史者;既往行颅脑手术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1 例,男23 例,女18 例;年龄27~53 岁,平均(39.86±3.51)岁;缺损部位:右颞顶8 例,左颞顶9 例,左额13 例,右额11 例。观察组42例,男22 例,女20 例;年龄33~50 岁,平均(39.93±3.46)岁;缺损部位:左额12 例,右颞顶10 例,左颞顶11 例,右额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组颅脑损伤患者均行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去骨瓣减压术后7 个月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于去骨瓣减压术后3 个月进行手术。手术具体方法:术前进行颅骨三维重建及CT 检查,明确颅骨缺损情况,依据患者颅骨缺损选择合适的三维塑形钛网;全身麻醉后固定头部,将患者肩部垫高,沿原手术切口切开头皮直至骨缘处,将脂肪组织、皮缘进行游离,扩大骨缘,以2~3 cm 为宜,充分游离皮瓣粘连部位,分离颞肌后,将内固定钛网进行调整直至位置合适;随后进行固定,将创面进行冲洗,留置引流管,缝合关闭切口。术后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于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 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NIHSS 量表总分42 分,最终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好。②运动功能。依据简化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进行评价,其内包含上肢、下肢两大维度,50 个小项内容,每项采用0~2 分3 级评分法进行评价,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运动功能越好。③临床疗效。优: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3~15 分;良:GCS 评分9~12分;差:GCS 评分<9 分,于术后6 个月进行比较[4]。④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运动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Fugl-Meyer、NIHS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个月各项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3.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6,P=0.04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NIHSS 及Fugl-Meyer 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NIHSS 及Fugl-Meyer 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愈合延迟3 例,内固定外漏1 例,硬膜外血肿2 例,颅内感染3 例,并发症发生率21.95%(9/41),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愈合感染1 例,颅内感染1 例,并发症发生率4.76%(2/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2,P=0.021)。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外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包括脑损伤、颅骨损伤及头皮损伤三种,往往合并存在,患者临床主要以瞳孔散大、头痛、意识障碍、呕吐等为表现,极易并发脑疝、脑水肿、精神障碍等严重并发症[5]。临床研究表明[6],高处坠落、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失足跌倒、火气伤等是导致颅脑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积极而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患者伤残率及死亡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手术是临床上治疗颅脑损伤的首选方案,以去骨瓣减压术最为常用,该术式能够快速而有效地降低患者颅内压力,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生存质量[7]。但是,去骨瓣减压术的应用会对机体颅骨骨质造成损伤,进而导致机体大脑血液循环出现紊乱,脑组织更易受到大气压的压迫,患者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因此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再次手术修补颅骨,以降低脑组织损伤,保证机体颅内压稳定,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快速恢复[8]。

颅骨修补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将软组织与头皮分离,消除硬脑膜与头皮间的手术瘢痕,改善颅内压力等有效的减少出血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9]。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术后NIHSS 评分及Fugl-Meyer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提示颅骨修补术能够有效促进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运动功能,而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早期行颅骨修补术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临床分析认为,颅骨损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为术后早期,而颅骨修补术的最佳应用时机为骨瓣减压术后3~7 个月,因此在患者术后3 月及时进行颅骨修补术,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颅内压力,减少对神经功能的再次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0]。

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早期颅骨修补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临床分析认为,早期行颅骨修补术能够通过提升机体脑组织血流量,降低大气压力对颅内压力影响,同时早期手术更利于钛网内固定材料结合缺损骨瓣处,与机体相容性较好,促进内固定融合,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最大限度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肖飞[12]学者的研究表明,对30 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后显示,显著提升患者神经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颅骨修补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颅内压力,调节脑组织血流量,早期进行手术能够更为有效的促进颅内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瓣颅骨修补术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